当一辆纯电CLA L的起售价被狠狠摁在25万元以下,当一场本该西装革履的发布会变成音乐剧、脱口秀和乒乓球场,当那些冗长的领导致辞被咔嚓剪掉、开场不到5分钟就急吼吼地把价格拍在公屏上……
![]()
![]()
![]()
你就知道,这位曾经的“汽车发明者”,是真的撸起袖子,准备在新势力的地盘上打一场硬仗了。这感觉,就像一个习惯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古典乐大师,突然抱着琴跳进了草莓音乐节的舞台,还对着台下的年轻人们喊:“家人们!看我的!”
一场“不像奔驰”的发布会,背后全是奔驰的焦虑
![]()
![]()
说实话,那发布会看得我有点恍惚。没有“尊敬的各位来宾”,没有“我们秉持百年匠心”,取而代之的是节奏明快的脱口秀和工程师们带着点技术宅式兴奋的讲解。
这感觉,好比你去参加一个德国贵族的家庭晚宴,本以为要正襟危坐地用一套银质餐具,结果主人端上来一盘麻辣小龙虾,还说:“别客气,上手啃!”
![]()
![]()
![]()
![]()
这种“反常”的背后,藏着一句没明说的潜台词:“规则,咱也懂!玩法,咱也会!”奔驰显然受够了被贴上“传统”、“保守”的标签。
这是要用一场新势力们最擅长的“用户沟通仪式”,来宣告奔驰自己的彻底转身。而这一切的底气,都压在了这台看起来依旧很“奔驰”,但内里已经翻天覆地的纯电CLA L上。
豪华:不跟你堆料了,开始跟你“谈感情”了
![]()
![]()
当新势力们还在卷Nappa真皮、欧洲白蜡木、女王(参数丨图片)副驾的时候。奔驰的工程师微微一笑,表示: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祖传的豪华理解”了。别人的豪华是堆料,奔驰说,我的豪华是“生命力”。好家伙,这词儿一出来,格局立马就打开了。
前脸142颗星徽能像呼吸一样动态点亮,你靠近它,它不只是解锁,而是“星心相息”地跟你打招呼。这让我想起那些顶级奢侈品店的SA,她不会直接夸你,而是用一种让你极度舒适的方式,让你感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
![]()
更绝的是那套“车语”。奔驰独家开发了至多6种“Sound Experience”音效主题,从你靠近、上车、驾驶、泊车充电到离车,全程用不同的曼妙声音伺候着。这意思很明白:别家车机跟你对话用的是Siri的语调,而我奔驰,用的是柏林爱乐乐团当BGM的、私人管家的语气。
说白了,奔驰开始在“情绪价值”上疯狂加码了。它知道,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硬通货”上,它未必卷得过国产新势力,但它玩的是更玄学、也更难被复制的东西——氛围感。
这是一种“我知道你想要的不仅仅是功能,还有被尊崇的感觉”的洞察。至于这玩意儿值不值好几万的溢价?那就看你吃不吃这套了。
能效:不跟你比电池大小了,开始跟你比“内功”了
![]()
续航焦虑,是纯电时代绕不开的痛。新势力的普遍做法是:简单,粗暴,堆电池!100度不够?那就上120度!车重?那不重要,续航数字好看就行。
奔驰这次的做法,颇有点武林高手比拼内功的意思。你靠外力,我练丹田。三元锂电池用上高镍正极和氧化硅负极,800伏电气架构打底,最核心的是祭出了“全球首款专为能效打造的电动两挡变速箱”。
![]()
翻译成人话就是:别人是傻乎乎地一根筋跑到底,我是懂得在什么时候该用“经济档”省着跑,什么时候该用“性能档”使劲冲。配合多源热泵系统,最终达成了CLTC工况866公里的续航,以及惊人的10.9千瓦时/100公里的超低能耗。
这个能耗数字,基本是把一众对手按在地上摩擦了。奔驰在用一种工程师式的傲慢告诉你:长续航,不是靠蛮力背个大电池就能解决的。
这是一种属于传统大厂的、对物理定律和机械效率的深刻理解与掌控。就好像一个米其林大厨告诉你,好吃的菜不是靠堆砌顶级食材,而是靠火候与调味。
智能:终于放下架子,开始跟你比“好用”了
![]()
“史上最聪明的奔驰”——这个称号放在CLA上,多少带点奔驰对过去的自嘲。毕竟,在智能座舱和智驾方面,传统豪华品牌们之前的表现,只能用“沉稳”来形容。
这次,奔驰终于睡醒了。MB.OS自研架构是全村的希望,意味着奔驰要把大脑和神经中枢掌握在自己手里。
![]()
![]()
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和思必驰语音交互的赋能,是典型的“师华长技以制华”。让虚拟助手不仅能办事,还能“读懂情绪”,这明显是冲着新势力们“拟人化”、“情感化”的卖点去的。
智驾方面,与Momenta合作,推出“人机共驾”理念,强调“不抢方向盘”、“丝滑变道”。这简直是精准吐槽了目前某些智驾系统那种“较劲”和“突兀”的体验。
奔驰似乎悟了:智能化不是要把人变成旁观者,而是变成一个更懂你的协作伙伴。这种“不抢戏”的哲学,或许正是很多被智驾“折磨”过的用户所渴望的。
安全:老祖宗的手艺,最硬的底牌
![]()
马上就要140周岁的奔驰,谈到安全时,腰板是可以挺得最直的。这是它最硬的底牌,也是任何新势力在品牌积淀上都无法短期逾越的护城河。
11个安全气囊,180多次实车碰撞测试,一系列关于电安全、电磁安全的五星认证和国际标准……这些听起来枯燥的数据,是奔驰用真金白银和无数次试验堆出来的信任基石。
当电动车自燃、智驾失灵等新闻时不时挑动公众神经时,奔驰把“安全”二字大声喊出来,就是一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攻心术。它在对消费者说:你可以追求新潮和智能,但最基本的安全,我这里是最顶级的。
王楚钦与限量版:奔驰的“年轻化”猛药
![]()
请来乒乓球世界冠军、新生代偶像王楚钦做品牌大使,同时推出300台冠军限量版,这一套组合拳,意图再明显不过:我要破圈,我要抓住那些原本在特斯拉、小米、极氪之间摇摆的年轻消费者。
这招狠,也险。狠的是,奔驰终于肯放下身段,用年轻人认同的偶像和符号来对话。险的是,这套玩法是否真的能穿透圈层,让“三叉星徽”的光环在Z世代心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不足25万的CLA,真能帮奔驰“翻身”吗?
![]()
好了,牛逼吹了这么多,现在该泼点冷水了。奔驰CLA纯电版杀入的,是中国车市最血腥、最内卷的价格区间:20-25万。1-9月卖了156万辆,同比增长25%,听起来是块肥肉,但里面挤着180多款车,燃油、插混、增程、纯电;轿车、SUV、MPV……堪称汽车界的“修罗场”。
在这里,它将直面特斯拉Model 3的极简品牌魅力,小米SU7的生态互联和雷氏营销,极氪001/007的操控和设计标签。奔驰的优势在于:品牌光环(尽管在削弱)、能效管理、续航扎实度、安全口碑。
![]()
但它的挑战也同样巨大:1. 品牌溢价还灵不灵? 在年轻消费者眼中,“奔驰标”的价值,是否还能像对70后、80后那样,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本身的极致体验,还是那个星徽背后的社交符号?
2. 纯电轿跑的定位是否过于小众? CLA的轿跑造型固然帅气,但也牺牲了部分头部空间和实用性。在家庭用户仍为主流的市场中,这个“范儿”能换来多少真金白银的订单?
3. 智能化的“后来者”身份。 尽管CLA自称“史上最聪明”,但新势力们在智舱和智驾上的迭代速度和用户数据积累,是奔驰需要拼命追赶的。消费者会不会给它一个“试错”的机会?
![]()
所以,不足25万的纯电CLA L,与其说是奔驰的一款新车,不如说是奔驰交出的一份战略级答卷。它不再高高在上地教育市场,而是俯下身子,用更快的节奏、更亲民的价格、更本土化的智能,去争夺每一个客户。它依然保留着奔驰的底色——对豪华氛围的营造、对机械效率的执着、对安全不计成本的投入。但它也学会了新世界的语言——快速的沟通、情感的联系、科技的平易近人。
![]()
这场翻身仗,奔驰赢得不会轻松。但它已经用CLA L证明了一件事:这个汽车界的巨人,不仅醒了,而且拼了。它放下了百年骄傲,冲进了最惨烈的战局。接下来的好戏就是,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们,会为这位“放下身段”的贵族,买单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