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刷到了一个魔幻的新闻。
韩国KBS电视台,在那忧心忡忡地讨论:国际空间站2030年就要退役了,以后太空里,就剩中国的天宫了。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结论,没毛病。
但重点来了,他们说:所以,我们必须给中国人立规矩,以确保太空的和平开发。
我当时就愣住了。
这事,逗就逗在,一个刚学会骑三轮车的孩子,在教F1冠军,怎么过弯。
这才是整件事的根本冲突:
一个连空间站门票都没摸到过的国家,现在,却跳出来,要给唯一的房主(中国),制定物业规则。
这背后的荒诞,和掩盖不住的焦虑,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
韩国人凭什么,敢立规矩?
立规矩,靠的是嗓门大吗?
不,靠的是实力,是火箭的推力,是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
我专门去扒了韩国航天研究院(KARI)的老底。这才是真正的穿透性猛料:
他们引以为傲的世界号火箭(KSLV-II),2021年首飞,失败;2022年二次飞行,勉强算成功;一直磨蹭到2023年5月,才算是真成功了。
![]()
这枚宝贝火箭,它的近地轨道运力,是多少?
1.5吨。
1.5吨,这是什么概念?
我查了下中国载人航天(CMSA)的数据:我们天宫的天和核心舱,单一个舱段,就是22.5吨!
这数据说明什么?
这说明,韩国人就算想送一个厕所模块上去,都得拆成15个零件,用世界号发射15次!
而我们2016年首飞的长征五号,近地运力,是25吨。
这对比,已经不是差距了,这是天堑。
一个连独立把重型载荷送入太空的能力都没完全具备的国家,就急着要给已经稳定运行三年的天宫,定规矩。
这底气,是谁给的?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可悲。
这是一种被甩下的焦虑。
眼看着旧的俱乐部(国际空间站ISS)要关门了。
ISS,1998年发射的,在天上飘了快三十年,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维护费,美国自己都扛不住了,2030年大概率就要坠入大气层了。
而新的俱乐部(天宫),2022年建成,正值当年。
韩国人心里不平衡了。
他们最在意的,是和平开发。
他们喊着要给中国立规矩。
![]()
但最讽刺的是:天宫,从第一天开始,就没关过门!
我查了联合国太空司(UNOOSA)的公开信息:
我们早就和联合国合作,向全球发出了邀请。现在,已经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排着队,要上天宫搞实验。
意大利的伽马暴探测仪、瑞士的设备,都在排队等船票。
2025年3月,我们刚和巴基斯坦签了协议,不光帮他们选拔,还要带他们的航天员,上天宫。
这叫真金白银地带你玩。
那反过来,我们再看看,那个天天喊和平的国际空间站,当年,是怎么对我们的?
美国国会那个沃尔夫条款,还挂在那呢!
明文禁止NASA和中国,有任何航天合作。
我们想加进去?门都没有!
这就像什么?
这就像当年,村里最富的那几家(美国、俄罗斯),合伙盖了一个大院子(ISS)。
我们(中国)想进去学习一下,被他们一脚踹了出来,还立法(沃尔夫条款)禁止我们靠近。
我们没办法,只能自己回家,爆肝五十年,终于自己盖了一栋更牛的新别墅(天宫)。
这别墅,不光装修新,技术还狠。
我查了CMSA的数据:我们天宫的环控生保系统,氧气100%再生,水资源闭合度超过95%!
这意味着,我们每年,可以少往天上运6吨的补给。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我们盖好了新别墅,还主动打开大门,说欢迎邻居们(17国)都来做客。
结果,那个当年踹你出门的恶邻(美国),和他旁边的小跟班(韩国),突然跳出来说:
你这个新房子,不行,你必须按我们的规矩来!
你说,这上哪说理去?
这事留给我们一个战略选择:
面对韩国这种酸溜溜的叫嚷,我们是该一笑置之,继续埋头干我们的事,用实力让他们闭嘴?
还是该主动出击,在国际舆论场上,更强硬地回击这种荒诞的论调,去争夺未来太空规则的制定权?
#中国空间站 #天宫 #国际空间站 #韩国 #沃尔夫条款
参考信源
—(2030年中国空间站或唯一在轨 将与世界共享太空资源)
—(中国载人航天:天宫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实现100%氧气再生)
—(国际空间站面临退役,天宫成多国合作新平台)
—(韩国世界号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近地轨道运力1.5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