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被查了,不是因为卖假货,也不是因为“先涨后降”的套路,而是因为它,太会“跳”了。
“我就想查个明天穿啥,怎么突然闯进淘宝双 11 会场了?”、“手机揣兜里走两步,掏出来购物车多了三件‘必买爆款’”—— 最近半个月,全网被淘宝的 “玄学跳转” 整疯了。
就在大家吐槽 “拿手机比捧祖宗还小心” 时,好消息炸了:11 月 9 日,杭州市监局正式对淘宝的霸屏广告展开调查,这波 “反绑架” 操作直接冲上热搜,网友们清一色拍手叫好:“等这天等得花儿都谢了!”
![]()
说起淘宝这波操作有多离谱,用过的人都有一肚子苦水。不是你点错了,也不是手机中病毒,只要手机稍微有点动静 —— 走路颠一下、地铁刹车晃一晃,甚至只是碰了下屏幕边缘,下一秒就会被强制拽进淘宝或天猫的广告页。更气人的是广告设计,关闭按钮小得堪比针眼,倒计时还得等 5 秒以上,灰色的 “跳过” 键藏在角落,旁边 “立即进入” 的按钮却亮得晃眼,一不小心就中了圈套。
网友 奶茶加冰不加糖 分享了自己的崩溃瞬间:“昨天在百度查天气,手指刚碰到屏幕,唰地一下就跳淘宝了。我以为是误触,退出后再查,结果走路时手机晃了晃,又跳进去了!最后没办法,只能把手机放在桌上,屏住呼吸用指尖戳屏幕,活像在拆炸弹。”
还有人做过实验,把手机放在桌上没碰它,起身时不小心撞了桌角,屏幕一亮,淘宝广告已经加载完成,堪称 “无接触式绑架”。
![]()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事儿根本不是淘宝独一份的 “骚操作”。京东的 “摇一摇跳转”、拼多多的 “弹窗轰炸”、听歌软件突然蹦出来的直播间,早就把大家逼得没脾气。
背后其实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有技术公司专门开发 “高灵敏度跳转 SDK”,宣传 “转化率能提 300%”,广告主按点击付费,平台躺着赚钱,只有用户成了被反复收割的 “数据牲口”—— 哪怕你气得骂娘,这段 “停留时间” 还会被算法算成 “有效互动”。
![]()
最讽刺的是,这事儿早就有规定管着。2023 年工信部就明确要求,开屏广告必须有清晰的关闭按钮,不准用 “高灵敏度摇一摇” 诱导操作;2025 年 7 月,网信办牵头的《摇一摇广告安全标准》更是强调,跳转得用户主动授权。可这些规则在流量面前,全成了 “纸老虎”。
大家实在忍不了,只能靠 “李跳跳” 这类跳过广告的软件自救,这款公益软件没赚钱,却因为帮用户省时间,被大厂发律师函逼得停更,当时下载量都快破百万了。
![]()
其实淘宝早就有 “广告前科”。2021 年 6 月和 7 月,就因为广告违法两次被罚款 5 万,可这对于双 11 一天成交额上千亿的平台来说,简直是 “掉根头发” 般的惩罚,难怪之后变本加厉。这次网友们之所以这么激动,就是怕监管又 “走过场”。有网友调侃:“建议罚款按跳转次数算,跳一次罚一块,保证立马整改!” 还有人说:“不是反对打广告,是反对用绑架的方式打广告,我的手机我都做不了主了?”
![]()
现在市监部门已经正式介入,希望这次能真的 “动真格”。毕竟用户的耐心有限,把 “用户体验至上” 挂在嘴边的平台,不该把 “扰民” 当 “创意”。做生意的底线,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权 —— 你可以吆喝,但不能强拉硬拽。
最后想问一句:你有没有被强制跳转广告坑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一起期待监管给出满意答案,让我们的手机终于能 “自己做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