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的当下,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下半场,赛道的焦点正在从“建设多少”转向“体验如何”。从课堂教学到校园运维,从科研实验到实训场景,教育数智化正进入一个以“智能底座”为核心的体验驱动时代。
近日,以“AI赋能商业 携手伙伴共赢数智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华为商业市场秋季产品方案发布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教育板块成为关注焦点。华为中国政企商业销售部部长刘勇在会期间表示:“我们的核心策略不是传递单一产品,而是通过智能底座、场景应用和伙伴的协同设计,将最先进的技术交付到下沉市场,让教育等各行业客户真正‘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
2025华为商业市场秋季产品方案发布仪式
华为商业市场数智化核心:
让高端技术“普惠化”
进入AI时代,教育行业的数智化已经走过“设备建设”阶段,进入以教学体验、运维效率与普惠价值为导向的“深水区”。过去十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能连上网”;如今,问题转向“能不能借助AI上好课”。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已超过三千所,数量庞大的县域和职业院校在教育公平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它们既希望赶上时代,又受限于经费、人力和技术水平。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指出:“AI正在与其他技术一起开启对所有产业和行业的重塑,驱动着算力、存储和网络等数智化基础设施迅猛增长。此外,金融、制造、政府、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正在经历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演进过程,应从思想与战略转型、组织与员工转型、技术与应用转型和生态与伙伴转型等多方面协同,抓住数智化转型商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面向商业市场发布“3+18”重磅产品方案与“十亿众行”工作计划:以三大AI基础设施打牢底层算力支撑,以AI校园助手教案辅写一体机、星河AI高品质高职校校园网、F5G-A全光宝等场景化方案覆盖从备课、教学、科研到校园管理的全链路教育场景,核心就是把高端技术“普惠化”,让AI、全光网络不再是示范校的专属,而成为教育行业的“公共能力”。
华为强势破局:
从“产品供给”到“能力普惠”
未来教育正逐步走向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考虑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等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新形态。近年来,华为扎根教育行业,深入业务场景,以“科技平权”的理念在教育下沉市场深耕实践,通过统一的数智化转型理念,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将物联网、大数据、AI、云等核心技术深度与教育场景融合,以“智能底座+伙伴协同”驱动智慧教育的下沉普及。
(一)华为全光网,让网络建设从“技术活”变成“轻运维”
在如今的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华为的F5G-A全光网方案实现了“三快”:规划快、交付快、体验快。通过唯一管理节点即可统筹全局,ONU(光网络单元)免维护的特性,有效降低运维的工作量与复杂度。万兆带宽入室,再结合Wi-Fi 7光AP,宿舍与教学楼实现网络“零卡顿、零中断”。网络演进过程中可节省大量设备与线缆,省去传统弱电间的设置,让网络架构更为简洁高效,为未来网络升级与拓展扫清障碍,轻松顺应技术迭代趋势。
(二)“深职大+华为”,让专业课程与行业认证融合协同育人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智慧教育
企业的发展需求就是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契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携手华为,展示了校企结合、产教融合、教育行业数智化转型和ICT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秀实践的典型示范样板。
十年来,深职大抓住时机与华为深度合作构建“课证共生共长”,取得巨大成效。联合华为等企业设置更新10门行业技术认证课程,联合华为开发31门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期内建成教学素材2万多个、智慧职教课程51门、职教云课程565门、英文在线课程4门,用户数覆盖全国200多个地区和部分国外地区,在线学习累计超1000万人次。
在华为的大力支持下,深职大立项建设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提供师资培训、线上平台、技术服务和活动支持等功能,支撑全国220余家华为ICT学院的发展与运营,逐步将深圳职业技术信息与通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推向全国。
(三)“伙伴+华为”,让体系共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华为深知,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合作伙伴体系。因此,华为积极与教育机构、高校、合作伙伴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多维度的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教育数智化的无限可能。
刘勇表示:“华为做好‘黑土地’,伙伴来‘种庄稼’。‘伙伴+华为’的共同运作发展战略,是下沉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南昌项目中,本地集成商依托华为数字化交付工具完成全光改造,无需额外人力投入;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项目中,华为携手埃文科技深钻教学场景,打造校园助手一体机方案。这种“伙伴主导、华为使能”的体系,不仅提升了区域服务能力,也为智慧教育的规模复制提供了模式。
“构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汇聚各方优势,华为靠技术使能伙伴,让伙伴站在华为的肩膀上,一步步的去抬高能力,服务好教育等行业市场客户。”刘勇强调。
加速教育转型升级:
从“单一产品”到“整体方案”
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加速教育行业转型升级。教育数智化的意义,不在于让每所学校都有同样的教学设备,而在于让每个孩子、每位教师都能在同样的数智化环境中教学与学习。
教育数智化的普惠性不只是信息传递的平权,更是技术体验的平权。华为的核心策略推动行业彻底告别“卖单一产品”的时代,转向“给整体场景化方案”——校园要的不是“复杂的技术参数”,而是“接上电就能用、拿手机就能管”的智慧体验,这正是“科技平权”在教育领域的核心要义。
华为的“3+18”方案与“十亿众行”计划,带来的不只是新技术,更是一种新的行业数智化发展逻辑:让基础设施智能化,成为教育公平的新底座;让交付和运维标准化,降低学校的进入门槛;让技术开放化,让更多伙伴共同参与教育行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技术的普惠才是真正的创新。“科技平权”的落点,不只是让设备更先进,而是让智慧教育成为所有学校的“日常能力”。
![]()
产品及解决方案展示
教育价值:
从“技术落地”到“教育提质”
聚焦教育行业核心业务场景,通过基于华为技术打造的智能底座,结合与伙伴协同的场景化应用,实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设计,华为将最先进的技术交给商业市场伙伴,而技术的价值最终要落到教育本身,也就是助力高校的数智化教育发展。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的实践,是“降本增效”的生动注脚:网络故障率大大降低,运维人力由多人减到一人,节省的大量人力被用于教学支持。更高质量的全光网络为远程医学教学、智慧实验室建设打下基础。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项目,是“减负提质”的实践范例:AI教案辅写一体机让教师真正“轻装上阵”:一分钟生成一章教案,PPT、案例、测评题自动匹配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间减少42%,课程开发周期缩短30%。学生成绩提升10%,薄弱知识点覆盖提升60%——智慧化不是“添麻烦”,而是“减负担,提质量”。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范本,则体现了人才培养“提质加速”的另一面:人才培养的创新只有紧跟产业需求、与时俱进,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从2006年起,深职大联姻华为,大力推进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探路具有“深圳特色”的双元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共育人才、共建双赢之路。
这些学校的共同点在于:数智化不是“技术炫技”,而是“教育再造”。真正的智慧教育,不在于多“高精尖”,而是“更实用、更易用、更有温度”。
以技术为桥,让每所校园都能拥抱智慧未来。随着华为“十亿众行”计划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县域校园、高职院校将通过智能底座、AI工具和伙伴协同,实现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跃迁。届时,“数智鸿沟”不再是教育的短板,而将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引擎。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