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能想到,前两年在俄罗斯市场风头无两的中国汽车,如今竟一夜入冬。
2025年前9个月,中国对俄汽车出口直接暴跌58%,仅35.77万辆的成绩,让曾经的出口第一大市场直接滑落至第三位。
那些靠平行出口单车净赚1-2万、甚至明星车型狂赚10万的好日子,彻底成了过往云烟,更有商家扛不住成本压力,直接暂停对俄业务,78%的中国汽车展厅接连关闭。
2024年10月起,俄罗斯突然将新进口汽车报废税率提高70%-85%,2-3升排量的二手车报废税直接从11.4万卢布飙到20.8万卢布,涨幅近83%。
紧接着2025年1月,进口关税又上调至20%-38%,一辆普通国产SUV的清关费用就得多掏2637元人民币。
雪上加霜的是,4月起俄罗斯彻底禁止灰色平行进口,堵了之前通过欧亚联盟国家避税的通道,等于给中国汽车出口判了加时赛点球。
要知道,2023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还同比暴涨461%,90.9万辆的销量占据当地60%市场份额,哈弗、奇瑞挤进行业前三,理想L9靠平行出口都能冲进销量榜第八位,那会儿经销商加价提车、消费者排队等货的场景,现在想起来都像一场梦。
如今奇瑞缩减营运规模出售资产,Skywell直接暂停在俄业务,天津商家吐槽“0台订单只交付1台,曾经的香饽饽彻底变成了烫手山芋。
![]()
俄粉和商家们满是愤愤不平,这不是过河拆桥吗?当初欧美车企撤资跑路,是谁用100多万辆车填补了俄罗斯市场空白?现在市场稳住了就加税,良心不会痛?
有平行出口商现身说法,2023年投了200万囤车,现在一辆车光税费就涨了3万,卖一台亏一台,之前赚的全吐回去了,房贷都快还不上了。
更有人怒怼,俄罗斯消费者月薪才4000-5000人民币,车企涨价是被迫的,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这根本就是双输!
可另一派网友却直言早该想到,中国车企自己没远见,2023年卖了100多万辆,在俄建厂的没几家,全是整车出口薅快钱,俄罗斯要的是本土化生产带动就业,不是当你的清库存市场。
有人扒出质量硬伤,俄罗斯媒体早就曝光了,中国车在零下30度冻两年,底盘锈得像烂铁,车门焊点都锈穿了,续航还掉一半,这能怪别人加税?
还有网友补刀,年化收益那么高本来就不正常,风险是做生意的基本常识,只想着躺赚不做风控,现在亏了就哭惨,早干嘛去了?
![]()
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结果咱们反制后,法国干邑对华出口直接暴跌75%,这说明贸易从来都是双向的。
再对比日系车企,当年丰田进美国花十年建工厂,连座椅角度都适配美国人体型,大众进中国就搞合资扎根供应链,人家靠的不是短期红利,而是长期深耕。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辉煌,本就是欧美撤离后的填补式增长,没建立起本土化根基,没适配极寒气候的技术,没跟上的售后网点,这些问题早就在埋下隐患,只是被销量暴涨掩盖了。
俄罗斯一边喊着合作,一边突然出台加税、禁售政策,甚至禁止东风、福田等品牌卡车销售,理由是刹车和噪音问题,这种“说变就变”的规则,谁能扛得住?
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就是把命运交给别人。
中国汽车出口从暴涨到暴跌,不是中俄合作凉了,而是该从赚快钱转向扎深根了。
可话又说回来,面对说涨就涨的关税、说禁就禁的事情,普通企业又能有多少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