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该不该参加社团?会不会耽误专业课学习?”这是无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的共同纠结。高中三年,大家围着课本和试卷打转,家长们早已习惯“学业至上”的节奏,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难免担心分散精力;而对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的考生来说,既渴望摆脱枯燥的题海,又怕选错方向浪费宝贵时光。
其实,拥有51个涵盖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6大类社团的无锡学院,早已用成熟的校园生态,给出了让双方都安心的答案。
![]()
很多家长的顾虑源于“非此即彼”的认知:认为花在社团的时间,必然会挤占学习时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社团经历能让学生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多数的企业HR表示会关注应聘者的实践经历。无锡学院深谙此道,通过校团委主导、专业老师指导的系统化社团建设,让51个社团成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实现兴趣培养与学业提升的双向奔赴。
对考生而言,无锡学院的社团不仅数量充足,更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2024年“社韵悠扬,礼献新章”社团巡礼节上,滨江大礼堂前的四大主题区热闹非凡:国防教育协会的硬核装备展示让人眼前一亮,电子协会的科技演示酷炫吸睛,舞蹈协会的动感表演点燃全场,而小游戏区的协作挑战则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沟通配合。
![]()
傍晚的晚会更是集结了所有社团的精华,乐队串烧、国风走秀、学术创意展示轮番上演,既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业之余放松身心,又在组织策划、舞台表现中锻炼了综合能力。更贴心的是,该校设置了PU积分兑换、集赞领奖等机制,让参与变得更有获得感,也引导学生学会平衡时间、高效规划。
![]()
如果说巡礼节是青春活力的释放,那么“奇妙书遇”读书沙龙这类活动,则展现了社团的深度成长价值。
由校图书馆、校团委联合主办的这场活动,在静谧的图书馆七楼开展,三位同学分享苏绣的传承、惠山泥人的匠心与锡剧的韵味,搭配非遗主题拼图和科普视频,让文化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
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业,反而能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与课堂学习形成良性互补。而像学术科技类的算法协会、科普协会,更是直接对接专业学习,通过编程竞赛集训、轨道交通模拟驾驶等实践,助力孩子精进技能、应对学业挑战;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服务,能积累志愿时长,这些时长可兑换德育分,直接关联评优保研,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隐形加分项”。
无锡学院的社团建设,更让家长放心的是其规范性与引导性。学校51个社团均由校团委统一管理,部分社团还有专业老师指导,活动开展常态化、有序化。在2025年的社团招新中,无锡学院明确“每人最多加入3个社团”,避免学生盲目参与、精力分散,同时通过面对面答疑、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帮助新生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
从思想政治类社团培养爱国情怀,到创新创业类社团对接“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资源,再到文化体育类社团丰富课余生活,每一个社团都有清晰的定位和成长路径。而这些经历都会成为简历上的亮眼一笔,为未来升学、就业积累竞争力。
![]()
所以说,不要再说社团活动是“不务正业”了,在小编看来,这些活动是低成本的“职业试炼场”,是综合素质的“提升平台”。相信在这里,学生能学会平衡时间、协作沟通,能找到兴趣归属、收获真挚友谊。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大学四年既有学业的深度,又有成长的广度,那么无锡学院这51个社团构筑的精彩天地,值得你满怀期待与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