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大虹桥寻觅 “安家” 机会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国贸虹桥璟上的营销总监。最近站在项目现场,看着 17 号线嘉松中路站的人流,总忍不住想起未来业主的生活画面:清晨,上班族踩着阳光步行去地铁,不用赶早高峰;傍晚,妈妈带着孩子在社区楼下的小广场玩耍,笑声清脆;周末,一家人开车去青浦奥特莱斯,轻松采购…… 如今项目最后一批房源正在优惠清盘,2025 年春节就能交付,每一套房子都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装着 “便捷、温暖、有盼头” 的生活。
![]()
![]()
![]()
![]()
![]()
![]()
![]()
今天我不想讲复杂的规划,就想带大家走进这些 “未来日常”,让你知道,选择这里,不是选一套房子,而是选一种 “不将就” 的幸福。
一、清晨 7:20:700 米地铁路,把 “焦虑通勤” 变成 “从容早餐”
在上海,多少人因为 “通勤” 牺牲了早餐时间?住在国贸虹桥璟上,却能把 “赶地铁” 变成 “慢慢吃早餐”。项目到 17 号线嘉松中路站只有 700 米,步行 8 分钟,就算是冬天赖床,7 点 20 分起床,洗漱完还能从容地煮个鸡蛋、热杯牛奶,7 点 40 分出门,路上买个刚出炉的肉包,8 点不到就能到地铁站,25 分钟直达徐家汇,9 点上班完全来得及。
去年我在地铁口碰到正在看房的小林,她在徐家汇做设计,以前住嘉定,每天 6 点就要起床赶地铁,“以前经常来不及吃早餐,只能在地铁上啃面包,现在算下来,住这里能多睡 40 分钟,还能吃口热乎的,白天上班都有精神。” 小林说,有时候起得早,她会绕到项目旁的早餐铺,“老板知道我爱吃甜豆浆,每次看到我都提前打好,这种‘被记住’的感觉,特别暖。”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 700 米更是 “亲子时光的救命线”。业主周先生的儿子在赵巷小学上学,早上送完孩子,步行 10 分钟到地铁口,“以前住市区,送孩子要开车,堵在早高峰里,孩子经常迟到,现在步行就能搞定,还能牵着孩子的手,听他说学校的趣事,这才是‘送孩子上学’该有的样子。”
清晨的社区门口,没有 “狂奔赶车” 的匆忙,只有 “慢慢生活” 的从容:有人边走边听播客,有人和邻居笑着打招呼,有人手里提着给同事带的早餐…… 这 700 米地铁路,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更拉长了 “幸福时光”。
二、上午 10:30:105㎡三房的阳台,把 “洗衣角落” 变成 “亲子小花园”
很多人觉得 “三房小”,但住在国贸虹桥璟上 105㎡三房的业主,却把 “小空间” 用出了 “大幸福”。尤其是阳台,6㎡的空间,不只是用来洗衣晒被,还能变成 “亲子小花园”。上午 10 点半,阳光刚好洒在阳台上,妈妈在这边晾衣服,孩子在那边摆弄小盆栽,偶尔递过一颗刚摘的小番茄,“妈妈,这个好甜!”
去年我在样板间碰到王女士,她正带着女儿在阳台摆弄多肉,“以前住的房子阳台只有 3㎡,堆满了杂物,现在这个阳台,一边放洗衣机,一边放小桌子,孩子能在这里画画、种多肉,我也能在这里晒太阳看书,一举两得。” 王女士说,她还在阳台装了小吊床,“周末的时候,女儿躺在吊床上,我给她讲绘本,阳光暖暖的,特别舒服。”
105㎡三房的客厅也藏着 “巧思”,3.8 米的面宽,放下沙发和茶几后,还能留出一块 “游戏区”,孩子铺个爬行垫就能玩积木,妈妈在沙发上看电视,随时能看到孩子的动静,“不用把孩子关在房间里,一家人在同一个空间,各做各的事,却能互相陪伴,这种感觉特别好。” 王女士的话,说出了很多三口之家的心声。
房子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 “能不能装下生活”。105㎡三房,用每一寸空间,装下了亲子的欢笑、阳光的温暖,这就是 “家该有的样子”。
三、下午 3:00:青浦奥特莱斯,把 “购物奔波” 变成 “全家约会”
谁不想 “逛街不用等周末,想买就买”?住在国贸虹桥璟上,就能实现。从项目开车 10 分钟到青浦奥特莱斯,这里有爸爸爱的运动品牌、妈妈喜欢的女装店、孩子着迷的玩具城,还有全家人都能吃的餐厅,下午 3 点,带着家人来这里,不是 “赶时间购物”,而是 “享受全家约会”。
去年周末,我在奥特莱斯碰到张先生一家,他正陪着儿子选运动鞋,儿子试了一双蓝色的,跑着说:“爸爸,这个好轻!” 张先生笑着说:“以前住浦东,来奥特莱斯要开 1 个多小时车,现在 10 分钟就到,周末带孩子来逛逛,他开心,我们也能放松。” 张先生的妻子则在旁边的女装店挑裙子,“这里的折扣大,款式也新,上次买的连衣裙,同事都说好看。”
逛累了,一家人去餐厅吃顿大餐,孩子吃着意大利面,父母聊着天,窗外的阳光正好,这样的时光,平凡却珍贵。除了奥特莱斯,项目周边还有赵巷商业综合体、元祖梦世界,元祖梦世界里的旋转木马、手工坊,更是孩子的 “快乐天堂”,“周末带孩子来这里做手工,他能玩一下午,还能认识新朋友,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 有位业主跟我说。
在这里,“商业配套” 不是冰冷的 “设施列表”,而是 “陪伴家人的纽带”,每一次逛街,都是一次 “全家幸福时光”。
四、傍晚 6:30:129㎡四房的餐厅,把 “吃饭” 变成 “家庭聚会”
对多代同堂的家庭来说,“餐厅” 不只是 “吃饭的地方”,更是 “家人聊天的角落”。国贸虹桥璟上 129㎡四房的餐厅,连接厨房和客厅,傍晚 6 点半,奶奶在厨房端出刚炖好的排骨汤,爷爷在餐厅摆碗筷,爸爸陪孩子在客厅玩积木,妈妈在阳台收衣服,一家人忙忙碌碌,却充满了烟火气。
去年我在样板间碰到刘先生一家,刘先生的父母正坐在餐厅的椅子上,“以前住老房子,餐厅小,一家人吃饭要挤着坐,现在这个餐厅,能放一张大圆桌,逢年过节请亲戚来,也坐得下。” 刘先生的妻子则在厨房参观,“U 型厨房,我和婆婆一起做饭都不挤,她切菜,我炒菜,还能聊聊天,不像以前,做饭像‘打仗’。”
129㎡四房的每个房间,都藏着对 “家人” 的考量:主卧带独立卫生间,父母不用和年轻人抢厕所;次卧阳光充足,爷爷奶奶住得舒服;书房能改成儿童房,孩子有自己的小空间。傍晚 7 点,一家人坐在餐厅吃饭,爷爷讲以前的故事,孩子说学校的趣事,妈妈聊工作的烦恼,爸爸偶尔插两句,这样的 “家庭聚会”,每天都在上演。
房子的 “大”,不是面积的数字,而是 “能装下全家人的幸福”。129㎡四房,用空间,装下了亲情、烟火气,这就是 “理想的家”。
五、周末上午 10:00:赵巷体育公园,把 “锻炼” 变成 “全家游玩”
在快节奏的上海,“陪家人” 总是被 “忙” 耽误,住在国贸虹桥璟上,却能把 “锻炼” 变成 “全家游玩”。项目到赵巷体育公园只有 1 公里,周末上午 10 点,爸爸陪孩子在草坪上踢足球,妈妈陪奶奶在步道上散步,爷爷在健身区锻炼身体,一家人各得其所,却又能互相看见。
去年周末,我在公园碰到周女士一家,周女士的丈夫正陪着儿子踢足球,儿子跑得满头大汗,却笑得特别开心,“以前住郊区,没有大公园,孩子只能在小区里玩,现在来这里,能踢足球、放风筝,他每天都盼着周末。” 周女士则陪着婆婆散步,“婆婆有高血压,医生让多运动,这里的步道平整,空气好,她走得很开心,还认识了几个一起散步的阿姨。”
公园的草坪上,还有很多家庭铺着野餐垫,吃着零食、聊聊天,孩子在旁边追逐打闹,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又治愈。“周末带些水果、三明治来这里野餐,一家人晒晒太阳、聊聊天,感觉特别放松,不像以前,周末要么在家睡懒觉,要么去市区挤景点。” 有位业主跟我说。
在这里,“公园” 不是 “远方的风景”,而是 “家门口的乐园”,每一次锻炼,都是一次 “全家幸福之旅”。
六、周末下午 2:30:淀浦河绿道,把 “散步” 变成 “自然课堂”
孩子的 “自然教育”,不一定需要 “昂贵的夏令营”,住在国贸虹桥璟上,家门口的淀浦河绿道,就是最好的 “自然课堂”。周末下午 2 点半,带着孩子来绿道散步,看河边的小鱼、天上的小鸟、路边的小花,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被无限满足。
去年周末,我在绿道碰到郑先生一家,郑先生正陪着女儿观察河边的蜻蜓,女儿拿着画板,把蜻蜓画在纸上,“妈妈说,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我要画下来给老师看。” 郑先生笑着说:“以前带孩子认识自然,要去远郊的湿地公园,现在步行 15 分钟就到绿道,孩子能亲眼看到小鱼、蜻蜓,比在书本上认识更直观。”
春天,带孩子看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夏天,教孩子认识荷花、青蛙;秋天,捡一片枫叶,教孩子认 “叶脉”;冬天,看河边的芦苇随风摆动。“住在这儿,孩子的观察力越来越强,上次在幼儿园,还跟小朋友讲‘蜻蜓为什么点水’,老师都夸他懂得多。” 有位业主跟我说。
在这里,“自然” 不是 “课本里的知识”,而是 “触手可及的日常”,每一次散步,都是一次 “孩子的成长课”。
七、晚上 7:30:社区广场,把 “陌生邻居” 变成 “朋友”
好的社区,不只是 “住的地方”,更是 “有温度的大家庭”。国贸虹桥璟上的社区广场,晚上 7 点半总是特别热闹:阿姨们在跳广场舞,孩子们在玩轮滑,老人们在聊天,年轻人在散步,陌生的邻居,慢慢变成了朋友。
去年我在社区举办的 “中秋晚会” 上,碰到很多业主,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月饼、猜灯谜,有位业主说:“以前住新小区,邻居之间都不说话,现在在这里,跳广场舞认识了张阿姨,每天一起散步,还能互相帮忙接孩子,感觉像‘家人’一样。”
社区还会组织很多活动:春天的 “樱花节”,大家一起赏樱花、拍照片;夏天的 “露天电影”,全家人坐在广场上看电影;秋天的 “丰收节”,一起做月饼、包饺子;冬天的 “年货集市”,互相分享家乡的特产。“上次社区组织做饺子,我跟李姐一起包,她教我调馅,现在我们经常互相送吃的,她送我饺子,我送她自己做的蛋糕。” 有位业主跟我说。
晚上 8 点,广场的路灯亮了,孩子们的笑声、阿姨们的音乐声、老人们的聊天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 “社区的温度”。在这里,“邻居” 不是 “陌生人”,而是 “身边的朋友”,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 “温暖的相聚”。
![]()
![]()
![]()
![]()
![]()
![]()
![]()
八、坦诚说:最后一批房源,给你 “当下幸福 + 未来盼头”
作为营销总监,我知道大家买房会犹豫:“地段好吗?配套全吗?户型实用吗?未来有潜力吗?” 国贸虹桥璟上,能给你的,不只是 “好地段、全配套、实用户型”,还有 “当下的幸福” 和 “未来的盼头”。
现在最后一批房源优惠清盘,2025 年春节就能交付,不用等太久,就能住进理想的家。大虹桥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赵巷作为虹桥的重要板块,未来会成为 “生态科技之城”,产业、交通、配套都会越来越好,住在这儿,不仅现在住得舒服,未来还能享受发展红利。
我见过很多业主,从 “犹豫” 到 “坚定”,最后住进这里,脸上满是幸福。有位业主跟我说:“以前总觉得‘好房子’要等,但现在发现,‘对的房子’不等人,幸好我选了这里,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结语:最后一批房源,错过难再得
很多人问:“买房,到底买什么?” 我的答案是:“买‘每天的幸福’,买‘未来的盼头’。” 国贸虹桥璟上,700 米地铁口,让你通勤从容;成熟商业配套,让你逛街方便;实用户型,让你住得舒服;生态资源,让你亲近自然;邻里氛围,让你感受温暖;大虹桥潜力,让你有盼头。
现在,最后一批房源正在清盘,这是你 “住进大虹桥芯” 的最后机会。如果你也想 “通勤不焦虑、生活有温度、未来有盼头”,不妨来看看。在这里,你会发现:理想的家,不用等;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我们在国贸虹桥璟上售楼处,等你开启 “大虹桥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