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是职校生》:从被定义到自我叙述

0
分享至


在现代教育的巨大机器里,职校生常被贴上“掉队者”的标签:成绩不佳、校风差、混日子,仿佛他们注定了被淘汰出局。然而,当这些年轻人开始讲述自己的日常与欲望,我们会发现,所谓“掉队”,“不过是在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教育轨迹中工作的具体的选择而已。”换句话说,如果世界上本就存在着不止一条路可走时,这种“掉队”反而可以变成一种失序的清醒,一次被逼着问问自己“我是谁、从哪来、去哪里”的成熟契机。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并非比别人更缺席人生,而是更早体会到了“被看不见”的滋味。相比于普高生,他们更早地见证并体验了成年人世界对“顺从”的需求:按部就班、依规操作、未来取决于一次次大大小小的考核。但也正因为被边缘化,他们有更多的精神空余,可以用来思考、用来表述、用来构建自我叙事。他们更渴望被看见、听见,也更渴望进行自我表达。

“谁能讲述‘我’?”这一问题与每一个人都相关。叙事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讲述者的声量和技巧,而取决于听众是否愿意停下脚步,放下偏见去倾听。一方面,在一个被评价、分流和打分填满的社会里,我们很少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永远能在作为自己的最佳代言人的同时,成为自己的听众。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走进几位职校生的日常:听他们说自己如何在机械的学校与嘈杂的工厂间喘息,用音乐、舞蹈、爱情为自己命名,在自嘲与期待之间,如何将自己碎片化的生活串成完整的故事。读他们的故事,不只是了解一个群体的处境,更是在重新审视我们所认定的“正常轨道”与“成功标准”,也是在学习如何更认真地倾听和表述自己。

撰文|陈明哲


被误读的人


我在中专学到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愤怒不能改变任何事情,所以我要听话。 无论如何,只要站在台上,我都自在、舒服,像瞌睡遇上枕头了。 (陈楷夫)

这看似拧巴的两句话都来自陈楷夫,他既是最现实的机床工人,也是最理想的音乐家。他自认初中时是混蛋,在被人欺负并发现老师和家长根本不管后,他“黑化”成了那个经常打架的“恐怖分子”;同时,他也发现,中专并不拯救混蛋,它只会让人更早意识到自身的无力。

在中专里遭遇不公时,陈楷夫会找他的车床师傅倾诉。这个“挺有意思的老头”以一种相对温柔的现实感,替他掀开世界的一角——“成年人的世界是不可能公平的。”他逐渐明白:所有对“不合理”的抱怨都无法改变事实就是这样。于是,当他谈到自己的处境时,既会浅浅地感叹:“大家都说上了高中就会有更好的前途,这东西是绝对的吗?我也不想承认,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咱说句实话”;又能笃定地反问:“搞车床的不能搞学术,搞学术的就能搞车床吗?”不卑不亢的前提,正是一种经历过现实打磨后的清醒:在看清社会分层的前提下,仍敢确认自己的位置与天赋。


《我是职校生》

作者:
版本: 2025年10月

但是,这个认为学校是“驯驴大师”“中专把我的性子磨没了”的陈楷夫,在谈起自己的“普车”专业时,又是那么熠熠生辉。机加工分“数车”和“普车”。前者依赖编程,后者靠人力与经验。那种“费脑子又费体力”、被市场“慢慢淘汰”的传统机械,却让陈楷夫感到亲切,兴奋甚至骄傲。他说:“我们干普车的,脑子里就有那些东西,知道一个零件该怎么干、从哪儿干。”如果造物主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天赋,那么不管自己的天赋在人类世界中是否受欢迎,我们都应该找到它,并且享受它。

陈楷夫明亮、高调地宣称自己对普车的爱:“我第一面见这东西,就觉得真酷、真炫。我觉得机械对我来说就像音乐一样,就像在一个营地上点着篝火,敲手鼓的敲手鼓,弹吉他的弹吉他……我享受这轰鸣,享受齿轮打转的声音,也享受操作它的过程。”在他眼中,枯燥的重复劳动和沉闷的机械不再是枷锁,而成为通向意义的路。这句话里有一种对抗的温柔,在讲述自己的音乐演出时,他同样自豪:“上了台,一点儿不紧张,灯光一照,我觉得回家了。”在机械与音乐之间,他建起了一座通往自由的桥。

《我是职校生》的第一篇自述,就是他的“我的机床和我的音乐”。在阅读中,我止不住地感叹讲述者强大的体验力。和豆瓣热评说的一样,我们这些一路做题上岸的“优等生”自以为在“和思想打交道”,实则不过是随波逐流;而那些更早撞上现实、经历幻灭的职校生,却因为看见了生活的真相,反而活得更明白、更真切、更精彩。

想起“双减令”颁布不久的一天,我在咖啡厅里,听到一位教培行业从业者对下属说:“只要社会上存在竞争,家长就不会允许小孩进入职校,他们一定会找地方给小孩补文化课。”语气笃定,不容置疑。但如果精神成长真是人之为人的核心,那么,这种“现实主义”的笃定,又何尝不是一种误读?

他们的故事:

以“边缘”为自安

上初中以前,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好的。后来才明白,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才能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直到现在,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们是好的。我记得所有对我好的人。 (木鱼)

陈楷夫是那种一开口就让人觉得“通透”的人,他的自述金句频出,比如他说:“中专生普遍比较穷,眼界有限,学习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看的东西想不明白,心里想的又说不出来。很多事情从出生就决定好了。要么天资聪颖,要么家里有钱。如果家里没钱,还是普通脑袋们你就等着来中专搞说唱吧。”这样的言论,放在互联网上,正是典型的“人间清醒”语录。但在他身上,这种清醒中透着股热气,在面对个体无力改变的结构困境时,他保持了幽默的实践智慧。与之相对,木鱼是“严肃”的。她对世界和自我都认真得近乎残忍。这种严肃使她真诚而脆弱,因为当一个人始终认真地感受痛苦,痛苦就会吞噬她。

木鱼的初中岁月几乎是在校园暴力中度过的。她至今仍记得某个清晨,那个长期骚扰她的男生,因她为自己戴眼镜辩护顶撞而恼羞成怒,一脚踹在她身上。当她的身体磕在暖气片上时,教室里的同学们一片冰冷。

她自认为是因为外貌不佳和性格自卑而被孤立,可最让她感慨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成年人的沉默。老师没有管,家长也没反应。就连最喜欢的英语老师,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关心了我(她)一下”。本来英语和语文很好,甚至想冲刺重点高中的她,从此变成了什么也学不进的那种学生。


《燃烧》剧照。

直到现在,她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欺负和漠视。于是她经常思考死亡,因为死亡能让她平静,“不用内耗,也不用容貌焦虑”,她甚至幻想:“我死了之后他们肯定都会来爱我,他们都会说,我是一个多好多好的人,他们有多么多么爱我。但我活着的时候不会。”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太多“向上”的叙事:服从、竞争、进步;而太少“向下”的空间:不去教人如何面对失败、挫折与幽暗。木鱼正是在单向的“光明”里缄默的人。

初中毕业后,她被确诊抑郁症。在中专里,每当情绪崩溃想回家时,却难以请假,于是,她只能整日躲在床帘后哭泣。室友不闻不问,没有朋友,也不敢对旧友倾诉,心理咨询更是雪上加霜,只是“把伤疤揭给别人看”。木鱼的世界狭小、孤独、几乎没有支点。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大专,她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协会”,第一次感受到被回应的温度。有人在她崩溃时抱抱她,也有人认真回应她的问候。木鱼终于觉得被“看见”了。

如今的木鱼,依然容易内耗,却也学会了豁达。她说:“我是一个很热烈的人,这是我评价自己唯一一个正面的词。”如果说“车到山前路必短,船到桥头自然沉”,那么木鱼的世界也无法变得更糟糕了。于是,“哪怕明天醒不过来,也无所谓;如果明天醒来了,就是赚到了。两个都是好事情。”

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过程中决定了自己是谁。这种“决定”并不抽象,它发生在“看见”和“接纳”的瞬间。当我们终于能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悲观时,也许乐观就已经开始了。对像木鱼这样的敏感者而言,“自我叙事”就是一种“自我照亮”。当我们因为不被看见而想要放弃自己时,一定不要放弃自述,哪怕声音颤抖。因为只要能讲出“我”,她是在看见自己。

自我叙事的力量:

抵抗与疗愈

或许初恋的经历也不是难忘,而是那种单纯感、青涩感,和后来的滥情与无所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后就不敢再想什么谈恋爱的事,没必要,也没意思。 (杨铁)

爱情,或许是普通人生命中最适合做梦的部分。在漫长而压抑的现实里,它像是一场短暂的逃逸。木鱼在自述的最后提到,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没有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过。”对每一个年轻人而言,讲述自己的爱欲,讲述初恋的故事,都能帮助他们在贫瘠灰暗的生活中,获得安慰。对自我爱欲的讲述,既是疗愈,也是抵抗,它让人发光。

杨铁总在回味自己的初恋,他的初恋发生在中考失利、复读的那年。两人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一个月。为了她,他曾上演了一出“为爱提刀”,但是当女孩在他怀里哭着求他不要打架时,“我当时心就软了,那一刻感觉她就是我的全世界。”那一刻,他从一个混混,变成了一个有人要的人。

从那以后,他离开了“混社会”的圈子。复读的日子里,他和父母关系紧张,朋友稀少,女孩在他最寂寞的时刻,给他缝补衣服,陪他吃饭。可最终,女孩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提出分手。


《燃烧》剧照。

“那时候我们都很单纯,我的想法就是和她结婚,拉了手就是一辈子。”杨铁说。他甚至会操心两人因为成绩差异将来的异地问题。但上了中专后,一切都不同了,“即便我们再在一起,我也不会想着结婚,只会谈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中专和大专时的恋爱,“像玩一样”,可以一周一个,流程就是聊天,确定关系,再分手。在我看来,那是一种“恋爱模仿”——处于寂寞,找到一个分享日常的人,以“谈恋爱”的形式,表演一场短暂的“过家家”。

杨铁对于自己未来能想象到的最好状态是:“或许还是一事无成吧,有个对象,一起努努力,上个班,不太脏,别像在工地时那样,出来别人避着我走就行。”这种描述中,平静自然的沮丧感,比暴躁更让人难受。但当他讲起初恋时,那种语言中的光辉,又使他从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对象,变成命运的讲述者。此时,“自我叙事”是一种“疗愈”,当他们开始讲述,生活的灰烬中,会重新燃起一点光。讲述让他们暂时离开现实,重新触摸自己,重新相信自己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

有些同学以为我喜欢女生。我不是不喜欢男生,我是不喜欢有些男生的行为。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接受的,但我没法接受。 (魏伊)

同样是谈论爱情,男孩们的故事往往是记忆中的初恋,是那个“少年穷”时,伴随左右的温柔——给予温暖的女孩。就像《喜剧之王单口季》冠军付航在舞台上讲的那样,只要做自己,再平凡的人都可以被爱。那个女孩的爱,看见和治愈了平凡的他,让他相信自己也值得温柔。这种传统而热烈的情感,会成为他们心灵的托底,支撑他们穿过灰暗与不确定。


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剧照。

而女孩的爱情叙事,则更具批判性。叙述里有理想、有自省,也有与体制和性别结构的对抗。她们不只是想“被爱”,还想知道——爱情究竟能走向哪里?魏伊就是其中之一。她所在的职校,缺乏良好的性别教育,男孩们常以调侃女性来展现男性气概,女孩则将吸引男性作为其魅力的确证。魏伊拒绝这一套。

她知道自己“跟真正学习好的还是不一样”,但也从不自卑。在高中的时候,她还遭遇过“黄谣”,那种随意编造的针对女孩的流言,她虽然纠结,但最终选择硬刚。这种力量,来自她从小获得的尊重:“从小爸爸就让我不要羡慕别人。”一次魏伊在超市想买一个零食又嫌贵,于是拿了以前常吃的那种。爸爸看了却让她做新鲜的尝试,买下昂贵的新零食。无数的类似小细节,成了她后来面对世界的底气之源——在东亚家庭里,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几乎是一种奢侈。

魏伊的嫂子也对她影响深远,嫂子一直鼓励她多见世面,坚持自我。魏伊因此总想着“出去看看”,她的目光在远方时,眼前的生活也不会逼仄,她说“挣钱的方法多得是,先想一想自己到底最想干什么吧”,她喜欢cosplay,在小圈子里过过主角瘾,她也毫不避讳自己的爱欲,但同时也坚定地拒绝将就:“不讲卫生,没有素质,我为什么非要接受呢?”

在一个强调服从的教育系统中,能看见自己的欲望,并理性地与之相处,难能可贵。在魏伊这里,“自我叙事”成了一种“抵抗”。她拒绝被凝视与被定义的逻辑,在一次次主动说“不喜欢”的过程中,她重新确证了自己的信念和期待。

飞速运转的社会总在催促我们:快一点、实用一点,稳一点。但他们,却在用自己的方式慢下来——去讲述、去感受、去倾听什么是爱情。即便在今天,爱情的期待也依然帮助年轻人走向另一种成熟。它让他们在混乱中学会勇敢,在迷茫中保有笃定。

靠近他们,也靠近我们

这些职校生的故事或许没有宏大的结局,但那一点点自我照亮的努力,本身就值得被记录。每一个被忽视的声音,都是社会重新学习“何为理解”的契机。“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的叙事不等于我们的叙事,但看见他们的过程,本身就是看见我们的过程。

比如陈楷夫,在清醒与自嘲之间,用音乐把自己“困住的生命”演出来;又如木鱼,当她第一次被人抱住、被人回应时,开始重新期待“活着”,被看见的感觉重新启动了她的生命。他们在讲述中再次善待自己,我们在倾听他们的讲述时,也给他们注入了关怀的力量。


电影《死亡诗社》剧照。

或许世界就是一所巨大的职校,身处其中的我们,要么经历困顿,要么经历空虚。我们,作为成熟的小镇做题家,也终将成为某个社会项目的“简拙之人”,在学习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暗暗期盼一种友善与耐心。正如推荐序的作者,林小英教授所言:“教育者应该对简拙的人施以鞭策,也可以寄予厚望,尽管受教育者会感到力所不及,但也不会由此对努力深恶痛绝,从而彻底放弃任何积极的作为。”教育是保护人类生命动力的事业。

归根结底,教育是一场保护人类生命动力的事业。它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帮助无数被忘在角落里的人重新学会与世界对话。我们可能也都背负着满身标签,在生活的颠簸与疲惫中,努力学习看见自己,对抗外部的定义,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讲述无奈平淡又未来可期的生命。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作者:陈明哲;编辑:走走;校对:卢茜。题图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电影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了解《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湖南某医院不雅事件的同款“战袍”,彻底火了!

仕道
2025-11-10 14:06:05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天真无牙
2025-11-10 12:10:24
台独沈伯阳再遭大陆重击,吓得瑟瑟发抖!

台独沈伯阳再遭大陆重击,吓得瑟瑟发抖!

新动察
2025-11-10 15:56:07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大国之翼
2025-11-10 08:55:56
10日最新:我总领事“砍掉肮脏脑袋”言论发酵后,日本的抗议来了

10日最新:我总领事“砍掉肮脏脑袋”言论发酵后,日本的抗议来了

消失的电波
2025-11-10 17:24:57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3:13:33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俄罗斯人在公车上写骂中国人的话,但现场没人敢吭声……

麦杰逊
2025-11-10 12:28:01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极目新闻
2025-11-10 20:46:41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180视角
2025-11-10 14:06:59
集体溃败!中国人,为啥不买BBA了

集体溃败!中国人,为啥不买BBA了

说财猫
2025-11-09 11:59:50
卖不动了,茅台价格跳水!

卖不动了,茅台价格跳水!

智识漂流
2025-11-10 20:17:33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太荒唐了!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原因流出,视频拍摄者竟然是他

平老师666
2025-11-10 12:52:30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吃瓜局
2025-11-10 21:07:17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16:30:08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00:09:28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极目新闻
2025-11-10 11:38:48
祖雄冰原配首次发声,视频拍摄和发布者曝光,他该何去何从

祖雄冰原配首次发声,视频拍摄和发布者曝光,他该何去何从

平老师666
2025-11-10 20:58:42
日本强烈抗议!东大驻大阪领事:别无选择,只能砍掉那个肮脏的头

日本强烈抗议!东大驻大阪领事:别无选择,只能砍掉那个肮脏的头

刚哥说法365
2025-11-10 22:03:15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红星新闻
2025-11-10 16:09:43
李斌突然卸任,蔚来要变天了

李斌突然卸任,蔚来要变天了

新浪财经
2025-11-10 20:11:32
2025-11-11 04:43:00
新京报书评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专业的书评,最权威的文化
12680文章数 2105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培养学霸的方法,让他在学习里面找到爽感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游戏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看!这百张中国传统纹样,让你大开眼界!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游戏喜加一 / Steam 商店页面 UI 全新上线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