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刚采访直言自己经验不足,下次参加一定提前脱水,降级参赛,在10月31日举行的UFC耳光力量大赛上,中国选手、通背拳第九代传人赵鸿刚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具争议、也最受关注的一战。
![]()
面对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对手阿曼塔耶夫,赵鸿刚在第一回合便被打破眉骨,第三回合被对手重击KO倒地,虽然比赛以失败告终,但他坚毅不退、全程未曾后退一步的表现,让观众记住了这个“被打也要站着”的中国汉子。网友纷纷称他为“刚哥”,夸赞他是真男人,硬气、有担当。
![]()
赛后,赵鸿刚在11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这次惨败时显得相当冷静,他并未找借口,而是坦诚地总结道:“经验不足。”他说自己虽然从今年4月起就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训练视频,与一些博主进行“互扇耳光”的练习,但真正进入国际赛场,强度和规则完全不同。
![]()
“这比赛没有想得这么简单,赛前我也看了视频,但没想到会伤得这么严重。”赵鸿刚说,比赛结束后他才明白,这个看似简单的项目,其实对身体素质、抗击打能力、战术节奏乃至脱水降重等都有极高要求。
![]()
这次比赛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赵鸿刚对职业竞技体系的陌生,相比那些长期接受系统训练的职业选手,他并没有专业的备赛流程,“我体重是70公斤,本来就达标,但去沙特参赛才知道,选手们都会脱水降重。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苦笑着说,正因如此,他现在也认真考虑,如果未来继续参加比赛,将会进行更科学、更专业的系统化训练,赵鸿刚还表示,未来可能会尝试降级到66公斤参赛,“这样身体状态更灵活,发挥空间会更大。”
![]()
事实上,赵鸿刚的经历正好折射出传统武术传人向现代竞技过渡的艰难,通背拳讲究的是速度与劲力的灵活运用,而耳光力量大赛拼的是硬抗、爆发力与心理承受力,这种“以硬碰硬”的对抗,不仅考验身体,也考验心态,赵鸿刚的失利,表面上是技术差距,实则是体系与理念的碰撞。
![]()
然而,他的勇气与坦然,赢得了比胜利更珍贵的东西——尊重,正如一位网友评论:“能被打倒,却不被打服,能承认差距,却不放弃继续。”赵鸿刚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武者精神不是永不失败,而是能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或许,下次登上赛场的“刚哥”,会以更强、更专业的姿态,为中国选手赢回荣耀,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