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动交流平台,近日,安居一小成功举办了四年级“推门课”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涵盖了数学与语文两个学科,四位老师通过“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的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教研成果。
![]()
数学专场:精准建模,同课异构显匠心
数学专场中,刘兵、龙福敏两位老师共同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垂线》这一内容,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却又同样高效的精彩课堂。
![]()
刘老师的课堂严谨而细致,她通过“线边重合、平移靠点、画线标符”的口诀,将操作步骤清晰拆解,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画垂线的核心要领,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龙老师则更注重启发与探究,他创设了丰富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尝试过直线上一点、直线外一点等多种情况下的画法,在自主探索中构建知识模型,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两堂课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均致力于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操作、可理解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与艺术性,为观课教师提供了“同课异构”的范本。
语文专场:品读悟情,异课同研促深思
语文专场同样亮点纷呈。郑贤华、陈四华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牛和鹅》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虽课文不同,但都聚焦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内心世界” 这一核心语文要素,展现了相同的教学聚焦点下的不同教学策略。
![]()
在《牛和鹅》的课堂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通过角色扮演和深情朗读,深入体会“我”在面对牛和鹅时从“欺”到“怕”的心理巨变,并巧妙引入“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思考。
![]()
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课堂上,赵老师则带领学生梳理故事脉络,聚焦“我”排练和演出时的窘迫、尴尬与疑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人物复杂而真实的心理活动,学习如何将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
两篇课文,两种风格,却共同指向了学生阅读理解与情感共情能力的提升。这种“异课同构”的展示,让老师们清晰地看到了同一语文要素在不同文本中的落实策略,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教学视野。
![]()
研讨提升:互学共进,砥砺前行
此次推门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更为学科内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良好机会。校领导及相关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并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次推门课活动是一次精彩的展示,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校将继续以此类活动为抓手,深耕课堂,砥砺前行,在追求高品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卢桂兰 来源:安居一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