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今年逛到了进博会的医疗器械馆,就很难不注意到美团医药健康的展台,因为它的亮黄色logo,扎在一众沉稳配色的药械企业中,实在是太醒目了。
这是美团医药健康的进博会首秀,也是互联网大厂的医疗业务第一次以展台形式亮相进博会。
过去数年里,几家互联网医疗的头部公司虽然会在进博会期间官宣一系列战略合作,但都从未单独搭建过展台。因此,美团医药健康此举被业内认为是“准备大干一场”的信号。
2024年,美团整合了此前的美团买药、消费医疗和医美三大业务,成立了美团医药健康事业部,隶属于核心本地商业。所以,这也是美团医药健康事业部成立后的第一次整体公开亮相。
从战略层面来理解,美团医药健康业务的年交易用户已经达到3亿,且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基于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美团医药健康希望在商业模式上,面向上游药企,探索更多数字化赋能的可能,而跨国药企(MNC)扎堆的进博会显然是沟通合作的最佳场景。
在本次进博会上,美团医药健康和阿斯利康、辉瑞、拜耳、吉利德科学等7家MNC达成了战略合作,覆盖的药品类目从过去O2O平台最熟悉的即时需求性强的急性用药拓展到了乙肝、慢阻肺等慢病药品,而后者一贯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这些B2C平台的舒适区。
“各有各的基本盘,中间地带就拼运营能力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对于美团医药健康来说,基于慢病药品的合作可以连接更多核心MNC,业务增量空间巨大。
或许,这头庞大到无法藏匿的巨物,真的快要浮出水面了。
从“洞察”到“履约”的数字化底盘
美团医药健康的展台位于1.1号馆的东南角,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空间。
![]()
一个空间偏向消费侧,主要展示的是美团在口腔、眼科、线上问诊以及AI产品等方面的业务亮点,比如像“小团医生”,就是美团此前从未公开过的一款AI问诊机器人,可以7×24小时回答用户与医疗健康相关的问题。
另一个空间主要面向企业端,突出的是美团在药品配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上的核心能力,这是美团医疗健康最扎实的业务底盘,也是药企最为关注的产品样态。
在药品配送能力方面,美团医疗健康用展台上的两张电子地图,勾勒出了其空地协同立体物流网络的全貌。
在第一张图中,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部五大美团自营大药房分散各处,居于正中的是美团医药健康今年在鄂州花湖机场落地的全国首个医药电商零售航空中心,再加上若干个前置仓,这套“1+5+X”的高效物流网络,能够实现35座城市的“次晨达”和318座城市的“次日达”。
在第二张图中,当微观到触达用户的末端时,美团医疗健康建立起了一张覆盖全国近3000个市县、链接25万合作药店的即时配送网络,送药上门的平均履约时间缩短至22分钟。
而在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美团医疗健康的思路是利用“HEALTH”经营增长模型等核心工具,联合上游药企和下游药店,通过三方共建模式来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精准的用户洞察和线上患教是美团医药健康这套打法的精髓。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在今年年初的流感高发期中,借助美团医药健康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罗氏制药的原研药速福达销量同比提升了8倍。
具体来说,美团医药健康基于健康指数洞察,会提前向药企发出“流感”预警,药企则可以根据数据洞察的趋势,提前给高风险地区的药店做好备货指引;与此同时,药企可以借助美团医药健康的平台,通过共建流感中心的方式,向流感高发地区用户推送健康科普;此外,在药品配送环节,美团依托其高效敏捷的"分钟级"配送网络,能够确保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药品。
“对于我们来说,美团医药健康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一个零售渠道,而是它打通了从‘洞察’到‘履约’的完整闭环。”罗氏制药中国抗感染领域负责人表示,速福达和美团医药健康的合作,本质上是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拓展的数字化防治生态,为将来应对其他急性、传染性疾病,提供了一个行业标杆式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用户洞察能力,美团医药健康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官宣了两款新品合作计划。
一是由美团自营大药房与国际品牌GNC(健安喜)合作定制随餐营养包,这项合作的源头是美团基于对平台餐饮消费数据的洞察,挖掘出了都市白领在快餐饮食场景下的健康需求。另一款新品则是杜蕾斯基于即时零售场景定制的小规格新品,将于2026年1月上线,这也是由即时零售场景下的数据反推至生产端的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一个汇集了吃穿住行购的本地生活平台,美团天然就有很多生活场景下的数据积累,如果这些数据和健康的关系能被挖掘出来,哪怕只挖了1/10,它的价值也是无法用数字评估的。”前述行业人士表示。
从“快”到“多”的战略延伸
本次进博会上,美团医药健康总共和7家MNC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是阿斯利康、拜耳、欧加隆、辉瑞、利奥制药、吉利德科学和杜蕾斯。
![]()
美团医药健康与阿斯利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从合作模式上来看,双方依然是以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主,这也是美团医药健康驾轻就熟的招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品类上,除了针对呼吸道感染、胃肠道不适、成人计生等符合即时零售特征的药品外,还有部分包括心脑血管、慢阻肺、乙肝等慢病品类。比如,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就包含了慢阻肺用药倍择瑞,和吉利德科学的合作也包括了乙肝用药韦立得。
从急性用药延伸到慢病品类的底层逻辑,是3亿用户在美团建立购药心智后的自然迁移。美团医疗健康方面表示,过去一年,平台用户的进口药月均搜索量过亿次,增速超过30%。而此次签约的MNC也多数是平台的长期合作伙伴,像吉利德科学的乙肝用药韦立得,在美团买药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0%,利奥制药的一款治疗银屑病的药品,在美团买药的复购率达到3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很难说,美团是不是提前预判到了这个趋势的发生,但它围绕这些增量业务的布局确实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相比急性药品,用户对慢病品类的价格更为敏感,在兼顾时效性与“省”的需求上,O2O+B2C双服务模式显然更为匹配。与此相对应的布局是,早在2020年,美团就申请注册了美团专业药房商标。2022年,美团自营大药房正式落地天津,就此延伸出了B2C的业务分支。
慢病药品多为处方药,在线上购买时需要有完整的诊疗流程介入。2022年6月,美团推出在线问诊业务,并在2023年3月将slogan从“买药上美团”升级为“24小时看病买药”,进一步强化了前置问诊的规范性。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如今,美团医疗健康一年的线上问诊量已经达到千万次的量级。
同样也是在2022年,美团在医药业务体系中专门设立了“药厂组”,直接和国内外知名药企建立合作关系,既做渠道,也做策略。一则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美团买药和晖致医药进行了全方位合作,美团买药对晖致产品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制定供给优化策略,再通过导流合作连锁,拉动交易增长。这套工具和方法论后来迭代成了今天美团医疗健康面向药企的核心产品——HEALTH数字化解决方案。
“美团做医疗的风格很务实,所谓务实就是完全跟着用户需求跑,用户在哪里,他们的注意力就在哪里。”一位在药企和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有过工作经历的行业人士表示。
这种“用户为先”的业务导向,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赋予了美团某种差异化的能力,帮助它打开了和MNC深度合作的新局面——今年上半年,美团医药健康首次发布即时零售数字化品牌荣誉榜。在药企的数字化引擎二十强品牌榜中,外资药企占比达到50%。
从药品的即时零售起步,抢占用户心智,再以用户复购为抓手,拓展到更多的品类,建立更为复合的商业模式,这是美团医药健康的优势路径。
它似乎完全符合“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对“完美竞争战略”的定义——竞争的本质不仅仅是争夺行业第一,而是创造出企业的独特性,让它在这一行业内无法被复制。
如果沿着这条路径,美团医药健康能走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