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容容 实习生 郑子强
深秋的湘潭,稻浪翻金,正是秸秆焚烧的高发期。环保志愿者毛建伟每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郊菜园和田间地头,在重点区域展开细致巡查。一旦发现焚烧迹象,他立即上前耐心劝阻,同时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通过环保小程序实时上报,及时通知生态环境部门处理。
毛建伟就是大家熟知的网名为“矛戈”的环保卫士。多年来,他坚持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环境监督、传播环保理念,创新性地将线下巡查与线上传播有机结合,推动解决一大批环保问题,为湘潭的蓝天碧水守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CCTV2013年度法治人物”“湖南省网络文明奖”“湘潭最具影响力十大网络人物”等多项荣誉。
![]()
毛建伟宣传环保知识。
创新方法,让环保监督更高效
毛建伟原本是一位熟食个体户,2001年因一篇关于废电池污染的文章深受触动,从此投身环保事业,并于2008年正式加入湘潭环保协会,找到了愿为之奋斗终生的方向。
“2011年,微博正盛,我觉得这是个开展环保监督的好工具。”毛建伟回忆道。当时,省里的环保组织正在推广“湘江守望者”项目,他积极报名并大胆建议:利用微博140字的篇幅,以“文字描述+配图”的形式反映排污口情况。因操作简单、反馈迅速,且图片真实直观、冲击力强,这一做法很快在全省环保志愿者中得到推广。
2011年湘江竹埠港排污事件是毛建伟环保监督生涯中的重要案例。他在巡查时发现大量红色污水直排湘江,于是随即拍照取证并发布微博。这条内容迅速引爆网络,获得50万人次浏览、数万次转发。
环保部门及时联系毛建伟核实位置,并赴现场查处违规企业。其间,毛建伟接连发布10余条微博,从问题发现、部门响应、企业整改到最终问责处罚,全程透明呈现,形成完整的环保监督闭环。网友通过他的微博,不仅见证了事件解决的全过程,更看到了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路径。
凝聚力量,让环保队伍更专业
从湘潭环保协会的一名普通志愿者到分管项目、志愿者的副理事长,毛建伟亲历了协会从几十人发展到上千人的壮大历程。他积极推动新媒体技术在志愿者工作中的应用,持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
自2017年起,协会创新推行项目制工作模式,先后开展“民间河长”“蓝天卫士”“民间林长”“民间田长”等项目。在毛建伟的推动下,协会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工作平台,为志愿者记录巡查轨迹、上报环境问题提供便捷渠道。
通过毛建伟与团队骨干的共同努力,协会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志愿者线下巡查发现问题后,通过平台及时上报,推动相关部门跟进处理,最后由志愿者核查整改结果,并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记录。这一闭环机制确保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毛建伟始终坚持“线下巡查+线上传播”的工作方法。自2011年起,他个人巡查发布观察排污口微博700余次,举报大气污染问题1093起,绝大多数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2024年的数据显示,协会志愿者累计发布巡河日志近3万篇,发现大气污染问题3000余起。特别是在湘江禁渔宣传中,志愿者们制作的21部抖音短视频获得超过120万人次观看,有效提升公众对禁渔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如今,55岁的毛建伟依然活跃在环保一线。他的微博账号不断更新湘潭的环境变化,记录这座城市向绿而行的坚实足迹。“做环保就是要:团结先知先觉的人,影响后知后觉的人,唤醒不知不觉的人。”这是毛建伟常说的话。10多年来,他从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协会骨干,始终秉持实干精神,善用新媒体赋能环保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湘潭的绿水青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