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温暖的阳光洒在成武县白浮图镇西街的田野上。一片片墨绿色的食用仙人掌整齐排列,厚实的叶片泛着油亮的光泽,显得格外精神。
种植户李怀福穿梭其间,弯腰仔细查看叶片的长势。他动作熟练地轻触那些带刺的“宝贝”,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片蓬勃生长的绿色,不仅见证了他从外出务工者成功转型为“新农人”,更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一开始我搞花卉种植,后来发现,还是这浑身是刺的植物前景好!”李怀福停下脚步,指着一望无际的仙人掌田对记者说。他口中的“植物”,正是如今让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食用仙人掌。“它容易管理,产量高,关键是不愁销路!”
放眼望去,田里的米邦塔、宝塔等品种长势喜人,肥厚的叶片层层叠叠。这些看似平凡的植物,在李怀福眼中,却是能够点“叶”成金的绿色银行。他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账:“主要销往各地的食品加工厂,厂家定期来收购,一吨能卖4000元。产量很高,亩收入5万元左右。”这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曾经的荒地焕发了生机,也让他坚定了扩大规模的决心。
然而,李怀福的销售渠道远不止于此。他还搭上电商快车,让这些产自鲁西南大地的仙人掌走向了全国各地。“我们通过电商平台自己发货,每天能接200到300单,供不应求!”言语中,李怀福透露出对市场需求的信心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线上线下的双轨并行,让他的仙人掌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谈及未来规划,李怀福眼中闪着光:“下一步,我准备再扩建20亩!”这份底气,既来自食用仙人掌“耐旱耐瘠、生长快、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也源于其“药用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的广阔前景。从最初的试水摸索到如今的自信满满,李怀福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更令人欣喜的是,李怀福的成功,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种植的这些带刺的“金疙瘩”,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发展,让大家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无限可能。
浑身是刺的仙人掌,为白浮图镇的村民铺就了一条平坦的致富路;而这耐旱耐瘠的植株,也深深扎根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沃土,孕育出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的“李怀福”正挥洒汗水,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