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陈一薇
本报讯 11月8日,2025喜马拉雅有声之夜全国有声主播百校联赛总决赛在秀湖音乐厅拉开帷幕。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传媒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的六支高校战队,历经数月激烈角逐,从全国224所高校、305支战队中脱颖而出,在专业舞台上展开声音艺术的巅峰对决。
这场汇聚全国高校声音人才的顶级赛事,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嘉兴国家高新区大视听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回溯高新区大视听产业的发展脉络,2023年5月是关键节点。彼时,总投资1亿美元的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正式落地嘉兴国家高新区。创新总部落户以来,企业业绩从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1.7亿元,今年单月业绩近2亿元,并计划三年冲刺千亿估值。其打造的“有声+”生态打破行业边界:在陶仓理想村,MR技术让虚拟歌手与现场乐队共演数字人音乐节;新塍小蓬莱VR剧场中,3D扫描复刻的老字号与声效交织,日接待峰值达千人。
喜马拉雅的入驻,迅速释放出强大的资源集聚效应。这一效应的背后,离不开高新区对营商环境的极致打磨。高新区聚焦龙头文化产业企业需求,推出一站式政务服务、定制化政策支持等举措,让企业能够专注创新发展。针对喜马拉雅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延伸需求,高新区精准开展上下游招商引资,推动七牛云、硅基智能等优质项目相继签约入驻。短短两年间,大视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向高新区汇聚。
产业集群的崛起,离不开本地文化资源与头部企业的深度联动。近年来,高新区深挖区域特色文化底蕴,将新塍小蓬莱、陶仓理想村等本土文化地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喜马拉雅等企业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与应用场景。“通过引导企业将有声技术、数字科技与本地历史文脉、民俗风情相结合,不仅让小蓬莱的老字号故事通过VR技术焕发新生,让陶仓理想村成为数字文化体验的新地标,更让高新区的大视听产业打上了鲜明的本地特色烙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嘉兴国家高新区大视听产业集群正向着更高质量迈进。正如喜马拉雅中国创新总部负责人马长久所言:“嘉兴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生态、政策支持与区位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大视听产业的无限可能,我们将继续深化在这里的布局,与产业链伙伴携手,共同书写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