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上写着‘俄罗斯族’,却连‘спасибо’都快不会说了。
![]()
![]()
2023年10月,呼伦贝尔室韦口岸,48岁的俄罗斯族大叔赵春生对着直播镜头切开直径30cm的“列巴”,30秒卖掉800份,后台弹出提示:银行卡到账50万。
镜头一关,他转头跟媳妇说:“还是微信收钱方便,卢布算不过来。
人口才一万八,能量却像装了弹簧。
伊犁、额尔古纳、恩和,地图上针尖大的村子,靠着一口东北大碴子味俄语,把蓝莓酱卖向莫斯科。
去年官方数字出来,族群两年新增两千人,净增率比全国平均高十倍——不是谁突然会生,而是以前填“汉族”的改回“俄罗斯族”。
理由直白:高考加10分,口岸做生意报税有绿色通道,谁跟政策过不去。
别急着感动。
数字博物馆里VR看“木刻楞”,点赞最多的是外地游客;本地小孩刷完抖音跟着唱《卡林卡》,下一句就接“恐龙扛狼”。
真正会砸彩蛋的,只剩乡里那群六十岁以上老太太,一年热闹一次,还被旅行社打包成“沉浸式体验”,门票98。
最魔幻的是边境互市区。
俄方卡车司机凌晨过关,只想买便宜电热毯;俄方导游却指着赵春生家小卖店说:“看,纯正斯拉夫血统。
”赵春生嘿嘿一笑,转头用东北话喊:“媳妇,给老毛子拿两瓶二锅头,要高度的。
国家层面教材把民歌收进去,挺好。
可音乐老师自己先百度发音。
课堂上孩子问:“老师,俄罗斯族到底算外国人吗?
”老师愣两秒:“算中国公民,只是长得像老外。
”孩子回家照镜子,扒拉自己黄头发,越看越像班里汉族同学,只是鼻梁高一点。
有人担心同化太快,十年后只剩一张民族证。
额尔古纳的干部倒看得开:“能赚钱,谁还管血统。
真到那天,身份证上再改回去不就得了,系统允许。
一句话总结:
当列巴遇上直播,当木刻楞变成二维码,俄罗斯族最大的本领不是守住传统,是把传统卖个好价。
只要口岸还通关,只要高考还加分,这一万八千人就能继续把“民族”做成生意,把生意过成日子。
网友跟帖:
“去恩和住过民宿,老板娘早上给我列巴+豆浆,中西合璧,香。
问她算哪国人,她说‘中国人,不过护照能办十年俄签’,秒懂。
“别矫情了,能挣钱比啥都强,我汉族还想改俄罗斯族呢,可惜长相不允许。
“十月革命跑来的祖辈要是看到今天靠抖音卖货,估计得再革命一次,哈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