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创名城与马拉松的双向奔赴

0
分享至

(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11月9日早上7点半,2025合肥马拉松在风景如画的骆岗公园鸣枪开跑,2.5万名跑者从“梦想大草坪”尽情释放激情与活力。这场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安徽省体育局、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长三角城市副中心,合肥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气质和日益增长的城市魅力,与“马拉松”加速双向奔赴。

实力

——合肥凭什么吸引马拉松

“值得一提的是,外地选手占比达49.36%,彰显了‘合马’日益增强的区域影响力。”赛前11月4日的新闻通气会介绍,本届赛事参赛规模达2.5万人,其中马拉松项目1万人,半程马拉松项目1.5万人。赛事报名踊跃,最终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参赛资格,马拉松项目中签率29.79%,半程马拉松项目中签率20.07%。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为了纪念古希腊士兵斐迪庇第斯,专门设置了从马拉松跑到雅典的长跑比赛。1910年11月17日,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1957年11月24日,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在南京市举行。

2014年,合肥首次举办马拉松。“对于这些‘跑友’来说,能在本地参加马拉松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期盼。”合肥市体育局原负责人介绍,彼时的安徽包括合肥已经有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因为没有本土的比赛,他们往往会去别的城市参赛。

十年磨一剑,合肥的马拉松赛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步前行。今天的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重要科研教育基地,已经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从经济实力看,合肥从2012年4168亿元、居全国第32位的地区生产总值,于2020年首破万亿元大关,快速挺进“万亿城市俱乐部”。2024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13507.7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居万亿城市首位。

从人口规模看,根据住建部公布的2022年最新大城市名单,合肥被列为特大城市。到2024年末,合肥全市常住人口1000.2万人,较上年增加14.9万人。

合肥经济和人口快速“长大”的同时,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赛事提供了骆岗公园等高品质赛道,坚实的城市综合保障能力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有序运行,深厚的科技创新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更与马拉松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因素。合肥在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大力推动民生发展。连续多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赛事举办和体育发展。

政策支持,为马拉松赛事提供了坚实的后盾。2020年,合肥获批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市。

保障

——合肥如何为马拉松护航

举办一场数万人参与的马拉松赛事,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马拉松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合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好马拉松赛事,要求合肥在医疗保障、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达到更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此,合肥市早些时候便制定实施合肥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积极打造高水平赛事体系、传统节日赛事体系、水陆空立体化赛事活动体系、青少年阳光体育赛事体系,打造合肥市品牌赛事。积极完善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不断提高该赛事的办赛水平和影响力。积极申请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提升组织大型赛事能力。打造包括合肥国际马拉松在内的2—3项世界品牌体育赛事。积累大型体育赛事承办经验。

志愿服务是大型赛事成功的关键环节。合肥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建立起完善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体系,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与选拔、奖励体系等,为马拉松赛事储备了志愿服务人才和工作机制。尤其是来自60多所高校的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这些年轻面孔,成了合肥马拉松赛事服务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城市在“奔跑”。

场馆建设也是赛事筹备的重要一环。合肥市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大公共体育项目建设。同时,统筹挖掘高校和县区资源,通过升级改造、合作建设等方式,逐步提升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水平。

在创新办赛模式上,合肥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办赛模式。实践中,这一模式已多次得到了验证。

为保障“2025合肥马拉松”顺利进行,合肥市多部门联动推出贴心服务和全方位保障。赛事期间,临时交通管制、公交免费摆渡专线、轨道交通提前运营并压缩行车间隔时间、升级打造“合小青”志愿服务品牌等一系列“组合拳”,努力确保赛事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开赛当日,共有1800名公安人员、2300名保安力量,1450名街道工作人员,近400名环卫保障人员、445名医疗观察员、201名省医疗专家团队协同作战,为赛事提供坚实支撑。

赋能

——马拉松为合肥带来了什么

马拉松运动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展现合肥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凝聚市民精神的重要平台。

“2025合肥马拉松的举办,不仅是全市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更是展示合肥乃至安徽奋发有为精神风貌,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综合效益提升的重要契机。”合肥市体育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是立竿见影的。据业内人士估算,在2024合肥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六站)期间,合肥骆岗园区商户营业额同比增长40%,部分餐饮门店翻台率超出平日3倍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和观众,为合肥的酒店、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但马拉松的经济效益远非于此。“马拉松早已不是单一的体育赛事,而是一场全民消费狂欢。”正如一位关注合肥赛事的业内专业人士所言,马拉松赛事的产业链条覆盖了赛事运营、物资供应、品牌赞助、旅游服务、食宿消费、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在合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生态。

更为深远的是,马拉松赛事成为了合肥城市形象传播的放大器。通过全网和全媒体矩阵直播或转播,以及参与者的社交分享,合肥的城市风貌、历史底蕴与发展现状得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展示。这种宣传效果,是传统的城市推广难以比拟的。

马拉松也推动了全民健身理念在合肥的普及。看到跑友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越来越多的市民被感染,加入到跑步运动的行列。这种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对提升市民健康水平、降低公共卫生支出有着积极意义。

文化认同上,合肥市通过马拉松赛事,将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如完赛奖牌上的特色设计、赛道沿线的文化展示,都让跑者在参与赛事的同时,感受到合肥独特的城市魅力。这种文化认同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合肥乃至安徽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成长

——马拉松与合肥的共生之道

合肥与马拉松的关系,绝非简单的“举办”与“被举办”,而是一种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

一方面,合肥为马拉松赛事提供了独特的创新文化背景。作为创新之都,合肥的城市气质与马拉松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天然契合。

“从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建设,到这座城市在高质量‘长跑’中的执着与坚持,与马拉松的挑战自我精神相吻合。”安徽大学商学院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李东和教授说。

正如不少往届的跑者表示,在合肥的赛道上,不仅能感受到体育的激情,还能体验到这座科技名城的创新脉搏。

另一方面,马拉松也为合肥提供了一场城市治理能力的实战演练。从交通管制到医疗保障,从志愿者组织到市民动员,每一个环节都在检验着合肥的城市管理水平。

马拉松赛事不仅带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更推动了群众体育的普及。这种体育人口的提升,直接改善了市民健康水平,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

马拉松赛事还促进了合肥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大量外地跑者的加入及其带来的大批人员流动,加深了城市间的相互了解,也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

更重要的是,马拉松赛事成为合肥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通过赛事,合肥可以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展现其科技创新成果,塑造古今交融、创新与传承并存的城市形象。

今年7月,《合肥市体育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提出要加快推动体育、文旅、商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到2027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6%,人均体育消费达3500元、年均增长10%,培育5个以上品牌赛事,每年举办30场以上大型体育赛事;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8%,人均体育消费达4500元,培育10个以上品牌赛事,每年举办40场以上大型体育赛事,建设长三角体育消费中心城市。

从科技创新到马拉松赛道,马拉松带来的能量正在持续产生化学反应——合肥一如马拉松般的“坚持”和“奔跑”,加速推动科创名城奋力往前赶!

(本报记者 许根宏 刘静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阿讯说天下
2025-11-13 12:35:10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吕学鹏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吕学鹏被查

极目新闻
2025-11-12 08:46:59
曹丕突发疾病,而后仰天长叹而亡,曹叡:父亲他一年吃了23斤石胆

曹丕突发疾病,而后仰天长叹而亡,曹叡:父亲他一年吃了23斤石胆

掠影后有感
2025-11-13 11:25:16
荒野求生女选手藏盐源遭网暴!网友骂她“自私冷血”

荒野求生女选手藏盐源遭网暴!网友骂她“自私冷血”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10:55
泪目,C罗重磅官宣41岁告别世界杯,1.83亿年薪也难弥补毕生遗憾

泪目,C罗重磅官宣41岁告别世界杯,1.83亿年薪也难弥补毕生遗憾

削桐作琴
2025-11-12 18:25:46
CCTV5直播!王楚钦险爆冷!今天诞生2金!樊振东坐等王楚钦!孙颖莎|陈梦冲4强!

CCTV5直播!王楚钦险爆冷!今天诞生2金!樊振东坐等王楚钦!孙颖莎|陈梦冲4强!

好乒乓
2025-11-13 12:16:10
全场不得100分?约基奇首节25分创NBA中锋首节最高得分纪录

全场不得100分?约基奇首节25分创NBA中锋首节最高得分纪录

懂球帝
2025-11-13 12:37:22
你见过哪些相亲奇葩事?网友:相亲8个人点两个菜的,另6个人是谁

你见过哪些相亲奇葩事?网友:相亲8个人点两个菜的,另6个人是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8 00:15:03
眼里彻底没光了?杨瀚森三次定妆照变化真是越来越大!

眼里彻底没光了?杨瀚森三次定妆照变化真是越来越大!

田先生篮球
2025-11-12 22:02:06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6个月,身体会有7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6个月,身体会有7大变化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13 16:14:11
中国游客又给日本人添堵了么?

中国游客又给日本人添堵了么?

蒋丰看日本
2025-11-12 16:30:51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涛哥美食汇
2025-11-10 09:22:09
亚历山大:库里的伟大不在于只进一个三分,我也不想只夺一冠

亚历山大:库里的伟大不在于只进一个三分,我也不想只夺一冠

懂球帝
2025-11-13 10:39:07
天津发生一起冲突事件!

天津发生一起冲突事件!

天津族
2025-11-13 07:33:04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李子橱
2025-11-12 07:32:54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有无退休金的差别太大了!我父母70岁还要打工,公婆50岁就躺平了

有无退休金的差别太大了!我父母70岁还要打工,公婆50岁就躺平了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5-11-12 18:55:03
国务委员谌贻琴与行政长官岑浩辉会面

国务委员谌贻琴与行政长官岑浩辉会面

新浪财经
2025-11-13 17:25:39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历史人文2
2025-11-13 19:00:03
荷兰称将派团赴华商讨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已表态:望荷方展现真诚合作意愿,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荷兰称将派团赴华商讨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已表态:望荷方展现真诚合作意愿,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界面新闻
2025-11-13 19:43:52
2025-11-13 20:15: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75386文章数 44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旅游要闻

学生免票,家长半价!乐山大佛景区推出秋假专属优惠

军事要闻

美国在委内瑞拉海岸动用无人机和F-35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