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宋有一个很奇特政治现象,虽然在政治上极为清明,无权臣,无内宦,无藩镇,但有宋三百余年,有半数曾由皇太后(妃)垂帘听政,后妃干政频率堪称历朝之最。即便如此却没有外戚专权,而宋代士大夫对后妃干政多持认可态度,多数垂帘者后世评价都不低,《宋史》更是盛赞:“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
在九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当中,临朝听政时间都不长,听政时间较长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仁宗朝的刘娥,摄政长达11年,一个则哲宗朝的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摄政9年,但这两名皇太后,在宋朝垂帘听政者中留下了两极化的口碑:刘娥被认为口碑最坏,而高滔滔的口碑最好,高滔滔被誉为“女中尧舜”。但从后世结果来看,刘娥远胜高滔滔,而正史评价不一,这是因为高滔滔更符合儒家设定的听政标准,而刘娥则不是。
![]()
高滔滔是私德无亏的传统贤后,却是加速北宋衰亡的政治推手。
高滔滔堪称史上口碑最佳的垂帘后妃。可高滔滔的 “贤德” 背后,却藏着北宋亡国的隐忧,高滔滔的人生起点,是刘娥奋斗一生都未触及的高度。高滔滔出身名门望族,曾祖父和祖父高继勋都是北宋名将,母系更显赫,母亲是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姨妈正是宋仁宗皇后曹氏。
自小在宫中长大的高滔滔,与宋仁宗、曹皇后的养子赵曙青梅竹马。宋仁宗后来亲自为二人主持婚礼,时人评价为: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 的美谈。嘉祐八年。31赵曙继位为宋英宗,与宋英宗同岁的高滔滔被立为皇后,先后为其诞下四子四女,包揽了宋英宗所有子女。
![]()
宋英宗正史无晋封嫔妃记载,很大程度是因为高滔滔不许,可见她在夫妻关系中的强势。宋英宗在位不足 4 年便病逝,治平四年,19岁赵顼继位为宋神宗,36 岁的高皇后就此成为高太后。
宋神宗继位后,开始推行王安石推行变法。此举却引发朝局撕裂,形成新旧两党,以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滔滔、皇后向氏为核心的后宫心向旧党,不断向宋神宗施压反对变法。元丰八年,38 岁的宋神宗忧郁而逝,54 岁的高滔滔迎来人生转折点,正式踏入政治舞台。
![]()
这一年是中国北宋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年份。宋神宗赵顼驾崩,年仅九岁的哲宗赵煦即位,高滔滔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开始垂帘听政,为此重用保守派领袖司马光重新出任宰执,主导废除王安石新政的“元祐更化”。
最初变法派宰相蔡确担忧高滔滔掌权后废除新法,联合邢恕密谋拥立宋神宗弟弟雍王赵颢或曹王赵頵。最终,在王珪提议与高滔滔支持下,赵煦得以继位为宋哲宗,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开启垂帘听政,时长长达 9 年。
![]()
与早有政治经验的刘娥不同,高滔滔摄政前毫无参政经历,唯一的政治立场便是反对新法,开始重新启用英宗时期的老臣,恢复祖宗旧制。吕公著、文彦博等保守派陆续主政。
保守派的司马光主政后,不到一年,方田均税、市易、保甲、青苗、免役等新法尽被废除,可司马光主政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四年后吕公著也去世,这个时候,保守派内部随即分裂为蜀、洛、朔三党,就此陷入无休止的 党争。而以高滔滔能力根本无力干预,只能任由党争吞噬朝局 —— 她所谓的的私德,崇尚节俭、约束外戚在治国层面毫无作用,反而因缺乏政治智慧,沦为保守派打击异己的工具。
![]()
因“车盖亭诗案” ,保守派影射此诗是变法派领袖蔡确讥讽高滔滔为武则天,高滔滔不顾范纯仁 “不兴文字狱” 的劝谏,将蔡确贬死贬所,对变法派进行斩草除根式清算。这起案件远超 “乌台诗案” 的恶劣影响,开启了北宋 “党争必赶尽杀绝” 的恶性循环,为日后朝局动荡埋下祸根。
高滔滔摄政 9 年,宋哲宗从9岁小孩长成 19 岁青年,却始终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朝堂上,大臣奏事时面对高滔滔、背对宋哲宗;高滔滔决策时从不征询他的意见,宋哲宗一再隐忍,但他今天忍的越久,他日报复起来就越狠,宋哲宗主政后之所以实施变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高滔滔的报复。等到高滔滔意识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
![]()
元祐八年,61岁的高滔滔病薨逝前,已预见宋哲宗亲政后政策的逆反,特意叮嘱吕大防、范纯仁 “皇帝不会重用你们,应主动退避”。后来果应此言,宋哲宗亲政后重用变法派,将保守派贬至岭南,变法派斥责高滔滔 “老奸擅国”,章惇、蔡卞甚至拟诏追废其封号,但在宋哲宗母亲向太后苦苦哀求之下作罢,但司马光等已故老臣仍被追贬、剥夺恩封。
自此,北宋朝局陷入 “新旧党争反复轮回” 的死局 ,掌权者不再关注富国强民,只专注于打击对手。而高滔滔摄政期间埋下的恶果,党同伐异的政治迫害,让党争成为朝堂主旋律,加速了北宋的覆灭。
![]()
元祐八年九月三日,62岁的高滔滔薨逝,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
讽刺的是,高滔滔的口碑在北宋灭亡后反而彻底逆转。南宋政局由保守派掌控,宋高宗开始刻意美化高滔滔与保守派,元代修《宋史》进一步固化了高滔滔 “女中尧舜” 的形象,称其摄政时期 “朝廷清明,华夏绥定”。
高滔滔能获此美名,并非因治国能力出众,而是她契合了男权社会对 “贤后” 的期待 —— 不挑战传统秩序,全力维护祖宗成法。 凡是支持新法的,都被打成奸臣;凡是反对新法的,都被塑造成忠臣。而反对新法的总舵主高滔滔,则是历代贤德女主第一人,保守派掌握历史书写权后,更是将她塑造成 “理想女主” 的象征,用她的 “私德” 掩盖其治国失误,让 “女中尧舜” 的谎言代代流传。
![]()
坦率地说,高滔滔本人廉洁,对家人要求很严,为自己家族修建宅院,用的都是自个积蓄,不用公家一分钱,对于侄子想借她影响力要更高待遇的想法,高滔滔也予以拒绝。
但高滔滔能力太差,将北宋富强的最后一丝机会掐断,在高滔滔之死也才34年,北宋就灭亡了,高滔滔她或许从未想过祸国,但缺乏政治远见与决断力的她,终究成为了北宋亡国伏笔的埋下者 —— 这才是被 “女中尧舜” 光环掩盖的历史真相。可以确定,不是高滔滔利用了保守派,而是保守派利用了她,利用她被建构起来的地位和口碑。
![]()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