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教育部“双名计划”四川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暨四川省第五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启动仪式在科技之城绵阳成功举行。活动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以“名师聚力启新程 薪火相传竞芳华”为主题,既全面复盘过往建设成效,又精准部署新周期任务,为全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按下“加速键”。活动以“成果展示—经验分享—专家引领—实践赋能”为主线,统筹推进“深研讨、强示范、广辐射、重实效、共提升”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构建基础教育引领型教师培育新生态。
启动仪式:新使命扛在肩,新征程再出发
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何庆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绵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古奇致辞,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海外与港澳台教育研究室主任万恒作专家指导。启动仪式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雷云主持。教育部、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成员代表及一线教师共计2.1万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活动。
何庆在讲话中系统梳理了我省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的亮眼成绩单。他指出,我省已构建起涵盖189个基础教育国家和省级“双名”工作室、接收近万名市县级成员学员的“雁阵”发展体系,在育人成果、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对新一批“双名”工作室建设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要规范管理,健全运行机制,确保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二要成果导向,围绕“六个一”目标,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三要强化保障,各地要完善协同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提炼创新模式,为工作室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他号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锐意进取、并肩前行,为四川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启动仪式中,与会领导嘉宾分批次为第五批“揭榜挂帅”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高中网链教学联盟”名校长工作室等共计48个新一批省级工作室领衔人授牌。这一块块牌匾,象征着荣誉,更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与时代重托。随后,新一批名师名校长领衔人代表——西昌市红星幼儿园胡莉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雷春、四川省绵阳中学苟文彬先后发言,字字铿锵表达了“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做好示范引领”的坚定决心。
名家论道:传经送宝启智慧,经验分享促成长
成果展示与专家引领环节由省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崔勇主持。12位教育部“双名计划”四川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吴明平、何云竹、高翔、李婷梅、黄祥勇、何涛、刘远明、王仕斌、胡晓洁、廖大琴、尹建国、毛道生依次登台,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在教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与标志性成果,一个个鲜活案例、一组组扎实数据,为新建工作室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万恒主任以《深研•共享•共创——与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一起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她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行业视野,深刻解读了新时代名师名校长的职责使命与成长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理论滋养和实践启发,让大家对“如何当好引领者、做好教育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
实地研学:沉浸式取经,精准化提升
理论学习之后,一场“接地气”的实地研修紧接着展开。与会代表分学段、分批次走进四川省绵阳中学、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沉浸式观摩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和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情况。大家一边看、一边记、一边议,还认真聆听了各学校负责人围绕“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经验、教师共同体成长路径、教育初心践行探索”等主题的专题报告,在交流互动中汲取智慧、启发思路。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迈入新阶段。它既是对过往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面向“十五五”新征程的一次动员部署,必将进一步激活全省名优教师校长的引领辐射作用,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四川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