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最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谈僵着不说,双方对抗还在升级,美西方又插一手。
关键是,这几天接连出了三件大事,每一件都在影响冲突的走向。
先说第一件,俄罗斯刚下水了一艘特厉害的核潜艇,叫“哈巴罗夫斯克”号。
这事是11月2日《防务博客》报的,地点在北德文斯克塞夫马什造船厂,那是俄罗斯重要的海军建造基地。
![]()
这艘潜艇是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搞的,这个设计局本来就是俄罗斯核潜艇的主要研发单位,专业性没话说。
俄国防部还发了视频,能看到潜艇离开装配码头的样子。
俄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说,这潜艇是用来保障任务执行、维护海上边界安全的,还装了现代化的水下武器系统,连多用途机器人作战平台都有。
最关键的是,它是首艘专门为了装“波塞冬”潜航器造的。
![]()
“波塞冬”这东西可不含糊,核动力加核武装,能在海底远程打击,还被叫做“末日武器”,现有的导弹防御体系根本拦不住。
俄官方把它当战略威慑的核心,但西方分析人士不买账,总质疑它的战备和实战能力。
这也能理解,毕竟这玩意儿从2015年俄国家电视台第一次曝光后,五角大楼就盯着,但到底能不能真用上,谁也没底。
本来想觉得俄这步棋是想靠核威慑压一压美西方,让他们少给乌克兰支持。
![]()
但后来发现,特朗普直接跳出来说要重启核试验,上一次美国搞核试验还是33年前。
这一下就炸锅了,本来俄乌局势就够紧张,这么一来,等于又添了把火。
俄罗斯最近在核领域动作挺多的,之前试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又完成了“波塞冬”的关键测试,现在再加个新核潜艇,美西方肯定有压力,但特朗普这回应,怕是只会让局势更僵。
这边俄刚亮出“大杀器”,那边俄本土就遭了袭击,4日凌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斯捷尔利塔马克市的一个石化厂,被两架无人机炸了。
![]()
水处理车间塌了一部分,万幸没人受伤,这个共和国的行政长官哈比罗夫在社交平台上说,俄军和园区安保人员一起把来袭的无人机打下来了,但石化厂还是受损了。
乌军这次能打到1300公里外的地方,确实让不少人意外。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离俄乌边境足足1300公里,乌军无人机能飞这么远还成功袭击,说明他们的无人机作战半径和突防能力真的提升了。
而且不止这一个地方,同一时间,乌克兰还发射了近百架无人机打俄本土其他地方,克里米亚、乌东地区都没躲过。
![]()
俄国防部说击落了85架,但下诺夫哥罗德州的卢克石油炼油厂还是被hit了,那可是俄罗斯五大炼油厂之一,旁边的西布尔-克斯托沃石化厂也遭了袭,损失还没算清楚。
这事儿也暴露了俄军的一个短板,就是对小型无人机的防御不行。
俄军现有的防空系统,大多是针对战机、导弹设计的,面对低空、慢速的小型无人机,拦截效率就下来了。
而且现在能源设施成了俄乌冲突的焦点,11月都入冬了,能源需求本来就大,要是俄本土能源设施老遭袭,不光影响战争潜力,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受影响。
![]()
乌克兰这边动手后,俄罗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4日当天,俄就发射了130架无人机和7枚导弹打乌多地,乌军说击落了92架。
很显然,这是“以牙还牙”,接下来俄大概率会加大对乌本土目标的打击,但乌克兰现在自身也不好过,能源危机已经很严峻了。
10月底的时候,泽连斯基就说乌克兰过冬得额外进口4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
11月4日,欧盟说要研究方案给乌紧急能源援助,但欧盟自己都顾不过来。
![]()
他们跟俄罗斯能源“脱钩”后,只能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法德这些国家没少骂美国“趁火打劫”。
如此看来,欧盟能不能真帮乌克兰渡过冬天,还是个未知数,这边俄乌互相打击能源设施,另一边30多个国家在西班牙偷偷开了会。
11月4日,法国、英国还有其他盟国的代表,在马德里搞了个闭门会议,没邀美国。
会议主要说两件事,一是给乌克兰紧急的财政和防务支持,二是给乌搞长期安全保障的法律和外交框架。
![]()
因为会议内容敏感,组织者搞了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要求代表把手机放指定房间,不少媒体都叫它“秘密会议”。
没邀美国这一点,就能看出美欧在俄乌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了。
欧洲现在想自己主导对乌支持,不想再看美国的脸色,毕竟特朗普的态度太反复了。
11月2日,CNN还说五角大楼同意给乌“战斧”巡航导弹,最终决定权在特朗普,结果同一天,特朗普就说没真正考虑过这事,还说“有时得让俄乌打一架”。
搞不清他到底想不想给,之前就因为“战斧”的事反复过,还说美军不会教乌克兰人操作。
俄联邦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3日就说,“战斧”的事还没定,美国可能想把它当最后对俄施压的手段。
而且之前俄乌谈判,欧洲都没参与,美国倒是跟乌签了“矿产协议”赚了钱。
欧洲肯定着急,怕自己被排除在外,所以这次才主动组织会议,想加大对俄乌局势的介入。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对乌支持越来越弱,之前还跟泽连斯基吵过,甚至说俄乌和谈乌克兰要付出代价,乌克兰也只能更亲近欧洲,但这么一来,俄乌局势只会更复杂。
欧洲加大援乌,等于帮乌克兰续力,冲突可能会拖更久。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这么久了,每多一天,两边老百姓承受的苦难就多一分,毫无疑问,只有尽快停火,回到谈判桌前,才能结束这种动荡。
![]()
现在回头看这三件事,俄罗斯靠核潜艇强化战略威慑,却引来美国重启核试验的风险;乌克兰袭击俄能源设施想削弱俄战力,却也让自己面临更严重的报复;欧洲想自主援乌摆脱美国,却可能让冲突延长。
每件事都像一个环,套在一起,让局势越来越难解开,其实不管是核威慑还是能源战,最终受影响的都是普通民众。
俄罗斯老百姓要担心本土遭无人机袭击,乌克兰老百姓要担心冬天没天然气用,并非明智之举的是,各方还在不断加码,而不是想办法和平解决。
希望接下来能有转机,让战火早点熄灭,让两边的人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