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吉慶堂,我一直与谭总讲,收藏就是一条不归路,玩高古玉则更甚。
不归路是什么路?是回不来的路,是不能回头的路,是穷途,是末路。
你看啊,做收藏的人,一般都比较单纯,比较执拗,认死理、不转弯。
他们羞于谈钱,追求的是精神享受与内心充盈,没有商贩思维,更鲜少商人的圆通与机敏,呆呆的,傻傻的样子。
他们就知道买,买,买,不断地买。
哪怕是变卖豪宅,典当老婆的首饰,倾家荡产他都要把心仪的宝贝买回来。
张伯驹老先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倾力购藏的《游春图》、《平复帖》、《上阳台帖》等稀世珍宝,晚年无偿捐献给国家,当得起永垂不朽的历史评价。
玩古收藏是上瘾的,不买东西,浑身不得劲儿。马未都先生讲过,玩古之人不买古董了,一是没钱了,二是要死了。
玩古收藏的人,就是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憨汉痴儿。
![]()
为什么我说玩高古玉更是不归路呢?
你看啊,我夸大一点,全国收藏人算一亿,玩玉的算一千万,玩中古、明清的占比九百万,玩高古玉的算一百万人。
玩高古和田玉的高档人群占去八十万,玩高古地方玉的人摊到每个省和直辖市只有不到六千人,其中国宝帮占去五千人,真正玩高古地方玉的每省大约八百人。
有的高古玉质地不佳,看相不美,大多数人欣赏不来,曲高和寡,难以流通。
高古玉的内核是讲究民族文化底蕴与古典艺术的神秘之美,玉材质地居其次。
但俗世洪流,文化往往是最不值钱。
你认为品味高,却少人问津;就算有人慧眼识珠,却无善价,只有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不就是一条不归路?
当然,是一条不归路没关系,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玩高古玉时与远古文明产生思想共鸣而得到精神升华的美妙,不足与外人道,但玩的人就要端坐紫金台八风吹不动,要立定脚跟,不要被繁花乱了心。
人只要乱了心,就会焦虑,失了本真。
![]()
我也经常与谭总讲,不归路我也愿意。
我玩高古地方玉,就当抽烟喝酒消费了。 没人认可又如何?没有善价又若何?
张伯驹老先生有:“贵贱不卖”!“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等等真言壮语与无畏之神采,难道吾辈连花一点小钱、玩点“每天看看它,精神就会好一些”的心仪之物的境界都没有吗?
收藏自己喜欢的,行情好坏有关系吗?
古玩是个物品,和柴米油盐一样,但它与柴米油盐又不一样。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不能以市侩的眼光与农民的狭隘思想看待它,那是最不入流的误会。
玩古为了赚钱,这没毛病,我不反对。
跟着市场风向走,跟着客户喜好来,低进高出,买卖高兴,这是生意不是收藏。
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兴趣会逐步减少。有很多人,一辈子的兴趣就是喜欢钱。
金钱,我喜欢,古玉,我也喜欢,对于这二项,我从不讳言。现在的我,对喝酒唱歌吹牛等社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但如果是说到赚钱事,我还是有很大兴头的。
除此以外,唯二能提起我兴头的是去各地古玩市场转悠,就算感受气氛都解渴。
![]()
![]()
钱能通神,千钧之力不如一文之功。
淘到漂亮的明清玉器,我都是赚钱就放手,藉此以藏养藏; 淘到喜欢的高古玉器,我是不会便宜卖的。 碰上对脾气的,可以平推或者不谈买卖,送又何妨!
一件好的古玉,就是我们的灵魂伴侣。
一件与我们真正有缘的高古玉,是它历经千万年的地质演变,又经过数千年的斗转星移,承载着无数个故事,无尽地沧桑来到我们手中,默然凝视,相对交融。
这种跨越时空的缘份与情感上的懂得,对我们的心灵与精神是最深厚的滋养与慰藉,它能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产生巨大的共鸣,万载不息。
古玉无言,最是倾心。它承载远古的神巫信仰、礼制威严、先民的世界观以及文人士大夫们对道德品格的追求。它不再是一件冰冷简单而孤寂的器物,它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有品性有希望的生命体,它是穿越时空的知己,它是我们灵魂的伙伴。
玩古收藏,我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特别是高古玉的玩藏,最多不归而已嘛!
你可以说我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没关系啊,你开心就好。对于我来讲, 不归路的另层释义,是长生路、永生路。
所以说,收藏对于我来说,是一条“不归路”。这一条不归路,是我选择的、喜爱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修炼之路、升华之路、长生之路,通天彻地,横无际涯。
古玉收藏,是我人生的一条康庄大道。
我的希望,是我们大家活得都有价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