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邓亮 报道组 周毅辉 通讯员 黄玮 郑思懿) 近日,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了“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名单,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衢州高新区)位列第14位,跻身最具竞争力的第一方阵。
本次评选是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依据行业标准《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HG/T6312-2024),经过严谨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估与对标研究后形成的权威成果。其中,包含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38项三级指标,并从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安全、环保、创新、两化融合、区域带动作用等方面全面衡量了化工园区的发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衢州高新区聚焦氟硅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电子化学材料三大赛道,集聚了巨化集团、华友钴业、中巨芯、韩国晓星等110余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00亿元,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氟硅联动产业链国内独有、品种结构最为齐全,氟制冷剂、钴系正极材料、电子级氢氟酸产能均居全球首位,其中巨化第三代氟制冷剂及其主流品种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
衢州高新区还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截至2024年底,拥有规上企业9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5家,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同时,衢州高新区持续迭代“链主+专精特新伙伴”机制,目前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2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此外,衢州高新区全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9家,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中试平台和巨化氟氯高性能合成树脂及特种单体制备与应用中试平台双双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十四五”以来,衢州高新区在数字赋能方面卓有成效,投资1.2亿元建成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接入企业495家、车辆4.3万辆、人员5万名,实现封闭管理、实时预警与应急联动一键响应。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为“较低”,其突发水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入选全国“一园一策一图”试点,环保数据与部省市三级平台实时共享,工业污水纳管率100%,是全国21家同时入选“智慧化工园区名录”和“绿色化工园区名录”的园区之一。
衢州高新区还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竞争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9.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2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40公里公共管廊串联百余家企业,氯化氢、氢气、蒸汽等副产物闭路循环,上下游原料互供比例提升至94%,被誉为“循环化改造全国样板”。“十四五”以来,园区新增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38家市级绿色工厂,5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15家企业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
衢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继续以氟硅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电子化学材料为主赛道,以创新深化、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为主引擎,持续放大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优势,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