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还能存取款,今天银行网点怎么就消失了?
一排排业务窗口变成记忆中的风景,银行网点的卷闸门落下,再也未曾升起。
经过我家楼下那家商业银行网点时,我意外发现它的卷闸门紧闭,上面贴着“业务已迁移至中山路支行”的通知。这家开了十多年的网点,如今只剩空荡的厅堂和灰尘。
我心里一颤,想起上周还在那里帮父母办理转账。翻开最新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4日,今年已有8592家银行网点获批退出,这个数字相比去年的2677家激增近200%。
仅四季度初,就有601家银行网点关门,比去年同期多出511家。银行业这场无声的“瘦身革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金融生活。
![]()
网点瘦身:现实比预期更残酷
当我仔细研究银行网点关闭的数据时,发现实际情况比表面看起来更为严峻。超过8500家网点在今年已经终止营业,而新设立的网点仅有6815家,净减少1698家。
这种网点的“退场潮”不仅仅体现在总量上,更揭示了银行业深层的结构性变化。
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这波关停潮的重灾区。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农村金融机构就减少了222家,其中村镇银行减少了98家。
![]()
这些数字背后,是许多县域和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逐渐撤离。
国有大行也未能幸免。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以206家的退出量居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关闭了170家和122家网点。
我曾经探访过一家刚刚关闭的工商银行上海大统支行,它正是因为业务量持续下滑而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分支机构的关停速度同样惊人。截至7月21日,今年已有3110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终止营业,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总量。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银行业正在经历的剧烈转型阵痛。
![]()
![]()
背后原因:数字金融浪潮来袭
我注意到银行业离柜交易额的爆炸式增长,是网点关闭潮最直接的推手。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总额高达2626.80万亿元,同比增长11.13%。
手机银行交易总额达365.51万亿元,服务着31.95亿个人客户。当大多数业务都能在指尖完成,跑网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净息差持续收窄,使得那些业务量小、运营成本高的网点成为了银行的负担。
我曾与一位银行经理聊过,他无奈地表示:“一个网点每年租金、人力、运维成本动辄数百万,而办理业务的客户却日益稀少。”
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状况更为严峻。从341家村镇银行披露的2024年财务数据来看,231家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占比高达68%,还有70家出现亏损。
对于这些机构来说,维持网点运营已成难以承受之重。
客户习惯的改变同样不可忽视。我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来网点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客户几乎不到店。
我们更多是在教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他们总觉得在网点办理更安心。”
![]()
银行人的抉择:转型或退出
面对网点的纷纷关闭,银行员工的职业前景也站在了十字路口。2025年,四大行春季校招总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超过40%。
工商银行从去年的8000余人缩减至约4500人,建设银行更是从3600人锐减至2300人。
然而,在整体招聘规模收缩的同时,科技类岗位却逆势上扬。农业银行在2024年总行招聘中,科技机构占比高达65%,其研发中心和数据中心合计招录了491人。
工商银行推出了200多个“科技菁英”岗位,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大数据研究。
我的一位在银行工作十年的朋友,最近从柜员转岗成为了数字化运营专员。他告诉我:“现在银行最缺的是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单纯会编程已经不够,还要了解大模型、人工智能在金融场景的应用。”
银行业对高端科技人才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成都银行甚至为AI方向的管理岗位开出了7080万元的年薪。
石嘴山银行总行金融大数据实验室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岗”,则要求应聘者熟悉机器学习算法,并能使用Python、SQL等工具进行数据建模。
同时,银行也在积极进行内部人员转岗培训。一位从事银行科技培训的人士透露:“针对新员工,重点是讲解行内自主开发的平台,同时还会涉及AI、大数据分析等通用技术课程,这也是最近两年新加入的内容。”
![]()
从“规模比拼”到“价值创造”
在网点大规模关闭的同时,银行业也在重新思考线下渠道的价值与定位。网点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变形记”。
特色化、功能化已成为新设网点的主题,在关闭8592家网点的同时,今年也有6859个新网点增设。
银行网点布局正从“跑马圈地”转向“精准落子”。工商银行在去年向县域乡镇地区投入了104家网点,新增覆盖11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7.4%。
建设银行在2024年新设的35个营业网点中,有26个位于县域。
应对行业“内卷”也成为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多地银行业协会与银行机构今年密集出台措施,推动从“规模比拼”转向“价值创造”。
养老金融服务成为网点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中国银行已建成10265家敬老服务达标网点和1145家养老服务示范网点,对外营业网点敬老服务达标率100%。
工商银行则全面启动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打造超700家养老金融旗舰和标杆网点。
科技专精特色网点也在不断涌现。青岛银行在济南打造了科技金融专营中心,推动5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建设。
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7%,超过了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前几天,我路过一家经过适老化改造的银行网点,看到里面坐满了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工作人员耐心地教一位白发老人使用手机银行,老人则不时点头。
与此同时,成都银行以70—80万元年薪招募AI专家,石嘴山银行则寻找能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建模的专才。
银行网点的卷闸门落下,但银行业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它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银行,却可能以更多样的形态,更精准地融入我们的金融生活。
最后友情推荐一个业务:有兴趣的可以扫码沟通。
诚邀全国各地,金融中介同行精英,合作共赢,共利共惠咨询+V:Sun688565
![]()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文明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务背包一个。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声明:本平台文章观点及业务推荐仅供参考 ,不构成任何建议。本平台旨在丰富投行同仁行业资讯、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非营利目的。投行圈子团队成员都是投行从业或律师,很在意知识产权,如没有标出处,确实是很难找到。转载文章如遇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管理员核实后将及时更正出处、作者、支付一定稿费或进行删除。商务合作、投稿、资源对接,金融同仁入群请扫码添加管理员投行-涤生。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