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首府,福州却常年活在厦门的光环里、泉州的阴影下,堪称最“委屈”的省会——明明手握2200多年建城史、全国领先的海洋经济和实打实的产业实力,却总被贴上“存在感低”“不如厦门宜居”“经济不如泉州”的标签。这份“憋屈”,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太多先天条件和后天格局,让它的光芒被层层遮挡。
![]()
先说说最直观的“身份尴尬”:作为省会,福州连“福建第一城”的名号都没保住。在省内,经济上长期被泉州压一头,虽然近年差距逐渐缩小,但2024年泉州GDP仍以微弱优势领跑,福州只能稳坐“二把手”;而在知名度上,厦门更是把差距拉到极致。十个外地人里,九个会误以为厦门是福建省会,提起福建旅游,首先想到的是鼓浪屿、厦门大学,而福州的三坊七巷、上下杭,明明是更具闽越文化底蕴的地标,却成了“顺路才去”的备选。就连高铁站的广播都透着反差:厦门站喊的是“国际旅游城市欢迎您”,福州站却要反复提醒“前往台湾省请至平潭坐船”,仿佛自带“中转站”属性。
![]()
这种尴尬背后,是地理地形给福州设下的“先天难题”。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福州更是被群山环抱的“盆地城市”——于山、乌山、屏山三足鼎立,闽江穿城而过,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格局。虽然这样的地形造就了“天然水墨图”的美景,却给城市扩张和交通建设挖了坑。福州平原面积仅489平方公里,是福建第二大平原,比漳州平原小了近80平方公里,有限的平地让城市发展只能“见缝插针”,不像泉州、厦门那样有开阔发展空间 。更关键的是,福州港虽有千年历史,曾是郑和下西洋的补给港,但闽江入海口的泥沙淤积,让它难以发展成厦门港那样的深水良港,在近代海洋贸易中逐渐被泉州、厦门赶超,错失了外向型经济的先发机遇。
![]()
政策红利的“错位”,让福州的“憋屈”雪上加霜。改革开放后,厦门凭借“首批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的双重加持,成为政策洼地,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人才,迅速从一个小岛崛起为国际旅游城市;而泉州则靠着民营经济的活力,形成了服装、鞋业、建材等千亿产业集群,GDP常年领跑全省。反观福州,虽然也是沿海开放城市、自贸区,但政策层级和资源倾斜始终不及厦门。在福建省“双都市圈”规划中,厦漳泉都市圈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现代化都市圈,主打“闽南金三角”协同发展,而福州都市圈更多承担着“带动闽东北”的区域责任,辐射力和关注度自然稍逊一筹 。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民生感知上:厦门的国际航线是福州的两倍,泉州的民营就业机会更具吸引力,就连外地人才落户,也常把厦门作为首选。
![]()
更让人惋惜的是,福州的实力其实被严重低估,只是“不会吆喝”。作为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福州的温泉量大、温高、质好,早在北宋就有“榕荫满城,暑不张盖”的盛景,如今市区内仍有众多露天温泉浴场,却没打造成像西安华清池那样的知名IP;海洋经济方面,福州渔业产值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3400亿元,连江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占全省100%,海带育苗量占全国60%以上,南极磷虾捕捞船从这里启航,可这些硬核成就,远不如厦门的沙滩、泉州的服装厂出名 。
![]()
产业方面,福州的“家底”其实相当厚实:鼓楼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汇聚了众多互联网企业,长乐是全球重要的化纤纺织基地,马尾作为船政文化发源地,船舶制造实力强劲,闽侯的汽车产业、福清的电子信息产业都在省内占据重要地位。就连消费市场,福州也毫不逊色——2025年春节,福州东百中心总客流超110万人次,销售额9000万+,烟台山街区日均客流10.8万,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82%,入境游增长99%,这样的消费活力,丝毫不输厦门。但这些成绩,往往被“厦门旅游更火”“泉州GDP更高”的声音掩盖。
历史文化层面,福州的底蕴更是不输任何沿海城市。从汉初闽越王无诸建立冶城,到唐代成为闽州治所,再到近代作为船政学堂所在地,这里走出了严复、冰心、林则徐等名人,昙石山遗址见证了5000多年的闽越文明,三坊七巷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保存了159座明清古建筑 。可比起厦门的小清新网红打卡地、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头衔,福州的文化名片总显得“厚重有余,传播不足”,没能转化为足够的知名度。
![]()
不过,福州的“憋屈”,也藏着它的韧性。近年来,随着“东进南下”战略的推进,长乐撤市改区让福州“城区一步到海”,滨海新城拔地而起,福平铁路、福厦高铁打通了交通脉络;海洋经济从“规模优势”转向“效益优势”,水产种业创新、深远海养殖技术成为全国示范;文旅方面,上下杭的复古改造、烟台山的文艺升级,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福州的魅力,2025年五一假期,福州预估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直追厦门 。
![]()
其实福州的“憋屈”,本质是一座实力派城市的“怀才不遇”——它没有厦门的政策光环,没有泉州的平原优势,却凭着“爱拼会赢”的闽商精神,在群山环绕中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它不刻意追求网红流量,却把日子过得扎实:连续多年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高,温泉入户成为寻常百姓的福利,物价虽不算低,但生活节奏适中,是座宜居的“有福之州”。
![]()
如果你愿意放慢脚步,会发现这座“憋屈”的省会,藏着最真实的福建味道:清晨的鱼丸汤鲜香扑鼻,午后的三坊七巷静谧清幽,傍晚的闽江两岸灯火璀璨,深夜的夜市里藏着皮蛋臭豆腐这样的市井烟火。它或许没有那么多耀眼的标签,却用2200年的沉淀和实打实的实力,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福州的“憋屈”,终会随着滨海新城的崛起、海洋经济的壮大、文化IP的出圈而消散。毕竟,真正的实力,从来不需要靠“抢风头”证明,而是在岁月里慢慢沉淀,终会被世界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