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安排已排至明年七月份”—— 这是石家庄市新华区法院最近一则《温馨提示》里的话。
![]()
![]()
![]()
不光石家庄这样,全国好多法院都差不多:杭州钱塘法院就 22 个一线民商事员额法官,开庭排到 2026 年 1 月;西安雁塔法院法官人均收案 800 多件;广州番禺法院的民事案子,更是直接排到了 2026 年。
这些数字看着抽象,背后的实情太残酷:司法系统早超负荷了,办案的法官们更是累得快顶不住了。
石家庄新华法院今年收了 13067 件民事案,11 个法官人均收案超 1000 件,结案才 416.86 件。按一年 250 个工作日算,每天得审结 1.67 个。这还只是结案数,没办完的还有近 600 件呢。
法官的活儿可不止开庭,写判决书、接当事人、开会、培训、整理卷宗、录系统,一堆杂事等着。有法律人感叹:“一时之间分不清是法官在办案,还是案件在‘办’法官。”
这话真不是玩笑。现在法官加班是常态,把卷宗带回家、周末开庭都不新鲜。身体扛不住的例子太多了:有法官在家加班写判决,突然就猝死了;还有法官因公殉职,排好的庭审只能换法官。
更让人不解的是,那位猝死的法官,人社局一开始居然不认定工伤。好在最后法院改了决定,不然真是凉透了所有法官的心 —— 连加班猝死都不算工伤,谁还能拼命干?
司法工作是费脑子的活儿,得时刻专注、逻辑清晰。可法官都累到极限了,谁能保证每一个判决都不出错?
依我看,目前,司法系统的现实就是:案卷,正在审判法官!怎么讲?一是工作量的“审判” ,对法官身心的摧残;二是系统压力的“审判” ,对职业尊严的剥夺;三是终极的“审判” ,对司法公正本身的威胁。
也就是说,本应作为办案工具的“案卷”,因为数量失控,已经反客为主,成为压垮法官身心健康、剥夺职业尊严、并最终威胁司法公正的“无声法官”。它不是在法律程序上审判法官,而是在用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审判着他们的承受极限,以及我们司法体系的可持续性。
那么,为啥案子像潮水一样涌来?刨根问底,逃不出下面这四点:
第一,经济奔腾的后坐力。社会车轮转得飞快,交易往来空前活跃,随之而来的摩擦与纠纷自然激增。官司多,从某个角度看,正是经济活力的另一种证明,但这股洪流正无情地冲刷着司法的堤坝。
第二,耍赖的成本太“便宜”。有些人心里拨着精明的小算盘:“输了官司,大不了把该给的给了;万一赢了或拖成了,可就赚了。” 特别是在欠钱、劳资这些纠纷里,一些企业就是把诉讼当策略,用程序拖时间,白白占用别人的血汗钱。
第三,告状的门槛“一降再降”。法治教育深入人心,这是大好事。加上立案动动手指就行,诉讼费也亲民,大家维权前所未有的方便。对老百姓是福音,但对法院而言,每一起便捷的立案,都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第四,解纷的“岔路”还没修通。调解、仲裁这些不打官司的“快速路”,要么知道的人少,要么大家信不过。结果就是,大量本可以分流解决的矛盾,全堵在了法院这座“独木桥”上。”
再说员额制,本来是好事,让专业的人办案、谁办谁负责,提高专业性。可问题也来了:法官名额卡死了,案子却年年涨,人手根本跟不上。
更现实的是,一些地方的法院领导占着员额名额,却不办复杂的案子,难啃的硬骨头全扔给一线法官。加上法官助理、书记员常常配不齐,一线法官只能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办案之外,还得应付业绩考核、审限通报、信访压力、执行指标,一堆事儿压得人喘不过气。有基层法官说实话:“员额制是有进步,法官更专业、责任更明确、待遇也提了点,但案子多、人手少、权责不对等,这些问题也实实在在摆在那儿。”
司法公正不光要结果对,还得来得及时。现在打官司要等大半年,跟 “预约服务” 似的,这份正义早就打了折扣。
法官们天天超负荷转,身心压力大得很。有个入额五年的法官陈雨(化名)说:“现在总算懂啥叫‘司法流水线’了,我们就跟工人似的,被结案率、审限追着跑,常常记不清当事人长啥样,就得赶下一个案子。”
法官都这么 “流水线” 办案了,当事人能感受到的司法温度肯定少了。更严重的是,累糊涂了可能判错案,终身负责制像把剑悬在头顶,可案子太多又没法慢慢琢磨,这两难的处境,真熬人。
要解决这事儿,得下真功夫,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行。
首先得增加法官员额,不能一刀切,案子多了就多配人,按案件数量、复杂程度动态调整。还得配足助理和书记员,让法官从杂事里解放出来,专心办案。
然后得给法院人多些出路,别都挤着 “入额” 这一条道。整个 “高级法官助理”“专家型助理” 的岗位,没入额的也有奔头。员额也得能上能下,不适合办案的就调去别的岗位。
再者得少让案子往法院涌,多推广调解、仲裁这些途径,让大家知道除了打官司,还有别的解决办法,既省时间又省力。
最后得让法官有权也有责,待遇也得跟上。保障法官独立办案,别瞎干预,工资福利得配得上他们的工作量和责任,不能光让他们担风险,没半点甜头。
法官是司法系统的脊梁,脊梁弯了,司法大厦就危险了。那些熬夜加班得肾结石的法官,那些因公殉职的人,那些眼里慢慢没光的法官助理,都是司法系统在求救啊。
增加法官员额真不是简单的编制问题,是咱们每个人能不能及时拿到公平正义的大事。守护好法官,就是守护咱们对公平正义的最后指望。
庭审排到明年七月,法官累到猝死。给司法 “加员额”,别让正义 “等排期”!员额不够,正义迟到:这不是选择题,是生死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