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即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举行,美国政府已宣布不会派出高级官员参会。不过,许多人士担心,美国政府可能威胁加征关税或出台签证限制,阻碍各国达成有关气候问题的协议。
但美国的威胁未必能发挥多少作用。据路透社11月7日报道,即将出席COP30的各国政府正在做准备,防范美国政府破坏谈判。大多数国家仍希望维持COP进程,以争取符合自身利益的协议。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国试图破坏COP30,可能会陷入孤立境地。
美国“故技重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强烈反对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他在1月20日就任当天就签署命令,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上个月,特朗普政府干预国际海事组织的航运业减排框架草案,威胁对支持该计划的国家实施加征关税等措施,迫使各方将最终表决推迟一年。
英国《卫报》称,多名参加国际海事组织谈判的代表还收到了威胁电话和电子邮件,特朗普政府扬言,如果这些代表投票支持框架草案,将面临吊销签证的报复措施。与会人士表示,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导致部分代表改变了立场,美国可以利用推迟表决的机会继续向一些小国施压。
特朗普声称气候变化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局”,白宫官员已宣布,美国不会派出高级官员参加在巴西举行的COP30。不过,由于美国要到明年1月才会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美国依然有权在COP30期间派遣谈判代表。
![]()
当地时间11月6日,贝伦气候峰会在巴西贝伦举行 IC photo
一些国家担心,美国可能“故技重施”,继续通过关税、签证限制等威胁,阻碍其他国家在COP30期间达成协议。挪威气候与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比耶兰·埃里克森说:“就像国际海事组织遭遇的那样,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和谈判代表采取各种威胁手段,这让我感到担忧。”
COP30涉及气候融资、极端天气等多个议题,其中一些问题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例如,美国已经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签署购买更多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协议,如果各国继续推进COP28协议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倡议,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
来自一个岛国的外交官告诉路透社,多国担心,即使美国不参加COP30,特朗普政府也可能对参与气候谈判的国家实施报复。《卫报》也分析称,如果COP30引起了特朗普政府的关注,美国可能尝试破坏会议。
但特朗普政府的威胁不一定能吓倒出席COP30的各国。三名欧洲官员告诉路透社,欧盟已经考虑到美国完全缺席COP30、美国参加会议并阻挠谈判或美国通过场外活动攻击气候政策等各种情况,一直在为应对这些情况做准备。
其中一名官员称,欧盟担心,美国发出的威胁可能让一些国家退出多边进程或COP谈判,因此欧盟的首要目标是让各国团结起来,在COP30形成反对美国干预的“统一战线”。
部分美国议员也呼吁其他国家顶住压力,不要向特朗普政府让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参议院环境委员会成员谢尔顿·怀特豪斯表示:“如果你们被特朗普政府吓倒,他们只会夺取你们让出来的所有空间,然后索取更多。”
分析人士指出,大多数国家仍希望维持COP进程,因为它们可以通过COP影响其他国家,并争取符合自身利益的协议。非营利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所长戴维·瓦斯科夫表示:“很少有国家想破坏多边进程。如果美国干预,我认为他们反而会发现自己陷入孤立境地。”
“中国的态度非常从容”
外媒在报道美国缺席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否会填补由此产生的空缺。近年来,中国不仅认真履行气候承诺,还在清洁能源技术、制造和转型等方面保持领先。
《卫报》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占到全国总装机的一半以上,中国销售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接近一半。中国出口的廉价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组件,更是助推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该报认为,中国继续推进减排,可能在COP30发出更多鼓舞人心的信号。
![]()
10月22日,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一处光伏电站 IC photo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学者李硕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重要供应国,很多可再生能源产品和投资正逐渐转移到全球南方国家。如果西方国家认识不到中国已开始掌握商业和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依然把中国视为气候行动的“落后者”,将在绿色科技领域全面落后于中国。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能源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克·施罗德(Patrick Schröder)也指出,中国表现低调,但实际上一直在大力推动实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以此促进低碳发展。
该研究所的另一名研究员郭江汶则表示,欧盟一方面希望中国加速减排,另一方面却又担心中国绿色技术和产品将带来所谓“风险”。如果欧盟想要推动减排,应该强化与中国的沟通和交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深化合作。
COP30候任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表示:“我认为中国的态度非常从容,他们不像某些国家那样去教训别国,而是尽自己所能。在当前兴起的新经济之中,这可以说是一场变革。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在新经济上投入的更多,专注于技术、规模、质量,并致力于寻找真正能让所有人受益的解决方案。”
中国生态环境部10月29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指出,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COP30是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关键节点,将为气候治理下一个十年指明方向。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中方愿意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支持巴西主席国,推动COP30取得积极成果,为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注入稳定性和前进动力。
“我们呼吁各方坚守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原则与安排,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统筹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谈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推动全球绿色公正转型。”夏应显说。
当地时间11月7日,COP30东道主巴西召集的贝伦气候峰会结束议程,为期两天的峰会为即将到来的COP30谈判提供了“政治方向”。与会各国领导人和代表团团长共同发布了“关注饥饿、贫困和以人为本的气候行动的《贝伦宣言》”,承认气候变化加剧了饥饿和贫困,并呼吁采取更公平、更包容的气候行动,重点关注最弱势群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