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山东航空的空乘穿上了毛衣开衫,并且空乘可以“自己决定穿什么”,同一航班空乘的穿着并不完全相同。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点赞山东航空“不服美役”,也有网友表示“羊毛衫+裤装”穿上看起来很“土”“月嫂风”。对于“很土”的评论,山东航空回应称:“工作服首先要让穿着它的人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怀。我们想呈现的美,是我们不用受限于衣着,能更放松地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那种由内而外的专业和真诚。”
(11月8日《南国今报》)
当山东航空的空乘人员身着毛衣开衫、搭配裤装,从容地出现在机舱中,甚至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自主选择着装搭配时,一场意料之中的舆论波澜随之掀起。有人点赞,称之为“不服美役”;也有人觉得“羊毛衫+裤装”显得“很土”,甚至冠以“月嫂风”。这场围绕职业着装的讨论,看似是审美趣味的差异,实则映照出社会对特定职业群体的刻板期待,也悄然揭示着一种更具温度的职业理念正在生长:那就是,职业尊严不应以牺牲个体舒适为代价。
长久以来,空乘人员的职业形象被高度符号化:精致妆容、修身套裙、挺拔高跟鞋,仿佛成为这一职业不可分割的“标配”。这套视觉体系在塑造专业、优雅形象的同时,却也无形中将从业者,尤其是女性,推入“美丽冻人”的尴尬境地。高空环境中长时间站立、频繁行走,高跟鞋带来的不仅是姿态的挺拔,更是脚踝的负担与静脉曲张的风险;单薄的制服在低温客舱中难以御寒,却因“形象要求”而被默默忍受。这种以健康换取“职业美感”的理论,本质上是对从业者身体需求的漠视,也折射出长期存在的“形象优先于人本”的寒冷定式。
山东航空此次推出的“毛衣选项”与“裤装自选”,正是对这一固化审美的温和挑战:平底鞋替代高跟鞋,毛衣开衫作为保暖补充,乘务员可根据自身体感进行搭配。这不代表“审美降级”,而恰恰是职业理念的“人性升级”。正如山航所言回应质疑所言:“真正的美,是不受限于衣着的内在专业。”当从业者不再被僵硬着装规范所束缚,他们才能以更松弛、更真实的状态投入服务,传递出更具温度的真诚与专业。
当然,亦有质疑之声:如此穿着是否“不够专业”?但“专业”二字,从来不应由衣着款式简单定义。医生的专业在于医术仁心,教师的专业在于启智育人,空乘人员的专业,则在于安全保障、服务细节与应急能力。这些核心价值,与是否穿毛衣、是否着裙装并无必然联系。
空姐穿上毛衣,或许不够“惊艳”,但这份“不惊艳”之中,恰恰蕴藏着服务行业理念的可贵进步,承载着对从业者作为“人”的尊重与关怀。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从不要求任何职业以牺牲健康来换取所谓的视觉美感;它应当珍视的,是让每一种职业都能在保有尊严与舒适的前提下,绽放其专业而温暖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