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巴西贝伦开幕。
美国三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参加。
起初这让人担心全球气候合作会受影响,但不少参会代表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
因为特朗普,美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持怀疑态度,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暖的阻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当世界各国代表齐聚,中国正站在全球气候谈判的舞台中央。
“中国正在拯救《巴黎协定》”
在协定签署十年后的今天,西方国家的支持力度正在减弱,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却仍在快速推进。
中国在相关制造业的大规模投入,使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等清洁技术的成本大幅降低,让清洁能源真正具备了与化石燃料竞争的能力。
![]()
回想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时,几乎没人能预料到中国清洁技术制造业能如此迅速地达到今天的规模。
当时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都还算不上主流技术,但中国在这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巴黎协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文件,曾获得190多个国家通过。
它明确提出要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远低于2℃”,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多数分析认为,1.5℃的温控目标已经很难实现。
一些西方国家在气候行动上不仅没有加强,反而有所退缩。
美国在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再次退出了《巴黎协定》。
![]()
在美国和欧洲,尽管补贴减少,但由于清洁能源成本大幅下降,陆上风电、太阳能和电池储能项目仍然具备市场竞争力。
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制造带来的改变。
如今中国制造商正源源不断地向全球市场供应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
太阳能发电成本已不到十年前分析师预测的一半。
中国国内大规模建设风电和太阳能设施,使自身的排放增速明显放缓。
今年,中国的燃煤和燃气发电量甚至出现了1.2%的下降。
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的价格已经低于传统燃油车。
面向汽车和电网储能的电池产能快速扩张,也持续拉低了储能设备的成本。
![]()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清洁能源成本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发达国家气候资金支持不足带来的困难。
去年在阿塞拜疆举行的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从2030年起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
但特朗普上台后立即停止了美国的所有气候融资。
尽管如此,影响并没有预期中严重,因为在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最便宜的电力来源已经不是煤炭,而是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电池组合。
以印度为例,当地企业正从中国订购数千兆瓦的太阳能板和电池,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依赖西方的补贴或融资。
电动车的普及已经开始改变巴西的城市面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