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扇贝居然出口到中国了,日本的核污水还在持续排放,你会买日本水产吗?
时隔两年,日本水产终于又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了,首批6吨北海道冷冻扇贝已经在11月5日启运,这消息一出,身边的朋友都炸了锅——毕竟2023年8月日本不顾反对排核污水后,咱们就全面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现在突然恢复,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核污水还在排,这扇贝真的安全吗?其实这次不是“全面解禁”,而是有严格条件的,幕后的监管措施比咱们想象中严得多。
![]()
首先产地就卡得很死,福岛、东京等10个高风险都县的水产一律不准进,这次的扇贝来自远离污染区的北海道,距离福岛排海口超1000公里。而且要过12道核检测关,铯-134和铯-137总含量不能超过50Bq/kg,这只是日本排海限值的1/30,还新增了氚、锶-90等核素检测,氚浓度得低于100Bq/L,比日方自己的预警线还严。商家还得提交日本官方的卫生证书、放射性检测合格证明和产区证明,而且检测机构得通过中国CNAS认证,到岸后中方还要再独立核验,这种监管强度是普通进口水产的3倍以上。
为啥会在这个时候有条件恢复进口呢?一方面是监测数据给了底气,国家原子能机构早就去福岛附近海域独立取样,确认扇贝产区海水核素没异常,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两年间检测了17万多件日本进口食品样本,其中11万多件是水产相关,结果全合格。另一方面,咱们国内年进口冷冻扇贝18.7万吨,之前主要靠俄罗斯、加拿大,适度开放能平抑价格波动,而且RCEP框架下还有关税优惠,能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
对日本来说,中国曾是他们最大的水产出口市场,占比超4成,禁令后北海道渔民损失超200亿日元,这次6吨扇贝虽然连2022年单月出口量的1%都不到,却被他们当成“重建信任的第一步”。不过大家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日本还有超100万吨核污染水要排,预计排海持续30年,而且之前有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还是愿意拒购日本水产,就怕有潜在风险。
我觉得,咱们不用一味排斥,也不能盲目信任,中方已经明确说了,一旦检测出异常就立即暂停进口,这个动态监管机制很关键。食品安全是底线,只要监管不松懈、数据透明,有需求的人可以选择;如果还是不放心,也完全可以选国产或其他国家的水产,毕竟选择权在咱们手里。
你会因为这些严格的监管措施就放心购买日本扇贝,还是依然会因为核污水排海的问题选择避开日本水产?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25年6月29日+《关于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的公告》
2. 人民网日本频道+2025年6月30日+《我国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3. 中国日报新媒体+2025年11月7日+《外交部回应日本水产品两年来首次对华出口:严格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