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孵出了“金蛋蛋”!西藏6代人接力,花62年养出高产“雪域白鸡”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大热天的拉萨,养殖基地里有一个身影正在忙前忙后,她手指灵活地调试着孵化器的温度,隔一会儿就弯下腰,收集那些刚新鲜产下的种蛋。

看着保温箱里毛茸茸、叽叽喳喳的雏鸡,冯静心里高兴的开出花来,因为她心里清楚,这抹“高原白”有多来之不易。



它是6代科研人接力62年,在缺氧的高原上硬生生“孵”出来的高产鸡种,给西藏农牧民带来了实打实的“金蛋蛋”。

1958年的时候,西藏本土的藏鸡虽然适应高原环境,但有个大缺点:生长慢,产蛋还少,一年下不到一百枚蛋,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牧民的需求。



那会儿就想解决这问题,西藏头一遭从外地引进了“白来航鸡”这种高产蛋鸡,本来指望它能在高原好好扎根、站稳脚。

谁也没料到,西藏又冷又缺氧的,白来航鸡根本扛不住,倒是下蛋,可根本孵不出小鸡,这难题让当时搞研究的人愁坏了。



直到两年后,科研团队想了个招:用本地藏鸡当妈妈,白来航鸡当爸爸,搞起了二系杂交育种

藏鸡耐高寒、抗逆性强,白来航鸡产蛋多,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说不定能培育出适合高原的新品种。



经过4年的摸索,那些全身羽毛纯白的杂交后代稳定了下来,它们被命名为“拉萨白鸡”,西藏终于有了自己培育的蛋鸡品种雏形。

之后,科研人员又接着干了4年,经过3个世代的系统选育,这个新品种的各项本事都涨了不少。

它们的长相越来越整齐,下蛋量、孵蛋率这些关键指标也稳了,完全达到了品种群的标准。



«——【·雪域白鸡·】——»

时间一晃到了2020年9月,原来的“拉萨白鸡”成功通过了国家层面的审定,之后直接改名叫“雪域白鸡”,这下彻底成了有名有份的国家级畜禽新品种。

从引进品种到自主培育成功,这一路走了62年,整整6代科研人接力,而冯静就是这接力队伍里的一员,她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



她笑着跟人聊起,团队里不少人最初的研究方向根本和家禽不搭边,就拿她自己来说,以前正经研究的是家畜,天天打交道的都是些牛啊羊的。

牛羊的生殖周期按月份算,而鸡的孵化按天算,节奏快了很多,后来她转到鸡的育种,光适应差异就花了不少功夫。



更麻烦的是,高原缺氧环境下,鸡的饲料配比、光照时长这些最基础的饲养参数,都得重新试验、校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照搬。

那阵子,实验室跟办公室的灯常常一整晚都亮堂堂的,对这群搞研究的人来说,这场景闭着眼都能想出来,太熟悉了。



2022年,她牵头攻关藏鸡培育及高效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的课题时,正好怀着身孕。

别的准妈妈孕期都在家舒舒服服歇着养身体,她倒好,挺着圆滚滚的孕肚,在鸡舍里来回转悠忙活,又操心鸡群,又管着设备。



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她居然就躺在病床上处理起工作了,医生来查房瞧见这场景,都跟她开玩笑说她这哪是来生孩子的,分明是来病房办公的。

这份咬着牙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好结果,当“雪域白鸡”通过审定的消息一传到冯静耳朵里,她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就嚎啕大哭起来。



最让她打心底里自豪的是,如今这雪域白鸡是真争气,一年下来能稳稳下180到207枚蛋,比起以前的本地藏鸡,产蛋量直接翻了两倍还多。

更厉害的是,以前高原种蛋的孵化率也就三分之一,现在直接冲到八成以上,这可是真真切切帮农牧民多赚了不少钱!



为了让这个科研成果惠及更多人,团队一直忙着示范推广,到现在,雪域白鸡已经推广到西藏七市的38个县。

说了这么多,大伙儿肯定好奇:雪域白鸡到底长啥样,有啥不同,好不好养?



«——【·咋养·】——»

其实雪域白鸡是一种蛋肉兼用型的鸡种,全身羽毛雪白雪白的,体型小巧紧凑,看着很精神。

公鸡的鸡冠是红色直立的单冠,母鸡的鸡冠要么直立要么倒向一边,耳叶是白色的,嘴巴、皮肤和脚都是淡黄色,辨识度很高。



它最厉害的就是适应能力,在海拔2800-4200米的高原上也能活得好好的,抗逆性强,还耐粗放管理,成熟得早,还不抱窝,特别受农牧民喜欢。

成年后,公鸡体重能到三斤多,母鸡也有两斤半到三斤,下的蛋重46-52克,而且它还保留了藏鸡的优良肉质,不管是吃肉还是吃蛋都合适。



在西藏养鸡,一般采用半舍饲、林下放养或者规模化全舍饲笼养。

半舍饲就是建鸡舍和运动场,鸡舍要坐北朝南、建在地势高的地方,防雨遮阳还保暖,里面搭上架或者网床,运动场用铁丝网围起来,铺点沙子就行。



林下放养就是把鸡放到果园或树林里,让它们自由觅食,规模化养殖就是全舍饲笼养,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

饲养管理方面,不同阶段有不同讲究,比如育雏期是最关键的,这时候雏鸡又怕冷、消化又弱、还容易生病。



这时的鸡舍温度就要精心调控,每天的温度都要调,还要慢慢脱温让它适应自然环境。

到了育成期,现在的养殖目标是让鸡体格健壮,别性早熟。

换饲料也得花1周时间慢慢过渡,别让鸡肠胃不适,饲料可以用青稞、玉米、小麦这些本地容易获取的原料。



还要限制喂食,每天大概76克饲料,体重超标的话就再少点,避免鸡太肥影响产蛋。

同时要定期给鸡称重,把长得太肥、太瘦或者有残疾的鸡淘汰掉,这样能减少饲养成本。

21周龄后,鸡就进入产蛋期了,这时候要保证营养,尤其是钙和磷,才能让鸡多下蛋、下好蛋。



开产前要做好免疫接种和驱虫,产蛋期间每3-4周还要驱虫一次,预防疫病。

听起来这雪域白鸡还挺娇贵,养殖流程非常繁琐,但是它却让西藏农牧民告别了“蛋少价高”的日子,还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62年的时间里,6代科研人在缺氧的高原上,从零开始摸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培育出了雪域白鸡这个“金蛋鸡”。

这背后,是科研人“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守,也是一代代人对高原农牧业发展的执着。

如今,这抹“高原白”还在继续发光发热,为西藏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
中国网《雪域白鸡鸣高原:6代科研人用62年孵化出了“金蛋蛋”》2025-05-25
央视网《[西藏新闻联播]“雪域白鸡”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实现藏鸡育种重大突破》2020-12-17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徐州市政府发布最新任职通知

徐州市政府发布最新任职通知

全媒观天下
2025-11-09 21:51:51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网友:丢的骨头都比其他选手的食物好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网友:丢的骨头都比其他选手的食物好

极目新闻
2025-11-08 19:06:51
又一款小屏旗舰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

又一款小屏旗舰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

科技堡垒
2025-11-07 12:00:31
台湾民众高喊:“我们都是中国人”【看世界·新闻早知道】

台湾民众高喊:“我们都是中国人”【看世界·新闻早知道】

中国反邪教
2025-11-10 05:40:18
爸爸接11岁1米7女儿放学,旁人:老师真年轻自己举牌,女儿好尴尬

爸爸接11岁1米7女儿放学,旁人:老师真年轻自己举牌,女儿好尴尬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1-09 06:35:03
日本扇贝重返中国餐桌之际,高市早苗涉及台海言论引发中方强烈抗议

日本扇贝重返中国餐桌之际,高市早苗涉及台海言论引发中方强烈抗议

呼呼历史论
2025-11-10 02:32:42
不对劲?内蒙古现蝴蝶状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不像人类飞行器

不对劲?内蒙古现蝴蝶状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不像人类飞行器

西昆仑Bruce
2025-11-09 23:23:56
两连板!002083,最新公告!

两连板!002083,最新公告!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9 18:22:39
鸿蒙座舱首次登陆燃油车!拥抱智能化,油电双强不是梦?

鸿蒙座舱首次登陆燃油车!拥抱智能化,油电双强不是梦?

电车通
2025-11-07 20:05:07
美女眼科医生和院长视频8月份拍下的,为何如今才曝光

美女眼科医生和院长视频8月份拍下的,为何如今才曝光

诗意世界
2025-11-09 12:44:46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9 08:10:53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李博世财经
2025-11-09 14:13:44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人老了!一定要和这4个人搞好关系,最好别得罪

人老了!一定要和这4个人搞好关系,最好别得罪

枫红染山径
2025-11-10 04:57:34
内幕重重?白百何团队亲自下场爆私密聊天记录手撕剧组!

内幕重重?白百何团队亲自下场爆私密聊天记录手撕剧组!

魔都囡
2025-11-10 01:41:01
马卡:另一重身份,新任纽约市长马姆达尼是皇家奥维耶多股东

马卡:另一重身份,新任纽约市长马姆达尼是皇家奥维耶多股东

懂球帝
2025-11-09 22:57:20
过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你会发现:他又懒又馋,无组织纪律....

过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你会发现:他又懒又馋,无组织纪律....

诗词中国
2025-11-06 19:53:16
宣布大裁员!4.8万人面临失业

宣布大裁员!4.8万人面临失业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09 20:45:24
刚刚,粤港澳代表团一起入场

刚刚,粤港澳代表团一起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9 21:01:37
2025-11-10 06:24:49
万象硬核本尊 incentive-icons
万象硬核本尊
科学永无止境 它是永恒之谜。
1577文章数 6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白宫:BBC是“假媒体” 恶意剪辑特朗普讲话

头条要闻

白宫:BBC是“假媒体” 恶意剪辑特朗普讲话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家居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教育要闻

每个掉队的背后,都有懒散的影子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