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5年11月,俄乌战场僵持快三年了,但最近一个数据,听得我后背发凉。
啥数据?平均每两分钟,乌克兰军队就跑一个兵。
你没听错,两分钟。咱泡杯茶、刷个短的工夫,前线就有一个乌军士兵,要么扔了枪,要么找个沟一趴,要么干脆开小差溜了。
这话可不是我编的,也不是莫斯科方面放的烟雾弹。这话,是乌克兰自己人说的。
![]()
“这不是撤退,这是溃散”
说这话的哥们叫伊戈尔卢岑科。
这人谁啊?他可不是一般的小兵。他现在是乌军的现役军官,专门玩无人机的,而且,他以前还是乌克兰最高拉达(就是他们的议会)的议员。
换句话说,这人是“体制内”的,而且是身处一线的“体制内”高层。他很清楚前线到底烂成了什么样。
就在这个月,卢岑科在接受乌克兰本土的“1+1”电视台采访时,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拿到了官方统计数据:光是刚刚过去的10月份,乌克兰士兵逃跑事件,登记在案的就有21602起。
咱简单算笔账:21602人,除以31天,每天是697人。再除以24小时,每小时29人。再除以60分钟……每2.07分钟,就有一个人“消失”。
![]()
卢岑科的原话更扎心,他说:“一支正在后退的军队,仍然有获胜的可能。但一支正在溃散、每个月都在因逃兵而不断损失人员的军队——这才是对乌克兰生存的真正威胁。”
他把话挑明了:俄军现在在地图上每天都能推进,就是因为我们(乌军)人不够了。
这个数据,连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都拿来“背书”了,她也证实,乌军的逃兵规模每月高达数万。这回,俄乌双方在一个“乌军不行了”的数据上,达成了诡异的共识。
法国人教出来的兵,仗没打先跑一千
你可能会说,缺人?那就再抓呗。
问题就在这。现在乌克兰的兵源,跟2022年那会儿完全是两码事。
![]()
2022年开战初期,乌克兰确实有一波人是“保家卫国”,士气很高。但那批人,经过快三年的血腥消耗,要么死了,要么残了,要么已经打“疲”了。
现在补充兵源的方式是啥?四个字:强制征兵。
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抓壮丁”。在敖德萨、在基辅、在利沃夫,征兵人员开着小巴车,满大街堵人,在健身房、在超市门口,甚至在教堂里,看到男的就往车上拽。
哥们,你想想,这么被抓去的人,他能有啥战斗意志?他心里想的不是怎么打赢,而是怎么活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克兰那个第155机械化旅。
这支部队可是“天之骄子”,是北约的“亲儿子”。整支部队拉到法国,由法国军官手把手培训,给的都是西式装备。按理说,这得是精锐中的精锐吧?
结果呢?这支部队在开赴前线之前,还没跟俄军正式交火,就登记了上千名逃兵。人直接在半道上就溜了。
这事儿成了天大的丑闻。它暴露了一个致命问题:现代战争,不是光给几件先进武器就能赢的。
![]()
你可以给一个士兵最好的防弹衣、最先进的步枪,但你没法给他一颗“愿意去死”的心。当“硬件”到位了,但“软件”(士兵的意志)彻底崩了,那发再多“海马斯”都没用。
这些被强行塞进战壕的士兵,唯一的念头就是跑。如果后面没有督战队顶着,他们可能早就成片地投降了。
20万逃兵:压垮基辅的最后一根稻草
卢岑科捅出的“每月两万”,只是冰山一角。
咱们看个更宏观的数据。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在2025年年中就披露过,自战争爆发以来,因逃离兵役而被起诉的案件,已经超过了10万起。
注意,这是“被起诉”的。
而乌克兰议会里有议员估算,加上那些没被抓到、没被起诉的“黑数”,乌克兰军队的逃兵总数可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0万人。
![]()
20万是啥概念?
乌克兰现在号称有百万大军,但真正能拉到一线、手里有枪能打仗的,普遍估计也就35万到40万人。
20万逃兵,相当于把一线战斗人员抽走了一半。
这就是为什么卢岑科会绝望地喊“人不够了”。前线一个排,本来该有30人,现在七凑八凑只有10个人。这10个人得承担30人的防线,得挖三倍的战壕,挨三倍的炮火。
换你,你是什么感觉?
是绝望。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高层对这种状况,似乎没啥好办法。
他们现在怎么处理逃兵?不是严惩,反而是“怀柔”。
乌克兰司法部门出了个新规:如果是第一次擅离职守,只要你同意返回部队,就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
这哪是军法?这简直是在“哄”啊。
“求求你了,回来吧,回来就不抓你了。”
效果呢?根据统计,在2025年3月到7月,有大约8000名士兵选择了“归队”。听着还行?可那几个月,新增的逃兵和擅离职守人员,总数超过了6万。
跑了6万,哄回来8千。这窟窿,越堵越大。
“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已经精疲力尽了。
西方的援助,在2025年已经明显疲软。欧洲自己一堆麻烦,美国那边刚换了人(或者没换,但心思也不在这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而基辅的策略呢?泽连斯基还在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
为了这个目标,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27岁降到25岁。现在甚至有消息说,美国在私下施压,要求基辅把征兵年龄下限,拉到18岁。
这就是在竭泽而渔。
当一个国家开始把它的孩子往战场上送,那就说明,它真的快打光一代人了。
伊戈尔卢岑科的警告,是来自战场最前线的哀鸣。他戳破了“乌军仍在顽强抵抗”的政治宣传。
“平均两分钟一个逃兵”,这个数字,比俄军的导弹更具杀伤力。它打击的不是乌军的阵地,而是乌军的合法性。
它让每一个还在战斗的乌克兰士兵忍不住去想:我在这挨枪子儿,可我身边的人都在跑,我图啥呢?
![]()
当“逃跑”不再可耻,反而成了“明智”的选择时,这支军队就已经在精神上解体了。
卢岑科说,他担心的是军队“哗变”,是士兵调转枪口。
说白了,当一个士兵发现,往前是俄军的炮火,往后是自己人的督战队,而唯一的生路是“消失”时,这两万多起“逃跑事件”,就是两万多次对这场战争的“用脚投票”。
乌军的大势,可能真的要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