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勤娘养懒女,巧爹生笨儿。”
一个家里,要是有个太能干的人,其实反倒是件麻烦事。
你以为这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能靠他撑起了全家。
可殊不知,这根柱子太结实,其他墙啊瓦啊,就永远没机会经历风雨了。
到头来,不管那个人有多么能干,其实都撑不起所有人的一片蓝天。
太能干的人,养出了一群“伸手党”
你看,但凡一个家里有一个什么事都愿包办的人,那势必其他人就习惯了张嘴。
你越能干,相反其余人就越不能干,就越不想干。
春秋时,齐国有个贤女叫齐姜,嫁给了流亡公子重耳。
岂料重耳安于现状,整天过得浑浑噩噩。
于是齐姜日夜筹划,设法联系旧臣,又把重耳灌醉送离齐国。
最后,改变过来的重耳成了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
可你再看他身边那些人,常年依赖齐姜,离了她,连主意都拿不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代替孩子做事。”
一个家里,如果你替他把路都铺平了,他就学不会自己走路。
尤其是对于家里的小孩而言,你若是太能干,那孩子也会快速地成为伸手党。
要知道,一个家要人人都能搭把手,而不是一个人扛着所有人走,这样的家庭才能走得更远。
太能干的人,把家变成了“一言堂”
有这么一种现象,如果什么事都你说了算,那别人就不愿再开口。
慢慢的,家里只剩下一个声音,就是那个太能说的人。
东汉的梁冀,官至大将军,把持朝政二十年。
家里家外,他说一不二。
妻子孙寿在旁边出主意,他表面听从,背后依然独断专行。
儿子见他如见虎,有话不敢说。
等他倒台时,全家受牵连,竟无一人能站出来支撑门户。
《论语》里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家里更是如此,若是其中一人太能干,大家都只能听他的。
然后,他的话,成为了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现实却是,正常的家庭里,你一个人再能干,也比不上一家人出主意。
让每个人都说话,这个家才有热气儿,最终大家才能自由呼吸,自在而美好。
太能干的人,活成了全家“离不开”的人
你越是什么都会,别人越是什么都不会。
这一定是真理,也绝对是一个真相。
太能干的人,反而身边人都习惯性依赖他。
以至于最后把自己累垮了,这个家也就垮了。
明朝有个张皇后,精明能干,辅佐丈夫朱高炽登基。
后来儿子朱瞻基继位,她依然事事操心。
儿子都当皇帝了,她还放不下心,非要亲自过问朝政。
结果她一走,儿子缺乏历练,孙子更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
大明江山,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让家人彼此需要,而不是单方面依赖。
不如你偶尔示个弱,他们才能强起来。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比谁更能干的地方。
你退一步,他进一步,这个家就平衡了。
最舒服的家,不是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而是每个人都能顶起自己那一小片天,互相支撑,彼此需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