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年的阿拉伯半岛,内志高原的夜风裹挟着沙砾,掠过利雅得的土黄色城墙。城墙之下,二十出头的伊本・沙特正借着棕榈树的阴影调整呼吸,他身后四十名勇士的骆驼蹄印,已被夜色悄悄掩埋。
![]()
△骑着骆驼的阿拉伯士兵
作为流亡科威特十二年的沙特家族后裔,这个自幼在沙漠中锤炼筋骨的年轻人,此刻眼中燃烧着收复故土的火焰。
当圆月隐入云层,伊本・沙特挥刀砍倒一棵棕榈树,粗壮的树干成为天然云梯,四十名勇士紧随其后,沿着树干悄无声息地攀上城头。他们如沙漠中的猎豹般潜行,穿过熟睡的守军营地,直捣利雅得警备司令阿季兰的城堡。
刀光闪过的瞬间,阿季兰的哀嚎被夜风吞噬,而城外的突击队闻声而动,内外夹击之下,近百名守军在黎明前溃散。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利雅得的宣礼塔时,伊本・沙特已站在城堡的顶端,这个曾经失去家园的流亡者,正式成为这座城市的新主人,而他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
伊本・沙特的家族曾是阿拉伯半岛内志地区的统治者,其先祖建立的第一沙特王国,因倡导纯洁的伊斯兰瓦哈比派而声名远播。
但命运的转折发生在 1891 年,拉希德家族的突然伏击,让沙特家族的统治戛然而止。时年十一岁的伊本・沙特,跟随父亲阿卜杜勒・拉赫曼逃离家园,在沙漠中辗转数月后,最终得到科威特酋长萨巴赫・穆巴拉克的庇护。
这段流亡岁月,成为伊本・沙特人生中最珍贵的磨砺。他的父亲深知,唯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在沙漠中立足,于是为他制定了严苛的训练计划:每天太阳升起前两小时,伊本・沙特便要起身操练骑射,正午时分在烈日下练习骆驼骑行,饮食仅有简单的椰枣和羊奶。
六岁学会骑骆驼,八岁能精准骑马射箭,十岁时已能独自在沙漠中跋涉数日寻找水源,这些在常人看来残酷的训练,不仅让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
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对伊本・沙特的聪慧与毅力极为欣赏,这位阅历丰富的统治者,不仅将他视为己出,更倾囊相授治国之道与外交谋略。
穆巴拉克常常带着伊本・沙特参加部落会议,让他观察如何平衡各部落的利益;在与外国使节交往时,也特意让他在旁学习谈判技巧。伊本・沙特求知若渴,他不仅用心揣摩酋长的每一句教诲,还主动学习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教义以及沙漠生存的各种技能。
在科威特的十二年里,他结识了来自阿拉伯半岛各地的部落首领与仁人志士,这些人脉资源,日后成为他统一半岛的重要助力。
更重要的是,他亲眼目睹了科威特作为贸易枢纽的繁荣,也深刻认识到部落分裂给阿拉伯半岛带来的苦难,统一半岛、重建沙特家族荣耀的信念,在他心中日益坚定。
![]()
1901 年,二十一岁的伊本・沙特已成长为一名目光远大、智勇双全的青年。穆巴拉克酋长看出了他心中的抱负,也相信他已具备挑起大梁的能力,于是赠予他四十头骆驼、数十条步枪以及部分弹药。并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内志的土地在呼唤它的主人,是你恢复沙特家族荣耀的时候了!”
这份信任与支持,成为伊本・沙特踏上征程的最大动力。他带着父亲留下的少量追随者,从科威特出发,向着内志高原进军。
沙漠中的旅程充满艰险,沙尘暴、缺水、敌对部落的骚扰接踵而至,但伊本・沙特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沙漠生存经验,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途中,他不断说服沿途的部落加入自己的队伍,向他们描绘统一半岛后的和平与繁荣。当抵达利雅得城外时,他的追随者已从最初的数人扩展到四十名核心勇士,而这场夜袭,成为他征战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
![]()
收复利雅得的消息,如惊雷般传遍阿拉伯半岛。许多对拉希德家族统治不满的部落,纷纷派代表前往利雅得,表示愿意归顺伊本・沙特。但伊本・沙特深知,收复一座城市只是第一步,要统一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岛,还需要漫长而艰苦的斗争。
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以利雅得为基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统一之路。1904 年,他率领部落武装征讨盖西姆地区,这里是内志的粮仓,也是拉希德家族的重要据点。
伊本・沙特采取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的策略,先争取到盖西姆地区部分部落的支持,然后集中兵力攻击拉希德家族的驻军。经过数月激战,盖西姆地区被纳入版图,沙特家族的势力得到极大扩张。
1913 年,伊本・沙特将目光投向了东部的哈萨地区。哈萨不仅拥有肥沃的绿洲,更有重要的港口城市达曼,控制这一地区,既能获得丰富的经济资源,又能打开与外部世界的贸易通道。
![]()
当时哈萨地区被奥斯曼帝国支持的部落首领统治,伊本・沙特深知硬拼难以取胜,于是采取外交与军事相结合的策略。他先派使者与哈萨地区的主要部落谈判,承诺保护他们的利益,随后亲率大军发起进攻。
在当地部落的内应下,奥斯曼帝国的驻军节节败退,伊本・沙特顺利攻占哈萨,将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纳入统治范围。
1924 年,伊本・沙特率军西进,目标直指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 —— 麦加和麦地那。当时麦加由哈希姆家族控制,而麦地那则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之下。
![]()
伊本・沙特深知这两座城市的宗教意义,因此在进军过程中,始终强调自己是 “为了保护圣地、传播纯正教义”。
他严令士兵不得破坏圣地的建筑,不得伤害平民和宗教人士。这种人性化的举措,赢得了当地民众和宗教领袖的支持。
1924 年 10 月,伊本・沙特的军队攻占麦加,哈希姆家族的统治者仓皇出逃;1925 年 12 月,麦地那也宣布归顺。1927 年,吉达港被攻克,至此,阿拉伯半岛的核心地区已全部统一在伊本・沙特的旗帜之下。
1932 年 9 月 23 日,伊本・沙特在利雅得正式宣布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以自己的家族姓氏命名这个国家,他成为沙特阿拉伯的开国君主。
![]()
建国之初,沙特阿拉伯还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国家,国民大多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伊本・沙特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他深知要让国家富强,必须开发自然资源。早在 1923 年,他就与外国公司签订协议,勘探石油资源。
1938 年,在沙特阿拉伯东部的达曼地区,首次发现了大规模石油储量,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沙特阿拉伯的命运。
伊本・沙特与美国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大规模开采石油,石油出口带来的巨额财富,让沙特阿拉伯迅速从一个贫穷的游牧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伊本・沙特利用石油财富,大力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医院、学校,改善民生;同时,他也注重巩固王室的统治地位,将部分石油收入用于改善部落首领的生活,赢得他们的持续支持。
![]()
不过,石油财富也让沙特王室的奢侈生活闻名世界,宫殿、豪车、私人飞机成为王室成员的标配,但这并未影响伊本・沙特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因为他让沙特人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
在漫长的统一与建国过程中,伊本・沙特展现出了超凡的政治智慧。阿拉伯半岛上部落林立,各部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利益诉求,如何让这些部落团结在一起,是维持国家统一的关键。
伊本・沙特采取了 “联姻联盟” 的策略,他广泛与各个主要部落的首领之女联姻,通过婚姻关系,将不同部落与王室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记载,伊本・沙特一生娶了三百多位妻子,这些妻子分别来自阿西尔部落、舍迈尔部落、朱拜勒部落等半岛上的主要部落。每一次联姻,都意味着一个部落的归顺与支持,这种独特的政治手段,有效化解了部落之间的矛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为了避免自己去世后,子女因争夺王位而引发内乱,伊本・沙特制定了 “兄终弟及” 的王位继承制度。他规定,王位由长子继承,长子去世后由次子继位,依次类推,以此保证王室内部的稳定。
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中东地区极具创新性,避免了许多国家因王位继承问题而陷入的混乱。1953 年,伊本・沙特去世后,他的六个儿子曾相继登上王位,这一制度维持了沙特阿拉伯数十年的稳定,成为伊本・沙特留给国家的重要政治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