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乌克兰法院直接给一名27岁的俄罗斯士兵判了终身监禁。
这事儿在俄乌打了快三年的背景下,不算新鲜事里的“大新闻”,但它有个特殊点,这是乌克兰头一回因为“处决战俘”给俄军士兵定这么重的罪。
![]()
这名士兵叫德米特里・库拉绍夫,2024年1月在扎波罗热地区,对着一个已经举手投降的乌克兰士兵开了枪,人当场就没了。
本来想单说这一个案子就完,但后来发现,库拉绍夫的背景比案子本身还值得琢磨。
他参军前在俄罗斯就犯过好几次罪,2023年11月跟俄国防部签了服役合同,换来了赦免。
![]()
用“刑犯换军人”这招,俄罗斯在冲突里不算少用,说是为了补兵力缺口,但这种兵源本身就带着“风险”,连法律底线都踩过的人,到了战场会不会更没顾忌?
这事儿我觉得不用多猜,库拉绍夫的行为已经给了答案。
他在俄第127摩托化步兵师的风暴-V突击部队当步枪手,进攻乌军阵地时,对方弹药耗尽放下了武器,他还让人家跪下,最后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开了枪。
![]()
后来乌军夺回阵地,把他和另外4个幸存者抓了,扎波罗热地区检察院盯着调查,按《乌克兰刑法》相关条款定了罪。
这案子看着是单个士兵的恶行,但翻下数据就知道,这根本不是偶然,截至2025年10月,有322名被俘的乌克兰士兵遭到处决。
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说,这里面263起是在战场上发生的,剩下的跟2022年顿涅茨克奥列尼夫卡监狱的爆炸有关。
![]()
那回爆炸死了不少战俘,乌克兰说是俄罗斯蓄意搞的,俄罗斯说是乌克兰炮击的,到现在也没个定论。
更让人揪心的是数字的变化,2023年全年才15起处决案,2024年一年就多了131起,2025年直接飙到322起。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2024年的报告也说了,自2022年2月冲突全面爆发,他们核实了864名被拘留者死亡。
![]()
其中767人死在俄罗斯拘留期间,还记录了59起乌军战俘被即决处决的案子,不过报告也提了,实际数字可能比这还高。
幸存者的“地狱归途”:暴行不是冰冷数字
光有数据不够直观,幸存者的经历才真能让人感受到这些暴行有多残酷。
2025年8月,33岁的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士兵弗拉迪斯拉夫・纳霍尔尼,被俄罗斯士兵割了喉咙。
俄兵以为他死了,把他扔进一个坑里,他在坑里醒过来,喉咙破了说不出话,就那么躺了一整天。
天黑以后他开始爬,爬了5天,走了好几公里,才回到乌克兰控制区,医生说,他再晚到一天,就会因为失血过多死了。
![]()
还有个叫奥列克桑德尔的乌克兰士兵,2024年4月被俘后挨了枪,但子弹没打在要害上。
他就装死躺在地上,等俄军走了才跑出来,这些幸存者的话,成了起诉战争罪行的重要证据。
但能活下来的终究是少数,更多战俘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联合国的报告还提了,大多数被俄罗斯拘留的战俘都受过虐待,殴打、电击、性暴力、模拟处决,还有长时间被逼着保持难受的姿势,不给睡觉、不给吃喝,甚至单独关起来。
![]()
这些行为,明摆着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但俄罗斯方面一直没正面回应过这些指控。
除了幸存者证词,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不少,2024年12月,有段拍的是顿涅茨克地区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两个乌克兰士兵举着手投降,还是被俄军开枪杀了。
2024年10月还有一段,库尔斯克地区,一个受伤的乌军士兵躺在地上,一名俄军士兵走过去,用刺刀扎了他的头。
![]()
这些在网上传得挺广,国际上也有不少讨论,但俄罗斯还是没吭声。
乌克兰调查人员说这些能用来认人、起诉,但问题是,大部分涉案的俄军士兵还在俄罗斯控制区,根本抓不到人。
追责难,回家更难:战俘的双重困境
![]()
为了追究这些暴行的责任,国际社会也做了不少事,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利沃娃-贝洛娃发了逮捕令,说他们涉嫌非法驱逐乌克兰儿童。
这是国际刑事法院第一次给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现任领导人发逮捕令,看着挺有力度,但执行起来太难了。
俄罗斯没加入《罗马规约》,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除非普京去那些承认该法院管辖权的国家,否则这逮捕令就是张“废纸”。
![]()
乌克兰没办法,只能在自己国内审判抓到的俄军士兵。
除了库拉绍夫,2022年5月,乌克兰法院还判过一个21岁的俄军士兵瓦迪姆・希什马林终身监禁,因为他在基辅地区杀了一个62岁的平民。
截至2025年11月,乌克兰已经起诉了几十个俄军士兵,但这些人都是被乌军俘虏的,那些还在俄罗斯境内的涉案人员,根本没法审。
![]()
追责难,战俘想回家更难,自2022年2月冲突开始,俄乌虽然换过好几次战俘,但数量太少了。
2024年10月那次算规模大的,乌克兰接回了189名士兵,但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调查说,截至2025年9月,还有2577名乌克兰士兵被俄罗斯关着。
189对比2577,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为啥换不了更多?因为俄罗斯一般要求“一对一”交换,一个俄军战俘换一个乌军战俘。
![]()
但乌克兰手里的俄军战俘比俄罗斯手里的乌军战俘少多了,这就导致很多乌军战俘没法通过交换回家。
更麻烦的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没确认680人的状态,这里面包括91个平民,还有8个人,一开始登记的是在押,后来查出来已经死了。
俄乌冲突打了快三年,大家可能看惯了战场胜负的消息,但这些战俘的命运不该被忽略。
322个被处决的名字,2500多个还在坐牢的人,背后是一个个家庭,他们不是战争里的“消耗品”,是该被《日内瓦公约》保护的人。
![]()
国际社会不能只停留在谴责或者发报告,得想办法让追责真能落地,让更多战俘能回家。
不然,这些暴行可能还会继续,更多家庭会破碎,这不是说要偏向哪一方,而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战争再残酷,也该有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