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前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挪威财政部长任上一边处理国内经济事务,一边接受了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专访。这次访谈如同一场迟来的北约“内部审计”,斯托尔滕贝格卸任后首次系统回顾了其十年任期内的关键决策。
采访焦点围绕乌克兰冲突、北约的战略边界、历史失败以及美国领导力的不确定性展开。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直白而务实,他强调北约的“红线”——支持而不卷入,避免全球灾难。
这不仅仅是个人回忆,更是针对当下地缘政治乱局的警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欧洲安全焦虑高涨的背景下,这次访谈迅速成为国际媒体焦点。
![]()
采访以乌克兰为切入点,逐步延伸到阿富汗撤军和特朗普时代威胁,主要围绕四个核心主题展开:
主题一:北约对乌克兰的谨慎支持——“红线”下的平衡之道。
斯托尔滕贝格在访谈中直击核心:“北约不会为乌克兰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一句简短却沉重的声明,浓缩了北约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以来一贯的战略逻辑:全力援助,但绝不跨越直接军事介入的门槛。他解释道,联盟的正确方法是“支持基辅,但不准备派兵或直接参与与俄罗斯的冲突”。 这不是冷血的算计,而是对全球稳定的理性考量。如果北约地面部队踏足乌克兰,或关闭其领空,俄罗斯的回应可能迅速升级为核边缘博弈。
回顾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已从防御性武器扩展到先进导弹系统和情报共享,总援助额超过数百亿美元。这体现了联盟的集体决心:23个成员国提供致命性武器,体现了从“和平红利”向“威慑投资”的转变。但斯托尔滕贝格强调,这种支持有界限。它源于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第五条款仅适用于成员国领土,而乌克兰虽是伙伴,却非正式盟友。访谈中,他赞扬了欧洲国家的国防开支激增:“大多数国家现在花费远多于几年前,还有计划继续增加。” 这不仅是数字,更是北约从依赖美国向欧洲自主的转型信号。然而,这一谨慎也招致批评。乌克兰阵线上的士兵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更多?斯托尔滕贝格的回答是战略深谋远虑。北约的援助旨在延长乌克兰的抵抗,削弱俄罗斯的军力,而非追求速胜。如果联盟卷入全面战争,不仅欧洲大陆将化为战场,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如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更可能让北约四分五裂。
访谈中,他隐约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在特朗普回归后,援助链条可能断裂,但北约的“红线”将确保联盟存续。
斯托尔滕贝格的这一论述也是在提醒世人:北约不是十字军,而是现代版的雅典同盟——防御而非征服。通过谨慎支持,北约不仅守护了乌克兰的生存空间,也维护了全球秩序的脆弱平衡。
![]()
主题二:2022年泽连斯基的秘密通话。
斯托尔滕贝格回忆了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初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次通话:“他从基辅的一个掩体打电话给我,附近有俄罗斯坦克。” 泽连斯基的声音带着绝望:“我理解你们不会派北约地面部队,虽然我不同意。但请关闭领空。不要让俄罗斯飞机、无人机和直升机飞进来攻击我们。”
泽连斯基的要求并没有那么简单,建立禁飞区意味着北约飞机直接击落俄军机,这将瞬间将局部冲突升级为联盟与俄罗斯的全面对抗,这样的要求自然遭到了斯托尔滕贝格的拒绝。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如果一架俄罗斯飞机或直升机在空中,我们就必须击落它,然后我们就会陷入北约与俄罗斯的全方位战争。我们不想那样做。” 同时也引用拜登的话,强调“不为乌克兰冒险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这一通话不仅是个人轶事,更是北约战略哲学的缩影。斯托尔滕贝格也在访谈中反思:战争第一周,北约的反应速度至关重要,他领导下的联盟在几天内协调了数十亿美元援助,冻结了俄罗斯海外资产,并启动了“全面防御”演习。
这体现了北约的制度韧性:从布鲁塞尔总部到华盛顿白宫的快速共识机制。但它也暴露了局限:北约无法及时回应伙伴国的求援,而泽连斯基的恳求凸显了乌克兰的孤立感。
![]()
主题三:阿富汗撤军——北约史上最大挫败。
斯托尔滕贝格毫不讳言地将2021年阿富汗撤军称为“北约的最大失败”。 这一承认如同一记耳光,打破了北约对那段历史的沉默。
访谈中,他详述了撤军的背景:20年反恐战争耗费数万亿美元和数千生命,却以塔利班重掌政权告终。 尽管北约最终支持拜登的撤军决定,但也暴露了北约的战略盲点:从“国家建设”到“反恐出口”的过度扩张。
2014年,在斯托尔滕贝格刚刚就任北约秘书长时,北约正从伊斯坦布尔峰会转向“坚定支持阿富汗”,但2021年喀布尔陷落,美军仓皇撤离、北约直升机从大使馆屋顶营救外交官,这一幕已经让北约成为全球的耻辱。
斯托尔滕贝格对此做出了反思:北约低估了塔利班的韧性,高估了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北约的“决心行动”虽训练了30万阿军,却忽略了腐败和部落分裂。
更深层问题是战略疲劳:欧洲成员国不愿无限期投入,美国转向印太优先,以至于失去了根本性的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指出,阿富汗撤军的教训强化了北约的“集体防御”焦点:从海外冒险回归本土威慑,并推动了2022年马德里峰会,扩展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
![]()
主题四:特朗普威胁下的北约脆弱性。
斯托尔滕贝格在访谈中坦言:“我害怕成为北约历史上最后一位领导人,因为特朗普在2018年威胁退出联盟。” 这一爆料揭示了北约对美国的严重依赖。
在2018年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上,特朗普公开抨击欧洲“搭便车”,威胁美军撤出。这让斯托尔滕贝格感到不安,如果美国退出那么将直接导致北约瘫痪,为此斯托尔滕贝格开始游说欧洲增加国防开支,如今23个成员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特朗普的要求标准,国防预算总和超1万亿美元。
但是,斯托尔滕贝格也表示北约的这一脆弱性未除,虽然大多数成员现在军费支出远多于几年前,但不足以取代美国的核保护伞,并且美国贡献了北约70%的预算,但欧洲却在政治上分歧,美国对北约而言依然至关重要。
![]()
斯托尔滕贝格的《星期日泰晤士报》访谈,暴露了北约在特朗普时代的脆弱,也揭示了欧洲和美国之间巨大的分歧,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的当下,更突出了在乌克兰问题上北约的局限性。
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美国就是北约的领导者,斯托尔滕贝格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