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人,谁晓得他们也曾在夜深人静时,皱着眉头琢磨人生那些麻烦事?功勋赫赫是后来的事,年轻时谁不狼狈过,或头脑发热、满心不安,“踩在绳索上走”,不知前边藏着多少钩心斗角。我们总说英雄豪杰,他们有时候,也不过是被命运赶着跑的普通人。
![]()
长孙无忌,你拿他当李世民的“金牌军师”,满朝都敬着他。可真要说起长孙无忌,挡刀、两肋插兄弟,他最早的本事是这股“死心眼儿”。太原起兵那会儿,风急火燎,龙子李世民手里的棋子还不多,亲信就那么几个——长孙无忌跟他,还有那几个老兄弟,每天盘算的不是皇帝梦,而是能不能捱过明天。玄武门那场腥风血雨,他第一个站出来,谋划、周旋,踩点不走偏。可末了,反对武则天,哪怕明知危险也不回头,最后丢了性命,一路磕磕绊绊,却从没活得糊涂。咱们常说“真讲义气的人头铁”,他就是这么个头铁的人。
挨着无忌说,河间王李孝恭。他是李渊的堂侄,少年气压不住,早几年带兵南下平定江山,朱粲、萧铣、辅公祏这些狠角色,他都一一打服。说李孝恭杀伐果断,其实他待人最厚道,打完仗后,常常坐在营帐里一声声地问将士伤口疼不疼。可惜身子弱,英年不长寿,城头变幻,大风过处,许多事情他就只能托于后人了。
![]()
莱国公杜如晦,你要说“房谋杜断”,是谁最会决断?杜如晦就是那种沉默寡言但眼神里总有个主意的人。玄武门之前,他逢人只说一句“静观其变”,心里早把天翻地覆的计划盘下来了。后来贞观年间辅佐太宗,规章制度一条条立得严严实实。可命不等人,三四十岁就病逝,太宗回忆起“杜断”,常是唏嘘不能言。人世间,最难是聪明又胆大的,这种人总活得不长。
郑国公魏徵,一张嘴里藏着刀,一颗心却硬是要把天下讲明白。魏徵起初是李建成的人,玄武门变后“投敌”,谁说他是墙头草?其实他是自己给自己站队。千朝万代,皇上的耳朵都爱听好话,魏徵偏不。他一想到“偏听偏信,误国误己”,哪管是皇帝,直接顶撞。太宗心里有些气,但更多是敬佩。魏徵一生,多少次跟太宗拍桌子,最后留下“兼听则明”——谁敢拍皇帝桌子的?但也只他这种人,才有机会流进后世的教科书。
![]()
房玄龄,说他是谋略家不如说他是“冷静大师”。他多次陷阵,见惯血雨腥风,却始终如常盘棋。贞观年间选拔人才,制定律令,光是平时洗手作羹汤,房玄龄都要想一宿怎么把味道调好——事无巨细都琢磨个透彻。太宗当年信他,“一生无大错”,冷静里带着温情,这样的人不多。
高士廉是长孙家的舅舅,属于那种“关系网大王”。太宗早年识人,仗着他透彻眼力,多少起关键人事安排都有高士廉的影子。高士廉不多话,做事稳当,修《氏族志》,把大大小小的世家门第的事都捋顺了。也正因如此,他后来坐稳了侍中,把持了朝堂风向。人这一生会做人比会做事难,高士廉是两门都掂得准的人。
![]()
尉迟敬德,鲜卑家底,肌肉贼硬,眼里有火。原本是刘武周门下,后来投了李世民。玄武门那一天,尉迟近身斩了李元吉,立下大功。战阵上他勇不可当,城府不多,属于“只管冲锋,不管收场”的类型。晚年呢,则有点子糊涂,迷上了方术,把自己关家里,谁喊也不出来。猛人转性,都让人唏嘘。
李靖,再说他是大兵法家都太轻了。打仗破敌,论据一套套,不迷信套路,但也不信邪。三大战役平定四方,书里留着他的《李卫公兵法》。其实家里人懂他,白天沙场上杀进杀出,晚上在灯下和孩子讲兵书。少年时也苦过,手里有把烂刀,确坚持到最后。军事家到头,也是一个会操心的老爹。
![]()
萧瑀,隋朝出身,性格刚直,不受任何人威逼利诱。五次拜相五次罢相,朝堂上的风头浪尖多,他都能扛过去。太宗称他“利诱不动,死胁不惧”,萧瑀心里有自己的规矩,旁人很难懂。咱们有人是“死扛到底”,他活得就是个“死理”。
段志玄和刘弘基,二人都是太原起兵的“死忠班底”,一头扎进大唐乱世都是拼命的热血汉子。段治军严厉,打仗不吃亏,死后太宗亲写碑文,“世间不可多见”;刘弘基则心思灵活,擒获屈突通这等大将,又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功劳一桩桩。死忠和灵活,到底谁能走得远?两人都没等到答案。
![]()
屈突通、殷开山、柴绍这些人,隋末乱世投唐,屈突通刚正不阿,据说“宁吃三斗艾,不见屈突盖”,硬骨头到极致;殷开山,太原元从里算最早殒命沙场的人,兵败病死,忠烈不过如此;柴绍娶了平阳昭公主,夫妻搭档战场,做大事不忘小情,家国兼顾。乱世中的“亲情”最难得,他们能守住,算是赢了。
长孙顺德那点事,有点狗血。年轻时拼死拼活,晚年却栽在贪赃的恶名上,人说你再有功,也敌不过“一失足成千古恨”。张亮原是李密部将,后来帮李世民打天下,却因谋反被杀。路走到头,谁也想不到转折,命运不就是爱开玩笑。
![]()
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这些名字刻在石碑上,却都有自己的心酸。侯君集随李靖平高昌,后来参与太子谋反,自毁前程;张公瑾临战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有时候就能定人生死。程知节就是程咬金,市井侠气,烟火气十足,和李世民打仗后,混到三朝元老,谁说市井混子不能成大事?
数到李勣(徐世勣),出将入相,三朝元老。老人家能活到晚年,也算见惯风浪,前半生杀伐,下半生治政,功勋如山。秦琼,人送外号“胡国公”,伤病缠身,打了一辈子仗,终究逃不过“刀枪无眼”。
![]()
凌烟阁二十四人,大多数,路都走得艰难,世事变易。有人头顶光环,有人灰头土脸,都在时代的车轮底下磨一遭。我们后人走进庙堂,看着石刻,往往只记官职、战功,却忘了这些人在生死和选择边沿犹豫过、失败过,也曾像我们一样,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是谁被岁月耗光了锋芒,又是谁,临终时还惦记着“天下未定”?时代不叫英雄容易,历史写出来都是干巴巴一行字。可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曾在风雪中犯怵努劲,也许,英雄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只他们碰巧在巨变里没退缩。你说这算幸运?还是,终究是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