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唐代九曲磨环川新证

0
分享至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磨环川是唐代吐蕃进入陇右后的屯军之所和唐蕃间交通线上的重要站点,也是吐谷浑中期王城所在地莫何川的异读,对研究唐代青海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史料的系统爬梳、勘误,可证磨环川应为唐代九曲地区的河川名称,今青海省贵南县芒拉河一带即为此川,同时亦可考实唐代洮州境内与磨环川相关的若干地名。

关键词:唐代九曲;磨环川;莫何川;神策军

引言

九曲又称“河西九曲”,景云元年(710)唐朝将这一地区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之地赠予吐蕃,“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笔者曾撰文考九曲是黄河上游贵德段黄河的古称,汉文文献中的浇河、阔水皆指这一段黄河,即九曲的不同名称。吐蕃进入九曲地区的时间大约是公元7世纪末,其占领九曲地区后置独山、九曲二军,又在原唐积石军地(今青海省贵德县)建立了“玛冲大军衙”(rma khrom chen po)。“玛冲大军衙”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也称“廓曲玛冲”(kog chu rma khrom),“九曲”即“kog chu”。史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亲率40万大军进攻陇右,屯军磨环川。唐天宝十四年(755),哥舒翰接受苏毗王子悉诺罗对唐朝的款附也在磨环川。磨环川是研究唐蕃之间交通以及吐蕃进入陇右地区之初军事活动的重要地点。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磨环川在唐代洮州境内。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河南岸的迭当什古城就是唐磨环川遗址。经认真研读史料和前人成果,笔者认为磨环川不在洮州,当在九曲地区,即在今青海省贵南县境内的芒拉河一带。笔者拟分别从唐代神策军建立的时间与地点、洮州的迁治问题、唐代洮州通吐蕃之交通路线三个方面系统探讨磨环川不在洮州而在九曲地区,同时通过将吐蕃磨环川与吐谷浑中期王城所在莫何川勘同,进一步论证磨环川的地理位置和经磨环川前往白兰国的具体路线。

一、神策军置军的地点与时间问题

史料中磨环川、洮阳郡城与磨禅川记载混乱,三者均与哥舒翰在青海建立的神策军有一定关系。下面集中列出相关史料以便分析。

《新唐书·兵志》记载:“初,哥舒翰破吐蕃临洮西之磨环川,即其地置神策军,以成如璆为军使。”《新唐书·地理志》洮州条记载:“西八十里磨禅川有神策军,天宝十三载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哥舒翰破洪济、大莫门诸城,收九曲故地,列郡县,实天宝十二载。于是置神策军于临洮西、浇河郡于积石西,及宛秀军以实河曲。”《元和郡县图志》洮州条记载:“神策军,在州西八十里,天宝十三年哥舒翰置。在洮河南岸。”《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七月条记载:“秋,七月,癸丑,哥舒翰奏:‘于所开九曲之地置洮阳、浇河二郡及神策军,以临洮太守成如璆兼洮阳太守,充神策军使。’”《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元年七月条记载:“初,哥舒翰破吐蕃于临洮西关磨环川,于其地置神策军,及安禄山反,军使成如璆遣其将卫伯玉将千人赴难,既而军地沦入吐蕃。”《唐会要》记载:“神策军,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陇右节度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去临洮军二百余里。”胡三省注:“洮州西八十里磨环川置神策军。”清代学者钱大昕又注:“洮州西八十里磨禅川有神策军,兵志作磨环川。”故二人均认为“磨环”即“磨禅”,二者是一处地名。这一认识至当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严耕望认为“八十里”前面应脱“百”或“二百”,这样就解决了二者里距不一致的矛盾。如此,“西一百八十里磨禅川有神策军”才能和“洮阳郡在临洮郡以西二百里”的记载一致,水北为郡,水南为军,故他将洮阳郡和磨环川(磨禅川)的地理位置比定在今碌曲县西仓镇一带。近年来学界所持“磨环为磨禅”一说皆由此出。

笔者认为,“磨环川”“洮阳郡城”“磨禅川”三者皆为确切地名,相关里距在史籍中有不同记录,可以明确应是三处不同地点。如磨禅川应该指洮州西“八十里”洮河南岸地点,其与洮州西“二百里”的洮阳郡城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新唐书》中“磨环”与“磨禅”被分别记录,一个在九曲,一个在洮州。至于神策军的置军地点,史料中一说神策军置在磨环川,一说置在洮阳郡,甚至说置在洮州境内的洮河南岸。一如《新唐书》的记载也自相矛盾。因此,深入辨析史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应结合唐代军队调防制度辨析史料。

由上文所引史料可知,神策军最早在九曲地区的磨环川建军。神策军置军是哥舒翰对吐蕃取得了在九曲地区的一系列胜利之后的一项军事举措。唐蕃双方对九曲地区的争夺旷日持久,约在天宝六年(747),唐军逐渐取得了在九曲地区的主动权,于天宝十二年(753)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南至黄河大转弯的广大地区,即九曲地区。哥舒翰控制了九曲地区后,实施了一系列包括列郡县、置新军的军事举措。通过仔细比对史料中神策军置军的时间,可以发现哥舒翰的军事调整是分批次进行的。

神策军置军的时间,《资治通鉴》记为唐天宝十三年(754)七月。但《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天宝十二年(753)哥舒翰收九曲、列郡县,其中包括置神策军、宛秀军、浇河郡,但没有提到洮阳郡。再查《新唐书·地理志》廓州条记载:“西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西南百四十里洪济桥有金天军······皆天宝十三载置。”宛秀城便是浇河郡的郡城,积石军以西浇河郡内是宛秀军,此处出现了威胜军,不见宛秀军。《唐会要》宛秀军条称:“宛秀军,同前年分九曲置浇河郡,内置军焉。”从时间上看,天宝十三年宛秀城中的威胜军其实就是宛秀军。这就证实了洮阳郡的设置也是发生在哥舒翰在九曲地区军事调整的第二阶段即天宝十三年。可见,哥舒翰先于天宝十二年在磨环川置神策军,同时置浇河郡与宛秀军;于天宝十三年置洮阳郡以及金天、曜武、武宁等新军。又于天宝十三年做出如下调整,将浇河郡城内的宛秀军更名为威胜军,将神策军移往洮阳郡。调整结束后,哥舒翰在当年七月奏呈朝廷,因此在当时的公文和经转抄后就有了《资治通鉴》中神策军、浇河郡设置的时间也是天宝十三年七月这一现象,也就出现了神策军与洮阳郡设置时间相同的现象。

综上,《新唐书·地理志》中出现的“磨禅川”应是神策军的新驻防地。安史之乱爆发后,陇右唐军赴内地平叛,吐蕃趁机占领九曲。《资治通鉴》记载,唐至德元年(756)金天、天成、百谷城等九曲地区的军、城大多被吐蕃攻陷。神策军派千人赴内地靖难,“既而军地沦入吐蕃”,指洮阳郡陷于吐蕃,神策军应该移往他处。如果留意洮州没入吐蕃的时间是广德元年(763),也就是九曲陷落七年后这一地区才没入吐蕃,洮州境内的磨禅川应该是神策军新的驻守点。《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所谓“西八十里磨禅川有神策军,天宝十三载置”以及“天宝十三年哥舒翰置。在洮河南岸”完全与天宝十三年哥舒翰置洮阳郡及移入神策军一事混淆,神策军移防磨禅川应该是后来发生的事。

二、洮州州治与磨禅川、洮阳郡的位置

(一)洮州州治洮阳城的位置

唐代洮州治所在洮阳城。洮阳城位置在《太平寰宇记》洮州条下的记录很明确:“其郡城本名洮阳城,在洮水之北,乃吐谷浑所筑。南临洮水,极险。”今临潭县城关镇又称洮州旧城、旧洮堡、临潭旧城,南距洮河约6千米,学界一般认为唐代洮阳城在此。但另说今卓尼县洮水南岸的阳巴古城是唐代洮阳城、洮州治所,持此说者以刘满为代表。细查史料,唐贞观年间洮州迁治一事是判断洮阳城位置的关键。下面以《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唐贞观年间洮州迁治的过程为线索,结合两唐书等史料进行综合分析。

《元和郡县图志》洮州条记载:“自秦、汉至于魏、晋,皆诸羌所居。至后魏吐谷浑又侵据其地,后周明帝武成中,西逐诸戎,其地内属,置洮阳防,武帝保定元年立洮州。隋大业三年罢州,改为临洮郡······武德二年复于此置洮州。贞观四年,州移理故洪和城,于此置临洮镇,五年废镇置(淳)州,八年废州,复移洮州理此。”临潭县条记载:“本隋美相县,周保定元年置。贞观四年,移美相县于东北洪和城内,五年于州理改置临潭县,其城东、北、西三面并枕洮水。”美相县条记载:“西至州七十五里。本汉、隋旧县,理在州城,贞观四年移洮州在此,县亦随徙焉。”

洮州州治美相县原为吐谷浑所筑洮阳城,北周置洮阳防,保定元年(561)在此置洮州,后为隋临洮郡郡治、首县。《隋书·地理志》临洮郡条记载:“美相,后周置县,及置洮阳郡。开皇初郡废,并洮阳县入焉。大业初置临洮郡。”唐循隋例,也在此地设置美相县,为洮州州治。也就是说,唐初设置的洮州治所美相县的位置就在洮阳城,即今临潭县城关镇。《元和郡县图志》所载贞观四年(630)迁洮州州治于东北洪和城,但下文又出现贞观四年迁州治于美相县。贞观四年洮州治所就在美相县,那么洮州所迁“美相县”又在哪里?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洮州下,隋临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贞观五年,移州治于洪和城,后复移还洮阳城,今州治也。”《太平寰宇记》洮州条记载:“唐武德二年置洮州。贞观五年移州治于洪和城,后复移还洮阳城,今州治也。”二书皆言洮州迁治洪和城之事在贞观五年(631),非贞观四年(630)。洪和城即洮州新城在今临潭县新城镇。《水经注》洮水注下言:“洮水又经洪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州新城位于今洮州旧城略偏东南方向,在洮河以北,《元和郡县图志》所谓“西至州七十五里”即指此城位置,临潭县条下“东、北、西三面并枕洮水”的洮河南岸显然与此城实际位置相去甚远,笔者疑所谓贞观四年迁治与五年迁治应该不是一回事。《元和郡县图志》美相县条下所言“理在州城,贞观四年移洮州在此”说的应是洮州迁往洮河南岸一事,而临潭县条下说的才是洮州迁往洪和城一事,其迁治时间应在贞观五年。《元和郡县图志》误将新旧美相县城混为一谈,所以才将洮州先由洮河北的洮阳城迁往洮河南岸,后由洮河南岸迁往东北洪和城的二迁变成了从洮阳城迁往洪和城的一迁过程,其迁治时间由贞观四年、贞观五年变成了贞观四年。《元和郡县图志》临潭县条下“贞观四年,移美相县于东北洪和城内,五年于州理改置临潭县”一句应非原始史料,而是作了一定修改后的结果,其误产生的原因在于史书编修者既曲解了地理,也将两次时间相隔较近的迁治误认为是一次迁治,其结果变成了先迁后改置,以此与贞观四年、五年洮州迁治之记录相合。同书临潭县条下的“其城东、北、西三面并枕洮水”本应在美相县条下,美相县条下的“西至州七十五里”本应在临潭县条下。如此,本来美相、临潭分处不同地理位置,在这里则变成在洪和城先后设置的二县。以不同条目分别对同一地理位置的地名进行重复记录,按此书编修惯例,这一现象实属罕见,这也是笔者对《元和郡县图志》所记洮州迁治史料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原因。

现在根据以上分析还原出唐贞观年间洮州迁治的真正过程:贞观四年(630)洮州治所美相县从洮阳城迁至洮河南岸,在原洮阳城置临洮镇;贞观五年(631)又从洮河南岸迁至东北洪和城,美相县改置临潭县,废临洮镇置旭州;贞观八年(634)废旭州,洮州及治所临潭县迁回洮阳城,在原洪和城置美相县。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考订,唐贞观年间先有洮州三迁州治,才有美相县在三处的结果,其县治分别为洮阳城、洮河南岸和洪和城。刘满认为洮阳城、美相县以及临潭县三者位置均在洮河南岸的阳巴古城,这一位置在贞观四年确实是洮州治所美相县,但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就迁往了东北方向的洪和城,所谓洮阳城和临潭县也在此处之说不能成立。阳巴古城所在地是洮河南岸一处向北突出的狭窄河湾,南部为连绵不绝的山峦沟壑,对岸是平缓的丘陵地貌,正北6千米即洮州旧城。唐朝在洮州部署的军力有临洮军和莫门军,军力最大时有近万人的规模,其正常驻守地就在州城内,从常识而言阳巴古城所处的狭窄河湾不可能承载如此规模的军队驻防。

(二)磨禅川与洮阳郡的位置

美相这一地名出现于汉代,其地在北周、隋、唐分别置洮阳郡、临洮郡、洮州,郡(州)治皆设在美相县,至唐天宝中,此县终废。敦煌古藏文卷子《大事纪年》762年条下的“vbu shing kun”(布新贡),黄布凡、马德将其译为“美相军”,王尧、陈践则将其译为“临洮”。

按《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磨禅川在洮州西“八十里”洮河南岸,磨禅川有神策军,故此川必为洮州通吐蕃一交通要冲。下文将详论,临潭县西从扎古录镇洮河南岸前往洮河上游双岔镇的车巴沟河谷,是洮州通吐蕃道路,磨禅川应指车巴沟河,而神策军的驻守地点便在此河河口以南不远,其距洮州“八十里”。洮州地区自汉代以美相立名,有理由相信洮州地区的洮河河段在汉代应称美相河,车巴沟河作为其上源支流至唐代还保留美相的名称。“禅”《唐韵》时战切,音缮,“磨禅”中古音读若“磨善”,其正为美相在唐代的另一记音。

天宝十三年所置神策军所在洮阳郡城在临洮郡(洮州)以西“二百余里”处,从“洮阳”字面理解应在洮河以北。此郡应在洮州通吐蕃之洮河北路中途约100千米处,今临潭县以西约100千米的阿木曲乎镇可比定为这一位置。

隋代有洮阳县,《隋书·地理志》临洮郡条载:“洮阳,后周置,曰广恩,并置广恩郡。开皇初郡废,仁寿元年,改县为洮河,大业初改曰洮阳。”这一洮阳县并非吐谷浑所筑的洮阳城。其最早为北周广恩郡,入隋后废,又置洮河县,又改置洮阳县。《新唐书·地理志》洮州条载:“西百六十里有广恩镇”,隋代洮阳县即此地。从洮州出发向西经洮河北路约50千米至合作市勒秀乡,此处是博拉河入洮河的河口,再沿博拉河谷西北行30千米便至博拉镇,北周广恩郡、隋代洮阳县、唐代广恩镇应在此地,其距洮州80千米。而唐代洮阳郡距洮州100千米,应距广恩镇20千米。博拉镇西南约20千米处的阿木曲乎镇,为一处地势开阔平坦的小盆地,其西南一山谷便是从洮河而来的必由之路。这一位置西与九曲地区相通,南扼洮河要道,是洮州以西重要门户,唐代洮阳郡应在这一位置。可见安史之乱之前,哥舒翰将洮州防线最前沿延伸至洮州以西“二百余里”,在此处置洮阳郡并移神策军在郡城,又在其后置广恩镇,同时在洮州有莫门军和临洮军形成后援;洮阳郡及神策军与西边浇河郡、百谷城、宛秀城、天成军、威胜军、曜武军等军、城互为掎角和支援,以此向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在黄河以南对吐蕃积极防御的钳形体系。上文所述,安史之乱后神策军军使成如璆派遣卫伯玉率领千人赴内地靖难,洮阳郡很快沦陷。洮阳郡陷落后神策军应退守至洮州境内的磨禅川。

三、唐代洮州通吐蕃之交通路线

(一)洮州通吐蕃之交通

通过厘清洮州境内各城、郡(州)治、河流之位置,可得唐代洮州境内通吐蕃之交通路线。洮州通吐蕃境应分两道:洮州西道与叠州道,两道皆入洮州西南与唐蕃古道之白兰道合路。洮州西道又分两路:洮河北路和洮河南路。洮河北路从洮州(今临潭县城)向西至洮阳郡和广恩镇(今阿木曲乎镇),再向南至白兰国(今阿坝马尔康);洮河南路从洮州向西“八十里”在今扎古录镇渡河即达唐迁后之神策军和磨禅川,由此向南至车巴沟尼巴、江车,然后向西经姜云卡、姜云隆再入洮河河谷后至碌曲县双岔乡,再沿洮河至上游与洮河北路合路后前往白兰国。两者相较,前者路平道远为主道,后者路险道近为辅道。叠州道是从洮州经叠州前往白兰的道路。这条路线是从洮州向南过迭山铁尺梁隘口、腊子口,经迭部达拉沟俄界向南至若尔盖与白兰道合路。就洮州通吐蕃之交通,严耕望对洮州西道的论断与地理实情不符。洮河河道在合作市勒秀乡段呈“Z”字形连续大回转,弯道又急又多,从迭当什古城沿河往上游走基本无路可行,即便在今天也是从洮河北绕道阿木曲乎镇前往,或者向南渡洮河经车巴沟至双岔、碌曲前往。对此地理实情的把握不准是造成他将洮阳郡与神策军误判在洮河上游西仓寺一带的直接原因。同时严耕望对叠州道的认识也只局限于将其作为趋成都方向之入川通道,而并未意识到其作为通吐蕃道路之重要性。除了前论对洮州境内地名的讨论,下面还可选用若干历史事件来对这一洮州通吐蕃交通路网做进一步论证。

(二)开元二年吐蕃入侵洮州之路线

唐开元二年(714),吐蕃大将坌达延入侵洮州。《新唐书·薛仁贵传》记载:“俄而吐蕃大酋坌达延、乞力徐等众十万寇临洮,入兰州,剽牧马,诏讷白衣摄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击之。追及贼,战武阶驿,掎角劫之,破其众,尾北至洮水······悉收所掠及杖械不赀。”吐蕃大将坌达延此次入侵路线是先攻洮州,再至兰州抢掠牧马,在返回时被薛仁贵之子薛讷等人率领的唐军在武阶驿追上,最后在洮水被唐军击败。可见,武阶驿是吐蕃行军路线上的一关键地名。此名在“两唐书”《王晙传》中皆作“武阶谷”,《旧唐书·王晙传》所载甚详,兹引如下:

开元二年,吐蕃精甲十万寇临洮军,晙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与临洮两军合势以拒之。贼营于大来谷口,吐蕃将坌达延又率兵继至。晙乃出奇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袭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遇寇大呼,后者击鼓以应之。贼众大惧,疑有伏兵,自相杀伤,死者万计。俄而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率众邀击吐蕃,至武阶谷,去大来谷二十里,为贼所隔。晙率兵迎讷之军,贼置兵于两军之间,连亘数十里,晙夜出壮士衔枚击之,贼又大溃。乃与讷合军,掩其余众,追奔至洮水,杀获不可胜数,尽收所掠牧马而还。

朔方副大总管王晙南下与临洮军、薛讷军会合拒蕃。从史料记载看,唐军是从北向南追击在兰州掠取监马的蕃军,在大来谷追上了蕃军。《新唐书》又言,大来谷之战之后唐军“尾北至洮水”,大来谷与武阶谷应该在洮水以南,且两条河谷相距只有10千米。

这则史料中的记录与今迭部达拉沟与俄界之地势吻合。达拉沟向来是洮州通阿坝若尔盖之传统要道,其路线为从达拉沟向南至若尔盖求吉乡,再西南经巴西乡至若尔盖。从达拉沟抵若尔盖后又可分路,东南可至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西南可至白兰国,西北可至九曲(今贵德)。《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忽必烈平滇行军路线自临洮起,向南经忒剌、晏当南逾大渡河入滇。吴景敖考“忒剌”即今达拉沟,“晏当”即达拉沟以南的若尔盖热东巴。笔者同意这一结论,元军向南行军的路线应该是从临洮府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出发,向东南经会川镇后至岷县,再向南翻越迭山的主要隘口——铁尺梁后经腊子口进入白龙江河谷,然后经达拉沟向南入川。这条路线也正是唐代吐蕃进入临洮郡(洮州)、渭州至兰州掠取监马的路线。唐代武阶谷即为达拉沟。王晙先是用奇兵进入达拉沟与吐蕃夜战,薛讷进入俄界沟被蕃军断后,王晙前往接应薛讷脱围,两军合兵击退蕃军。唐军是向北追击蕃军,即唐军出达拉沟后向西北至洮河上游追上蕃军,尽收所获而还。“两唐书”《吐蕃传》均载此役吐蕃遭到惨败,吐蕃士卒“相枕籍死,洮水为不流”。坌达延撤退的最终目的地,应该是洮水以北吐蕃设在贵德的玛冲大军衙。

(三)虎山之战与黄河之战中唐蕃双方的行军路线

敦煌古藏文卷子《大事纪年》中记载,695年吐蕃大将论钦陵与唐大将王孝杰在“虎山汉人坟场”(stag la rgya dur)大战,唐军伤亡甚众。《赞普传记》记载,论钦陵在“虎山汉人坟场”(stag la rgya dur)与“黄河汉人坟场”(rma rgya dur)杀唐人甚多。对勘汉籍,王孝杰与论钦陵分别在695年与696年进行了两次战争,即为证圣元年(太后天册万岁元年,695)之战和太后万岁通天元年(696)的素罗汗山之战。

《资治通鉴》则天天册万岁元年七月辛酉条记载:“秋,七月,辛酉,吐蕃寇临洮,以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之。”《资治通鉴》则天万岁通天元年三月壬寅条记载:“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孝杰坐免为庶人,娄师德贬原州员外司马。”对照敦煌古藏文卷子,证圣元年七月吐蕃入侵临洮发生战斗的战场“虎山”(stag la)与汉籍中开元二年(714)坌达延入侵洮州与唐军激战的大来谷为一地。今迭部县达拉沟的藏文名为“rtag ra”,而《迭部县志》谓此沟藏语地名因达拉库得名,为“虎穴”之义,沟北紧邻之山称虎头山。根据地理分析与地名线索,笔者认为,达拉沟地名的藏文原文应为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stag la”,元代称“忒剌”,即“虎山”之义。《旧唐书》中记载的“大来谷”与“stag la”的对音以及文献勘同基本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虎营”“虎穴”均属于后来民间的演绎之说。

再来看万岁通天元年三月的唐蕃之战,敦煌古藏文卷子中说王孝杰是“越境攻击”,说明这是唐军遭大来谷之败后向吐蕃发起的主动进攻,其战场有二,为黄河与素罗汗山。从地图看,唐军应是深入至今甘南玛曲黄河岸边与蕃军激战,后向北退至素罗汗山再战,大败。从唐军行军路线看,素罗汗山应该指今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gser lung)境内的赛尔龙山。今洮河上游的赛尔龙乡为一关键路口,是洮州或贵德向南前往阿坝的必经之地,在赛尔龙沿洮河溯流而上逾西倾山便直趋黄河岸边的欧拉秀玛(下欧拉),此役唐军的行军路线只能是选择洮州西道之洮河北路至赛尔龙,然后再向南至黄河岸边。由此也可推定开元二年(714)坌达延入侵洮州兵败后,应该是从大来谷向北退至素罗汗山即赛尔龙,在此处被唐军追及后遭到惨败,吐蕃士卒“相枕籍死,洮水为不流”。唐蕃间这几次战役所涉及的文献记录,与洮州西道和叠州道之地理、地名信息,可相互印证。

四、吐蕃磨环川的位置

磨环川在九曲,贵德盆地即九曲的核心地带。关于磨环川的地望,史料中的线索有二:一是磨环川是吐蕃在九曲的屯军基地;二是磨环川当在唐蕃间的交通要道上。第一条线索涉及的史料主要是敦煌文书P.3885号中的《前河西陇右两节度使盖嘉运制二十九年燕支贼下事》判文,其中吐蕃大军的集结地在“磨瓌”,陆离将其识作“磨環”,即磨环川,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学界对该文产生的背景和时间观点比较一致,认为这篇判文产生的具体时间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六月,此时吐蕃40万大军进攻河西与陇右失利,河西、陇右两节度使盖嘉运撰此文对战局进行了全面研判。当年年底,吐蕃继续进攻陇右,结果是廓州达化县沦陷被掠,石堡城失守被吐蕃重新占领。在敦煌卷子中出现了“磨环”这一地名,再次说明“磨环”与“磨禅”不能等同。从下文出现的地名河源、廓州判断,这里的“磨环”指的就是九曲地区的磨环川,天宝十二年(753)哥舒翰在收复九曲战役中攻占了磨环川。这一地点作为吐蕃精心选择的军事基地,应地势开阔,水草丰美,交通便利。唐天宝十四年(755)正月,苏毗王子悉诺罗归附唐朝,哥舒翰在磨环川接受苏毗对唐朝的款附。同年三月悉诺罗被赐姓名李忠信,为怀义王,“哥舒翰护送阙下,玄宗厚礼之”。这一事件清楚地指明磨环川就在唐蕃间的交通要道上。笔者考白兰国王城在今四川阿坝州马尔康,白兰山即今阿坝州理县鹧鸪山,敦煌古藏文文献《德噶玉采祈愿文》中的“vbrom khong”即其古藏文记名,此名旧读“白兰崆”,今读“仲孔”。唐代经白兰国前往吐蕃中节度朵甘思(位置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之路线有九曲和洮州二道,磨环川即经九曲通白兰国之重要站点。

磨环川是九曲地区一河流地带名称,这一地点适合集结大量军队且处在通往白兰国的交通要道上。根据这一线索,唐以前九曲地区的吐谷浑王城所在莫何川可完全与之比定。“莫何川”在史料中又作“慕贺川”“慕贺州”“慕驾川”,关于此川位置,《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记载为:“其国西有黄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州因此为号······其国虽随水草,大抵治慕贺川。”此处称吐谷浑国西有黄沙,治所在慕贺川,即莫何川。郦道元《水经注》曰:

河水右经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川。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河水又东经浇河故城北······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公,即此城也。

郦道元引段国《沙州记》谓黄沙在浇河西南“百七十里”。浇河在《南齐书·河南氐羌传》中作“浇河戍”,“大戍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皆子弟所治。其王治慕驾(贺)川”。段国《沙州记》所谓浇河就指吐谷浑浇河戍、阿豺浇河城。浇河城的位置在今贵德,此为学界定论,其西南“百七十里”的黄沙指的就是青海贵南县境内的穆格塘沙漠。穆格塘沙漠是自贵德向南延伸的一大片沙塬,在贵南县芒拉河处形成北高南低的一个台地,芒拉河沿此台地的边缘向西北汇入黄河,此河便是段国《沙州记》所言大杨川。李文实认为穆格塘沙漠之“穆格”为“莫何”音转。吐谷浑西有黄沙,其王城治在莫何川,故莫何川正为段国《沙州记》中所言大杨川,按地理方位即今芒拉河一带。

根据李智信和陈良伟分别提供的青海古城调查资料,在芒拉河沿岸发现了多座古城遗址,特别在穆格塘沙漠东南角的芒拉河南岸的森多乡青禾羊村发现的古城遗址较为集中,是一处古城遗址群。在这10座古城遗址中青禾羊古城、青禾羊北古城、卡加古城、多江堂古城,按形制属于南北朝时期,其中保存最好和规模最大的是青禾羊古城。吐谷浑西有黄沙,具体应指其都城以西有黄沙。按西秦乞伏乾归封吐谷浑王视连、视罴为沙州牧、白兰王一事,沙州非泛指穆格塘沙漠这一地理实体,应是一确切地名即吐谷浑王城所在,其西有黄沙,今青禾羊村西北有穆格塘沙漠,吐谷浑沙州城应在青禾羊。芒拉河流域水草丰茂,地势开阔,四通八达。其西北方向是黄河河套和穆格塘沙漠构成的天然屏障,其南是广袤的青南高原草甸,其东与洮州、河州接壤,与《旧唐书》所言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的特点完全符合,应是九曲核心地区。而芒拉河一带便是吐蕃精心选择的屯军之地,其原为吐谷浑莫何川,吐蕃占领后称磨环川。

五、经磨环川通白兰国之交通路线

(一)刘元鼎入蕃之路线

唐长庆元年(821),刘元鼎出使吐蕃,经行兰州、鄯州和黄河上游前往吐蕃。其所撰《使吐蕃经见纪略》被全文录入《新唐书·吐蕃传》,文中提供了这一路线中重要的地理和地名线索:

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

笔者有专文考龙泉谷即今咸水河一带,杀胡川即今庄浪河一带。刘元鼎又经石堡城、赤岭后在洪济梁渡过黄河,由此向西南行“二千里”后再向南“三百里”有紫山,即河源地区。洪济梁的位置在积石军西,大概位置是今龙羊峡上游,此处是吐谷浑从青海湖地区进出河南地区的重要渡口。需要强调的是,刘元鼎从洪济梁过黄河说明其路线并没有选择河源道,如果要走河源道其行走路线必定是《新唐书·地理志》鄯州条下所记路线,即莫离驿、那录驿、黄河渡口、众龙驿、大月河等至少一处地名会在其文中出现,因此他走的应该是穿越河南地前往白兰的路线,此其一。文中说其“西南行二千里”,又向南“三百里”可达河源所出的紫山。笔者在地图上测算从龙羊峡上游的洪济梁西南至河源的黄河渡口里程远远小于1000千米,即便从柴达木河源路线前往也最多只有约500千米的路程,那么这“二千里”之说从何而来?此其二。刘元鼎说紫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按长安至兰州约700千米,兰州又至洪济桥大约500千米左右,再加洪济桥至紫山的约1150千米,合计2350千米,基本上与“五千里”相符,说明所谓“二千里”非文献传抄失误,其原文应该如此,此其三。因此刘元鼎所谓“二千里”应该是他渡洪济梁东南绕行至河源的里程,而河源则在洪济梁的西南方向。从地图分析,刘元鼎穿越广袤的青南草地前往白兰,必须在今甘肃省玛曲县欧拉和阿万仓一带渡河,此处距离龙羊峡上游大约350千米,这一带黄河水浅且水流平缓,在春季枯水时节完全可以骑马涉渡。唐使从玛曲欧拉渡河后向南在阿万仓处再渡河,共向南行150千米就到了巴颜喀拉山脉的重要山峰年宝玉则山,刘元鼎所谓紫山即此山,其谓此山就是汉文古籍中所言的昆仑山,也就是黄河源头之地。由此可知刘元鼎所言的“二千里”并不是他的实际行程,而是当地人告诉他黄河源在洪济桥的西南方向,如从洪济桥向东南至河源的路程要“二千里”。笔者用地图测算,从河源两湖地区向东南至年宝玉则山后经阿万仓、玛曲渡河,再西北经赛尔龙至黄河上游处的龙羊峡峡口,其路程约“二千里”。可知,刘元鼎并没有真正到达河源,其所行路线完全是白兰道。

刘元鼎所行路线应该是,经兰州沿湟水过鄯州、石堡城、赤岭后沿黄河北岸抵达龙羊峡上游处的洪济梁渡黄河,再经磨环川即今芒拉河向东南方向行进,在素罗汗山即今甘肃碌曲县塞尔龙进入洮河河谷。此地为唐军与吐蕃大战之处,是自洮河向南前往黄河的重要路口。《魏书·吐谷浑传》谓吐谷浑疆界“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而居”,已言洮水是吐谷浑前往白兰之重要通道,其路线与刘元鼎路线基本一致,莫何川亦即磨环川至白兰国路线也大致如此。

(二)《释迦方志》所载经吐蕃通印度之路线

成书于唐初的《释迦方志》谓从中原前往印度有东、中、北三道,其东道以河州为起点穿越青藏高原经吐蕃至北印度尼婆罗国。这一入蕃路线与刘元鼎行走路线大致相同,也是经过了九曲地区和白兰前往吐蕃:

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

其路线是从河州向西北渡黄河至鄯州(今青海海东市乐都区),经鄯城(今青海西宁市)向西南翻越拉脊山至承风戍,再向西“二百里”至青海湖东岸。在此处提到,青海湖有小山,海周长“七百余里”,青海湖西南有吐谷浑衙帐,这应指青海湖西岸岸边的吐谷浑后期都城伏俟城,今共和县铁卜加古城即此城。又言,从青海湖东岸向西南入白兰国界,白兰北界在积鱼城,西北方向有多弥国;又西南行,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这一路线所记地名可与刘元鼎经九曲至白兰路线信息互为补充,其路线即从青海湖东岸向西南走至洪济桥处渡过黄河,然后溯芒拉河上行至青禾羊村,然后取道碌曲上游的赛尔龙向西南至欧拉黄河岸边渡河后前往白兰。其线路上的积鱼城在白兰国最北端,按刘元鼎行走路线必须经过久治县境内的年宝玉则山,“久治”今藏文名“gcig sgril”,“积鱼”与“久治”音近,积鱼城当为年宝玉则山附近通白兰之驿站。按此,白兰国之北界已达今青海果洛州久治县境内,笔者已考白兰王城在偏南位置的马尔康,白兰国之西界叱利模徒在四川甘孜州炉霍县虾拉沱,东界维州在今阿坝州理县,南界那鄂即“西山八国”之一的弱水国,其大致位置在今金川县境内的大渡河沿岸。按四至,白兰国国境大致为今四川阿坝州北部幅员近200平方千米的地域,其国与吐谷浑故地九曲一衣带水,境内水草丰茂,南通巴蜀、旄牛(苏毗),从地理上讲是吐谷浑在遭遇北方强敌进犯后选择避难的理想地区。



作者:妥超群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5年第2期

选稿:耿 曈

编辑:汪鸿琴

校对:汪依婷

审订:欧阳莉艳

责编:杨 琪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懂球帝
2025-11-13 21:02:14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大国观察眼
2025-11-14 12:05:08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好乒乓
2025-11-14 10:36:31
山东双预警齐发!这场寒潮有多猛?局部雨雪+10级北风;济南直降15℃,最低温跌至-7℃;最冷一天时间确定

山东双预警齐发!这场寒潮有多猛?局部雨雪+10级北风;济南直降15℃,最低温跌至-7℃;最冷一天时间确定

鲁中晨报
2025-11-14 17:03:20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发文道歉,官宣分手,疑似闹离婚…才一天,娱乐圈中曝出多个大瓜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5 01:19:05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时时有聊
2025-11-14 09:31:40
CCTV5直播!王楚钦大战樊振东,林诗栋VS袁励岑 男单4人冲击全运会冠军!

CCTV5直播!王楚钦大战樊振东,林诗栋VS袁励岑 男单4人冲击全运会冠军!

好乒乓
2025-11-14 10:36:13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史上最长停摆结束 民主党是“可耻失败”还是“虽败犹荣”

史上最长停摆结束 民主党是“可耻失败”还是“虽败犹荣”

陶短房之短话短说
2025-11-13 21:15:32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国领事遭围攻,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浅深说
2025-11-13 10:34:33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林子说事
2025-11-14 20:46:42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4 16:20:01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火星一号
2025-11-14 17:43:05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骑马寺的少年
2025-11-14 20:49:43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全球首发!新机官宣:12月5日,正式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4 09:48:38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武汉小象超市的“原切牛肉”是合成肉?厂家:是不同部位牛肉挤压后切片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11-14 18:57:05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美学者一语中的:高市妄言,让中国人一下子想到了90年前…

观察者网
2025-11-14 20:18:02
2025-11-15 04:52:49
江西地名研究 incentive-icons
江西地名研究
分享地名研究信息、行业资讯。
3052文章数 2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