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瓮碎谜底,北宋技术受限,司马光为何舍缸选瓮

0
分享至

司马光砸缸这事儿,说起来谁小时候没听过?但你仔细盘盘,好像哪哪都有点不对劲。砸的是瓮还是缸?北宋能烧出来大瓷缸么?你翻翻书,又有人跳出来说不太靠谱。这事就像饭桌上爸妈争着讲那点老八卦,越讲越玄。说不定哪天你自己喝水,眼神扫过厨房的水缸,还想着,司马光当年这一砸,砸得到底是个啥。



再往回捣腾,故事传得最初,还真不是“缸”。北宋的人写书用“瓮”。《冷斋夜话》有一段,就是早年间司马光还是小孩,跟一群娃在院里玩,其中一个一头栽进了大水瓮里。场面挺惊险,谁都吓傻了,司马光眼珠子一转,啥也不说,抄起石头就砸。水流出来,孩子得救。整个过程其实挺短,没有后来的那种“小英雄拯救世界”滤镜。

再有南宋的罗大经写的《鹤林玉露》,也是“击瓮”。连连续续传来传去,好像瓮里藏了什么秘密,始终没人提“缸”这俩字。你琢磨着,世人贪图新鲜,字一字地给换了。“缸”听着民间点儿,瓮就显得冷门。后来流传变成大众口头禅,也是挺随性的事儿。



瓮和缸的区别,看着像俩兄弟,其实不是一路人。瓮是陶的,软点儿,口小肚子圆,像家里炖汤那大瓦罐,“啪”一砸裂了。缸是瓷的,硬气,还得高温烧。宋那会儿瓷器确实火,但烧大缸就是不合算,技术不够,亏本买卖没人干。尤其是背后那些柜子里的老照片,考古挖出来的,都是瓮,没有谁家宋朝大缸。别说烧,瓮都两千年前就在了。你说“请君入瓮”,那太正常,谁进过“缸”?兴许司马光那一砸,要是换成缸,十有八九没戏,手头那块石头都得磕碎。

说到名人救人,司马家那个小孩形象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小智者”,顶多就是反应快一拍。这场面你放电影都觉得紧凑,瓮边儿一群人要么哭要么喊,司马光却一言不发,眼神沉下来,那种临危不惧,是不是后人给他补上的?谁知道呢。北宋之前的小孩互救,估摸也不少,只是没那么会写故事,没赶上司马光这个名字。



用“大缸”讲故事,其实还是老百姓爱听。别管是不是因为北宋瓷器技术不行,不管“击缸图”怎么画——孩子都爱砸缸。你书摊上看到小人书,泥塑司马光举着大石头英勇豪迈,作者可能想的是:越大越响,故事越能流传。可是你捧着细两千多年前人家本来就是用个瓮。

至于真实性,一半要看你信不信。有的人说,这可能就是一堆救人的故事,后来恰巧给了司马光当标签,方便后代让孩子们懂得:临危要有主意。有学者甚至直说,司马光砸瓮这件事,本意没那么神圣,就是民间一普通小事。又像不少老故事似的,谁都想沾点名人运气,拖家带口地往名流身上靠。



反过来证据其实还是有的。《冷斋夜话》、还有宋史里,也说“击瓮”。甚至那几年京城啥都流行,各种“小儿击瓮图”挂在门洞子里,谁家不贴点儿儿童海报?考古学家去挖土,掏出来的大陶罐,确实口径都挺大。说古人办不到,凭新石器时代都能做,司马光所在的宋朝也不是吃素的。

但你到底说这事是真是假?往往没法下定论。你想当心那点“历史真相”,但历史偏偏喜欢跟你玩迷糊。搞不好,咱听的就是一出流行改编,司马光到底砸没砸、救了谁,谁家都没拍照片。民间也有点意思,故事一代代讲,差点连砸的容器都跟着升级,不知道下一代是不是要讲成砸“水塔”。



砸缸这个动作,其实挺带劲。你小时候要是有点淘气,想砸缸救人,没准被大人一巴掌拍下去,说“别学作死”。但司马光砸了真瓮,还救了人。古人遇事,总没咱们今天想得多,有点“我不管,先救人”。后来史学家、教授们又纠些细节,不是砸缸、不是砸瓮,“你凭什么说就是这个?”一场电视辩论,清华女教授被马未都怼下去了——你说尴尬吧,也是挺尴尬。

这种场面挺像咱们过日子,有时候吵架,说起来点旧事,谁也说不明白,到底是谁做的。你爸跟你妈,谁先提出结婚?谁先主动?两个人都争着说是自己,那份真相早没了。司马光砸缸这故事,不也像这种家务琐事么?谁都想留下点痕迹,可时间一长,事儿的形状就变样了。



我有时候觉得,司马光砸的是瓮,不如说砸碎的是一层面子——童真的恐惧被打破,临急也能见机行事。而后来大家讲司马光砸缸,有多少是出于敬佩,有多少只是饭后闲谈?或许司马光本人,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一瞬间的反应。而后世的人,翻来覆去地琢磨这个动作,盘出一堆道理,你说荒唐不荒唐?

故事讲到这儿,留下点空白,也是常事。没人知道那孩子后来怎样,司马光自己有没有后怕。瓮和缸都碎了,童年往事也随着光阴裂成块儿。历史长河,就像院子里的一滩碎陶片,谁捡起了,都能讲出不一样的故事。



有时候,我倒觉得,历史该像小姑娘一样刁钻,一会儿闹脾气,一会儿变脸。你信与不信,在她跟前,都是一场做戏。下次你翻到厨房那只缸,别着急下,或许,世上的真相,根本不是“砸碎了什么”,而是谁敢当机立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到八十何为赢?不是钱权儿孙,而是这八种福气,中三条偷着乐!

人到八十何为赢?不是钱权儿孙,而是这八种福气,中三条偷着乐!

雪雪呀
2025-10-21 12:47:40
预制菜风波两个月,西贝“冰与火”:多个门店关闭,也有门店大排长龙

预制菜风波两个月,西贝“冰与火”:多个门店关闭,也有门店大排长龙

红星新闻
2025-11-09 20:10:17
官方出面!两次入狱仍死不悔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官方出面!两次入狱仍死不悔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诗意世界
2025-11-08 21:52:47
余华:我们对人性最大误会,是以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点人性和良心

余华:我们对人性最大误会,是以为只要是人,都会有点人性和良心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10 14:00:03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央八明晚播出!37集谍战电视剧来袭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4:10:51
笑死,女子发文嫌弃三十岁的老公天天打游戏,网友们却站男方这边

笑死,女子发文嫌弃三十岁的老公天天打游戏,网友们却站男方这边

花心电影
2025-10-09 17:30:19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南书房
2025-10-03 18:23:44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贵州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贵阳网
2025-11-09 17:49:52
上海佘山:一套豪宅170亿,住的却不是中国人!

上海佘山:一套豪宅170亿,住的却不是中国人!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10 00:59:38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儿子谈婚这天,女方带10人提8个要求,我回5句话,她当场摔杯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21:50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带孙子10年被赶走腾房间,2年后儿子来要钱,我怒吼:滚出去

媛来这样
2025-11-05 07:46:14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西班牙帝后访华!莱后一袭黑色羊毛大衣绝美,莱昂诺尔公主没来

西班牙帝后访华!莱后一袭黑色羊毛大衣绝美,莱昂诺尔公主没来

红袖说事
2025-11-10 00:15:35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4:55
美国慌、印度叹、欧洲酸!福建舰的入役让各国的舆论“炸锅”了

美国慌、印度叹、欧洲酸!福建舰的入役让各国的舆论“炸锅”了

战刃
2025-11-08 20:22:11
3人20+仍难带队赢球!5年2.07亿,拿9分5板6助!这笔交易亏大了

3人20+仍难带队赢球!5年2.07亿,拿9分5板6助!这笔交易亏大了

毒舌NBA
2025-11-10 10:57:13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中国将迎来 “死亡高峰期”:一代人集体老去,人口天平彻底倾斜

禾寒叙
2025-11-07 19:07:09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2025-11-10 11:16:49
智慧生活笔记
智慧生活笔记
分享生活小妙招、实用技巧和所见所得,让生活更简单更有趣。
536文章数 26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325km 小鹏P7+增程版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下一代Steam手柄长这样?渲染图展示双触控板设计

亲子要闻

心理咨询室里的沉默:面对家长,孩子为何压抑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