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电视剧里才有跨越二十几年的爱情?
![]()
我告诉你,现实里有,还更难演。
![]()
1994年的摄影棚里,王茜第一次见徐庆东。
导演喊“卡”后,他把她拉到监控器前,一句“你眼里的杀气太正了,下次藏一点”就让王茜愣住。
那时没人知道,这句专业点评会延伸成两人的一生。
结婚证没扯,孩子却在2007年踩着38岁的高龄风险来了。
同一天,《重案六组3》收视率冲顶,护士把孩子抱到她怀里,她第一反应不是哭,是问工作人员:“我这集剪完了没?
![]()
”——徐庆东在走廊那头笑得像个劫后余生的老兵。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2014年秋天的哮喘发作只用了十三分钟,徐庆东走之前留的最后一句话居然还是剧本:“把《啊,摇篮》第三稿给我。
”王茜后来真把这部剧拍出来了,用了十一年,剪了十七版。
她在片场常跟年轻演员嘀咕:“别看镜头里我骂人凶,真正凶的那个人不在现场了。
”说完就背过身去,没人敢追问她红的眼圈是给谁。
如果你见过王茜的女儿然然,就知道什么叫遗传的倔。16岁小姑娘现在北京国际学校读IB课程,去年拿校园戏剧节“最佳新人”那天,王茜没送花,塞给女儿一张地铁卡:“以后想演就去,不想演就回家吃炸酱面,别用我的名号占别人便宜。
![]()
”有记者追问会不会让女儿进圈,她翻白眼:“圈是圈,碗是碗,混为一谈的都饿过。
2024年3月,北京电影节的创投酒会上,她带着新医疗剧《生命线》的PPT挤在一群95后制片人里。
轮到她发言,没讲大数据,没提流量,第一句:“这部剧的男主角原型,是疫情期间我老公的发小,现在还插着管。
”现场一下安静。
她把酒一饮而尽,“我58岁了,不是卖惨,是想告诉你们,题材不在新旧,在人味。
![]()
”底下有人鼓掌,她摆手:“别整那些虚的,回头投钱就行。
对了,她现在还有三个身份:中传兼职老师、公益发起人、档案管理员——听起来像打三份工的居委会大妈。
去年冬天她跑延安,带去三个集装箱的儿童戏剧道具,现场孩子喊她“王奶奶”,她气呼呼:“叫姐姐,我还没绝经。
”转头却把徐庆东的27本导演笔记捐给电影资料馆,工作人员扫描时掉出一页泛黄的分镜纸,背面写着:“给茜的第100个惊喜”,没人敢念出来,她笑着揣进兜里:“留到80岁再哭,现在先干活。
![]()
我前天在她工作室看见一面照片墙,最中间不是剧照,是女儿五岁时画的蜡笔画:一家三口,爸爸那头爆炸头被涂成蓝色,妈妈眼角两道夸张黑线。
王茜盯着画说:“我现在每天写剧本前瞄一眼,提醒自己别写那些没人味的台词。
”说完把刚改完的《生命线》第十二稿递给我,扉页仍旧是徐庆东当年那句话:“别让角色说话,让他们呼吸。
你看,她不是守寡,是守着一个剧本。
不是怀念,是把失去拆成无数小块,撒在每一句新台词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