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手机某个App,还没来得及操作,甚至只是走路时手机轻轻一晃,屏幕就瞬间跳转到了某个购物平台?近期,“双十一”大促期间,这种令人不胜其烦的“霸屏广告”引发了用户的广泛吐槽,并将电商巨头淘宝推上了风口浪尖。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正式介入。
![]()
“双十一”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场关于用户体验的争议却愈演愈烈。11月8日,“官方称已对淘宝霸屏广告展开调查”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数亿网友的关注和共鸣。 根据媒体报道,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11月6日证实,收到了大量关于淘宝“霸屏广告”的举报,并已正式立案,交由该局的网络监督管理分局展开调查。
用户投诉的核心问题,集中在淘宝于“双十一”期间,在多个第三方手机App投放的“摇一摇”或“触摸式”跳转广告。许多用户反映,这些广告的触发灵敏度极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手指触碰,甚至是走路、乘车时手机的轻微晃动,都会被强制跳转至淘宝的双十一活动会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手机使用体验。
“不点就跳转,一碰就‘摇’人”,这种强制性的广告行为,不仅让用户反感,更涉嫌违法违规。事实上,国家对此早有明确规定。我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指出,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弹窗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针对这类“摇一摇”乱象,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年2月就已发布通知,明令禁止App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来诱导用户操作。有律师指出,这种霸屏广告的本质,是一种剥夺用户选择权的强制浏览行为。它不仅违反了《广告法》,还可能伴随着“强制授权、超范围索要权限”等问题,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构成潜在威胁。
![]()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极具侵略性的广告模式并非淘宝独有,其他电商平台在流量竞争中也或多或少地采用过类似策略。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电商行业在面临增长瓶颈和激烈竞争时的“流量焦虑”。平台方明知这类广告会牺牲用户体验,但为了在“双十一”这样的关键节点抢夺用户注意力和市场份额,依然选择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这已经不是淘宝第一次因广告问题被监管部门关注。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21年,淘宝就曾因广告违法行为,两次被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此次旧事重演,且是在国家三令五申规范“摇一摇”广告的背景下,其调查结果和后续影响,无疑将成为观察平台经济营销行为是否真正走向合规的重要风向标。
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安宁权理应得到尊重,任何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换取流量的商业模式,最终都将损害品牌自身的信誉。对于此次事件的后续进展,我们将持续保持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