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里的福气,从来不是贴出来的
![]()
每年腊月二十九,北风贴着院墙呼啸而过的时候,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忙活起来。
老杨家的红纸铺了一炕桌,墨水味儿混着灶上炖菜的香气,沾得满屋都是。
老老少少围在一起,一个个摩拳擦掌地要写“福”字。这年头,说五福临门也好,道四季平安也罢,不外乎是个念想,但村里人图的就是这份热热闹闹的年味。
![]()
五岁的“福”跑了
小孩子总是最积极的。老杨家五岁的小孙子攥着毛笔,像握着一根烧烤签子似的抖个不停,手心汗津津的,非要自己写最大的那个“福”。
大人们憋着笑看他,结果他一笔下去,“福”字歪七扭八,像只螃蟹横着爬。老杨一瞅,乐得直拍大腿:“这哪儿是五福临门?分明是五福‘跑路’了!”
写完“福”字就该往门上贴。北方的风向来不讲道理,吹得红纸呼啦啦响。大人们指挥着孩子们按稳了,再拿胶带固定。
![]()
可不知道谁一松手,那歪歪扭扭的“福”字忽地挣脱束缚,乘风而起,转眼就飞到院子外头去了。
小孙子哇地哭了起来,说要追回来。老杨摆摆手笑道:“飞出去就飞出去吧,让风替咱给街坊邻居送福去,咱家的福气还能少了不成?”一句话,逗得全家笑成一团。
送福还是迎福?
村里人有句话——“福不单行”。可有时候送出去的福,还真能转个弯再回来。
去年老杨家的大姑回娘家,路上堵车耽误了一天,到家的时候年夜饭都快吃完了。
![]()
老太太没怪罪,反倒乐呵呵地说:“迟到的好,福都是晚来的,明年咱家准顺当。”
这话听着糙,但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过年讲究的是团聚,哪家哪户不图个团圆和美?
更何况有些事情本就随缘,反倒比刻意求来的更让人觉得暖。
有人说贴“福”要倒贴才吉利,不然就是不敬;也有人说正贴才行,不然“福”要溜走。
![]()
可老杨向来懒得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用他的话说:“你把福贴得再周正,人心要是不正,有啥用?”
街坊邻居串门的时候,看到门上贴的几个“福”字,谁也不知道哪张是大人的手笔,哪张是孩子歪歪扭扭的“杰作”,可大家看着欢喜,也就够了。
真正的福气藏在哪里?
老杨家有一年的春节,小孙子刚学会写几个字,就在门口的雪地上用粉笔画了个大大的“福”。
![]()
结果第二天大雪纷飞,脚印、字迹全盖住了。老太太见了也不恼,反而笑着打趣:“这福埋雪里了,明年准是个好年景!”果然,那年村里收成特别好。
说到底,无论是贴福还是画福,都是心意。红纸、墨汁、福字、年夜饭,拼凑出的从来不是什么神仙显灵的好兆头,而是家人聚在一块儿的热乎劲儿。
手上沾了墨,衣服蹭了红,锅里的炖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大人说笑,孩子玩闹,这样的光景,才配叫“五福临门”。
![]()
老杨常说:“过日子别太较真,福气不是求来的,是攒的。”是啊,哪有什么天命注定,无非是人够豁达,福气自然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