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搞了个台海防卫兵推,时间是2024年6月10日到11日,参与的都是美日台退役的高层军官。整个活动分成两天,第一天主要是聊战前怎么摆兵布阵,第二天直接进入正式开打的模拟。结果出来后,岛内很多人觉得挺震惊的,因为模拟里解放军没走寻常路,选择从台湾东部搞奇袭登陆,还把澎湖这个所谓台湾大门给快速拿下,速度快得超出大家预料。这事儿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当前军力对比和战略变化来设计的,挺接地气的,提醒大家传统思维得更新了。
![]()
先说说这个兵推的背景吧。主办方是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他们请来了九位退役将领,分成台湾组、美国组、日本组和中共组。台湾组的主推手是前陆军司令胡镇埔,他退役后还挺活跃的,经常参与这类讨论。其他组也有重量级人物,比如美方前印太司令部司令,还有日方退役将领。整个推演用的是桌面模拟方式,就是大家围着地图和标志讨论行动,不搞电脑模型,但够真实,能反映出各方可能的反应。为什么办这个?主要是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大家想通过模拟看看如果真打起来,会是个啥情况,尤其是灰色地带怎么转成热战。
![]()
第一天推演焦点在战前阶段。模拟解放军在福建沿海集结部队,美国通过卫星监控发现动静,日本加强西南诸岛防御,台湾这边进入警戒状态。关键是没人想先开枪,大家都试探底线。台湾组决定不主动攻击,保持监视,但也调整导弹位置和海军巡航。美日组承诺情报共享,但实际响应有延迟。这部分暴露了灰色地带的模糊性,容易升级成冲突。很多人觉得这很现实,因为现实中类似事件经常发生,比如机舰绕台啥的。
第二天转到正式作战,场面就激烈了。模拟开战后,解放军先来大规模火力打击,覆盖全台湾军事目标。台军机场、港口、防空系统基本瘫痪,通信也中断。接着情报显示,马公岛东南有登陆车辆,西屿和白沙有机降和两栖行动。美国卫星看到解放军快速控制离岛,坦克、装甲车、火炮啥的都上岸了。舰队还向台北和高雄推进。这时候两个点特别意外:一个是东部登陆,一个是澎湖快速失守。
![]()
东部登陆这事儿,以前兵队很少考虑,因为东部是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推进。传统上都觉得解放军会从西部平原登陆,比如淡水河口、基隆、台中或南部,那里平坦,便于速战速决。但这次模拟不一样,解放军从卑南溪南到知本溪的海滩上岸,旅级部队直接突击,营级机降占桥,台东丰年机场有空降,花莲和宜兰也同时行动。专家说,这因为解放军军力科技进步了,能避实击虚。东部防卫薄弱,一旦被突破,后方就乱了,当局可能很快就撑不住。这想法挺有道理的,现实中东部确实守备少,山地作战对进攻方挑战大,但如果用空降和无人机,情况就变了。
再说澎湖,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是关键。从郑成功到施琅,收台都先拿澎湖,当跳板。郑成功1661年从福建出发,先占澎湖补给,然后打台湾。施琅1683年也一样,先败郑氏海军于澎湖,再登陆本岛。现在21世纪了,有人觉得解放军实力强,直接占台北更好。但胡镇埔说,澎湖不一样,打澎湖等于打本岛,因为它是大门,拿下后后勤源源不断。模拟中,澎湖遭远程火力和无人机打击,台军没法反击,失守超快。台湾组自己都承认,这超出预期,暴露了外岛独立作战的弱点。
![]()
这个兵推不是第一次,基金会之前也办过,但这次加了新元素。报告出来后,有六项发现:一要建灰色地带接战规则,二审慎评估由演转战,三提升东部反制,四检讨海空战力,五强化电磁防护,六重视民防。挺实用的建议,因为现实中台军装备不足,电磁战是短板。媒体报道多了去,风传媒、联合报啥的都写了,岛内讨论热烈。有些人觉得模拟太悲观,但也有人说这能敲醒大家,别老靠美日援助,自身得硬起来。
整体看,这兵推反映了当前不对称战力。解放军进步快,台湾得靠智慧应对。不是说一定打,但准备总没错。很多人觉得,民防很重要,社区训练得跟上。美日合作也关键,但别全指望他们,物流延迟是大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