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近段时间,尼日利亚受到了不少关注,尤其是美国威胁要对其动武,让这个远处于大西洋沿岸的非洲国家,成为很多人的话题焦点;
![]()
提到尼日利亚,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国家是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数据最直观!
尼日利亚国土约92.3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非洲3020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1/33,然而截止2024年,其全国人口却高达2.33亿,占到非洲14.5亿总人口的近1/6,是非洲名副其实的第一人口大国;
作为对比,在很多人印象里人口较多的两个非洲国家,埃及目前人口为1.17亿,埃塞俄比亚为1.32亿,二者加起来才跟尼日利亚差不多。
![]()
非洲三个人口大国
不过在全城探秘看来,尼日利亚还有一个更加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其“南北之分”非常明显;
什么是南北之分?
在我国,这并不算一个新鲜词,毕竟我国幅员辽阔,国土南北跨度非常大,从黑龙江到海南距离高达数千公里,所以南北不同区域的气候区别很大;
此外,我国辽阔的国土上还分布着黄河、长江等东西流向的大河,再加上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导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南北交流的难度也远超今天,所以南北区域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等区别也很大;
![]()
我国的南北之分
这就是所谓的“南北之分”。
那么,尼日利亚的南北之分,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比照我国,全城探秘总结出以下几点:
1.尼日利亚的民族有“南北之分”。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境内生活着多达数十个民族,虽然英语是官方语言,但全国语言种类却达到520种,其中有三个民族人口最多,分别是豪萨族、约鲁巴族以及伊博族,三大民族人口合计将近1.4亿,占尼日利亚总人口的60%以上;
![]()
尼日利亚民族的南北之分
而这三个民族的分布区域也很有意思,豪萨族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中北部,约鲁巴族和伊博族则集中在尼日利亚南部,前者分布在西南沿海,后者分布在东南沿海;
非常明显的“南北之分”啊!
2.尼日利亚的宗教信仰也有“南北之分”。
尼日利亚全国人口中,宗教信仰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穆斯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3.5%,还有45.9%信仰基督教,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尼日利亚虽两大宗教并立,但信仰者数量都不可小觑,不仅是非洲基督教徒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
尼日利亚宗教分布
而尼日利亚这两大宗教人口的分布也很有意思,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北部,基督教则位于南部。
3.尼日利亚的气候“南北之分”更加明显。
整体上看,尼日利亚处于低纬度的热带区域,全国属热带草原气候,炎热多雨,一年之内可分为旱季和雨季,但细分之下,尼日利亚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则非常大,并且有明显的“南北之分”;
![]()
尼日利亚气候分布
其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年温差较小,最高气温仅有28摄氏度,最低气温也能达到26摄氏度,而且降水非常充沛,年降雨量高达2000-4000毫米;
![]()
尼日利亚南北两座城市,气候差异巨大
中部地区呢,又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其中旱季炎热干燥,从12月持续到次年3月,雨季则从7月到9月,降雨量约500-750毫米,年降雨量能达到1000毫米左右;
尼日利亚最北部区域则属于热带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并且年降水量也不到500毫米。
![]()
尼日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南北差异明显
由于气候和降雨量的巨大差异,尼日利亚南北区域的植被和自然景观相差也很大;
一方面,尼日利亚南部大部分地方丛林茂密,尤其是尼日尔河三角洲区域,水网密集,沼泽遍布,中部分布着地势较高的乔斯高原等,以稀树草原为主,北部气候炎热干燥,属于半荒漠地带。
![]()
尼日利亚东北部的乍得湖
另一方面,尼日利亚南北区域种植的农作物也有明显区别;
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以及高粱等相对耐旱的农作物,其中高粱产量达到600-700万吨,除了满足自身消费外,每年还能出口100万吨左右;
南方地区气候更加湿润,种植的作物大多也对水资源的需求比较大,比如水稻、木薯等;
比如,尼日利亚目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万公顷,大米年产量约500万吨左右;
![]()
尼日利亚农作物产量,红色就是木薯
而木薯更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作物,由于其淀粉含量非常高,不仅是尼日利亚乃至非洲大部分人口的重要主食,还能用来发展生物能源,所以尼日利亚的木薯种植非常广泛,从西南到东南的辽阔区域都有种植,年产量高达4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1/5。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的“南北之分”非常明显,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我国还大;
![]()
尼日利亚北部城市迈杜古里
毕竟,我国汉族人口比例非常高,南北几乎没啥区别,而尼日利亚则完全不同。
实际上,在过去数十年,尼日利亚出现的很多矛盾,跟其国内的“南北之分”也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穆斯林人口比较集中的北部属于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更加恶劣,而基督教徒生活的南方区域不仅更加宜居,尼日利亚的油气资源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以及近海区域;
![]()
尼日利亚油气资源分布在南方
要知道,尼日利亚可是非洲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大国,其已探明石油储量372亿桶,天然气储量更是高达5万亿立方米。
所以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
放眼全球,存在明显“南北之分”的国家要么如同我国,幅员辽阔,要么如同越南,南北狭长;
而尼日利亚呢?
![]()
尼日利亚国土形状“圆润方正”
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的1/10,国土形状也非常的“圆润方正”,南北跨度只有1000公里左右,别说跟我国相比了,即使跟南北跨度1650公里的越南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那为啥尼日利亚的“南北差异”却这么大呢?
全城探秘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伊斯兰教与西方殖民者在尼日利亚的扩张。
上面提到的尼日利亚三大民族,几乎都是在北非以及西非地区各国均有分布的跨国民族,比如豪萨族在贝宁、喀麦隆、科特迪瓦、乍得、中非共和国、多哥以及加纳等国都有分布,全球人口高达8600万;
![]()
伊斯兰教在非洲的扩张
而约鲁巴族主要居住在尼日利亚、贝宁以及多哥等国,总人口超过4800万,同样是非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早在7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已经扩张到撒哈拉沙漠以南,这些民族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已经非常深。
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成为首批来到尼日利亚的欧洲人,随后西方列强纷纷到来,在尼日利亚南部沿海建立据点,从事横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
![]()
西方殖民者抵达尼日利亚
19世纪初,英国逐步禁止奴隶贸易,但很快又将尼日利亚变成其殖民地,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西方列强正式承认英国对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西非势力范围的控制;
受此影响,尼日利亚南部区域的大部分人口也成为基督教徒;
这从尼日利亚的国名变化也能看出:
“尼日利亚”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由英国记者弗洛拉.肖于1897年1月8日创造,在此之前,这片区域有多个名字,比如“中苏丹”以及“尼日尔苏丹”等。
![]()
可以说,伊斯兰教与西方殖民者在其境内的扩张,是尼日利亚在民族、宗教信仰峰方面存在“南北之分”的重要原因。
第二,撒哈拉沙漠与几内亚湾的“南北夹击”。
尼日利亚南部毗邻几内亚湾,而北侧不远处就是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二者对尼日利亚南北区域的气候与自然条件,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
几内亚湾与撒哈拉沙漠“南北夹击”,是尼日利亚气候“南北之分”的关键
在尼日利亚南部,由于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其北部又受撒哈拉沙漠影响气候炎热干燥,至于中部区域则被海洋与沙漠交替控制,形成了明显的旱季与雨季之分;
而几内亚湾与撒哈拉沙漠“南北夹击”,也成为尼日利亚气候存在“南北之分”的主要根源。
![]()
尼日利亚南方城市拉各斯
第三,尼日尔河及其最大支流贝努埃河的横向阻隔。
作为西非地区有名的世界大河,尼日尔河长度达到4160公里,流域面积209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2000亿立方米,尼日利亚境内长1400公里的干流河道,以及其最大支流贝努埃河,一个自西向东,一个自东向西流淌,并在尼日利亚南部交汇;
![]()
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
两条大河不仅将尼日利亚国土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河口处形成的尼日尔河三角洲还面积辽阔,土地肥沃,生活着尼日利亚全国近一半人口,其宜居的自然条件,跟北部地区也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尼日利亚的“南北之分”确实明显;
![]()
但在全城探秘看来,也许正是因为其南北区域在气候、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尼日利亚才能够养育超过2.3亿人口,并成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