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回来,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个人。
以前天天抱怨工资低、房价高,现在闭口不提。为啥?因为在朝鲜那一个月,我亲眼看到了另一种活法——月薪八百,活得像个爷。
去朝鲜前,导游反复交代纪律:不能乱拍照,不能提“韩国”,手机随时要被检查。刚下火车,我就傻眼了——满大街的自行车,灰扑扑的老楼房,街上行人穿着朴素但步履从容,活脱脱穿越回了我爸妈年轻时的九十年代。
![]()
物价低到让你怀疑人生
在平壤街头,我试探着问了下物价:一斤土豆五毛,一斤苹果一块,猪肉才三四块钱。我请三个当地年轻人在小馆子吃饭,点了冷面、啤酒、几个小菜,结账时不到十五块。在国内,这点钱连杯像样的奶茶都买不到。
朝鲜普通工人月薪三四百,开城工业区的“高收入群体”能拿到八百。听起来寒酸是吧?但人家一碗冷面两块,一瓶啤酒一块五,月薪八百的工人天天能下馆子。反观国内,月薪八千的年轻人,敢天天在外面吃吗?一碗面三十,一杯奶茶二十五,工资就像被大风刮走。
国人炫耀的“精致穷”,在朝鲜人眼里是笑话
有一次和几个朝鲜年轻人聊天,我说国内普通工人月薪三四千,他们全愣住了。一个小伙子瞪大眼睛问:“那你们每个人都有车吗?手机能看视频吗?”
我支支吾吾没敢说实话——车是贷款买的,手机分期还没还完,工资一发先还花呗。在朝鲜人面前,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傻子。
更讽刺的是,朝鲜人知道《甄嬛传》,知道周杰伦,却不知道中国年轻人为了追星能花掉一个月工资;他们知道中国发展快,却不知道北上广的白领住在合租房里吃外卖。
![]()
当国人还在为学区房拼命时,朝鲜人结婚就分房
在朝鲜,结婚就能申请分房。八十到一百五十平的精装房,家具家电配齐,水电煤气全免。房子跟着工作走,调动了就换房住。没有房贷,没有公摊,更不用担心房价暴涨。
反观国内,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背上三十年房贷,就为了一间七十年产权的鸽子笼。更可笑的是,有些人一边骂房价高,一边炒房如命——素质?在利益面前算什么?
免费医疗和教育,打了谁的脸?
朝鲜从1953年就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感冒发烧不要钱,做大手术不收费,连看牙都免费。医院没有收费窗口,病人从来不知道看病要花多少钱。
教育更是全免费。从小学到大学,学杂费全免,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孩子们梦想当医生、工程师,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国家就会给出路。
想想国内,医院排队像春运,专家号被黄牛炒到天价;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卷,补习班烧钱如流水。更可悲的是,有些人一边抱怨看病贵、上学难,一边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素质?配谈素质吗?
![]()
没有焦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在平壤街头,我经常看到一家人骑着自行车去郊游。爸爸前面蹬车,妈妈坐在后座搂着孩子的腰,车篮里放着简单的食物。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名牌包包,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
他们的公交车比小轿车多,街上从不堵车。周末的音乐厅里,手风琴演出座无虚席——那是真正的艺术享受,不是发朋友圈的摆拍。
反观国内,年轻人挤在地铁里刷短视频,焦虑地盯着房价和股价;中年人熬夜加班怕被裁员,还要在酒桌上吹嘘自己的人脉。素质?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素质?
![]()
离开那天的震撼
回国前,我站在火车上回望平壤。阳光洒在骑车的人群身上,远处传来手风琴声。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们拼命追求的物质,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幸福。
在朝鲜,虽然没有自由上网,但也没有信息焦虑;虽然没有繁华夜市,但也没有熬夜加班;虽然没有豪车别墅,但也没有房贷压力。
![]()
如果让你选——
月薪八千,每天加班到凌晨,看病自费,孩子上学要抢学位,三十年房贷压得喘不过气;
还是月薪八百,按时下班,看病免费,结婚分房,孩子上学不要钱?
很多国人会毫不犹豫选第一个——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在攀比中寻找存在感,在物欲中迷失自己。素质?在生存压力面前,早就被碾得粉碎。
从朝鲜回来后,我再也不抱怨了。不是认命,而是终于看清:中国人不是活得太累,而是把面子看得太重;不是素质低,而是被现实逼得忘记了体面。
在朝鲜人简单的幸福面前,某些国人炫耀的“高品质生活”,更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皇帝新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