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的尽头是“电”:硅谷的太空豪赌与中国“弯道超车” | 甲子光年

0
分享至




当微软CEO纳德拉抱怨,GPU因缺电而闲置时,谷歌、英伟达和SpaceX正在制定昂贵的太空数据中心蓝图。但在他们行动之前,中国有一家公司已经发射、组网并开始商业运营。

作者|Richard

编辑|栗子

“我们有海量闲置的英伟达GPU,但他们只能躺在机架上,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电力去点亮他们。”

微软CEO纳德拉最近的这句惊人言论,向市场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AI竞赛的终极瓶颈,已经从芯片供应转向了最基础的资源——电力。

这背后是冷酷的财务焦虑。在AI的“淘金热”中,英伟达的芯片迭代速度太快,从H100到Blackwell,“有效保质期”越来越短。对于手握价值数千亿美元GPU的科技巨头而言,电力每延迟一天,这些昂贵的硬件资产就在无声地“蒸发”,还未创造利润,便已逐渐要过时。

但AI对“无限”算力的追求,正撞上地球有限的电力、水和土地资源的“物理之墙”。

这场危机正迫使巨头们启动昂贵的“B计划”。在地面,亚马逊和谷歌,已开始布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试图通过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来解决问题。

另一个更激进的选项则指向太空——英伟达和谷歌这些科技巨头们,都在抢着把芯片送“上天”。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关乎AI未来的新竞赛中,第一个冲过起跑线的并非硅谷巨头。

一家名为“国星宇航”(ADASPACE)的中国公司,早在2025年5月14日,就已成功发射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测试,而是一个已经实现商业化、正在太空中为客户运行AI算法的算力网络。

在全球AI版图重构之际,中国是如何在“太空算力”这一关键高地上,悄然取得先发优势的?这对未来的技术格局意味着什么?

1.硅谷的“太空B计划”

纳德拉对电力短缺的抱怨,是日益紧迫的行业危机。为了摆脱“地球物理墙”,硅谷巨头们的“B计划”——将数据中心送入轨道,正从科幻变为严肃的工程蓝图。

谷歌的“捕日者”(Project Suncatcher)计划最为详尽。它的目标是在轨部署自研的 TPU芯片。根据谷歌的论文,它设计了一个由81颗卫星组成的计算集群,在1公里半径内以100-200米的间距紧密编队飞行。

这是一个极其激进的方案,其背后是精明而高风险的技术取舍。谷歌之所以要冒着极高风险采用100-200米的超近编队飞行,是因为只有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才能产生足够高的接收功率,从而允许他们直接使用地球数据中心已经成熟的、高功率的DWDM光通信模块,以实现1.6 Tbps的高带宽。这种设计虽然巧妙,但也极大地增加了轨道控制的复杂度。

不过在实验室中,谷歌已取得关键进展:他们用67MeV质子束模拟太空辐射,证实TPU芯片的抗辐射能力远超5年任务预期,星间所需的1.6 Tbps高速光链路也已在地面验证成功。

但谷歌也坦承其计划的“阿喀琉斯之踵”:这个计划的经济可行性,完全依赖于发射成本能否降到200美元/kg以下。所以,谷歌将时间表定在2年后,首批两颗原型卫星将于2027年发射。

英伟达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投资路线,全力支持初创公司Starcloud,这是一家新锐的创业公司。Starcloud的行动迅速:在2025年11月2日,利用SpaceX的火箭成功发射了其首颗测试卫星。

这颗卫星搭载了英伟达H100,它的任务不是组网,而是测试在轨AI推理。这颗卫星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集各家之长”的轻资产模式:它依赖英伟达的H100进行计算,计划在轨运行谷歌的Gemma开源模型,并由SpaceX负责发射。

尽管其最终蓝图,是建设一个5吉瓦、由4公里宽,由太阳能阵列供电的庞大轨道数据中心,并大胆预测“十年内几乎所有新数据中心都将在太空建造”,但其当前阶段仍是“原型验证“,商业化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

亚马逊和SpaceX也已入局。贝索斯预测,未来10至20年内,将出现吉瓦级的太空数据中心。而马斯克则明确表示,SpaceX将利用其带宽达1 Tbps的“星链V3”卫星进入太空计算领域。

可见,科技巨头们都纷纷发布了他们的AI太空数据中心蓝图,那么一个关键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危机,迫使科技巨头们,如此一致地将目光投向成本高昂、技术未定的太空?

2.科技巨头们为何被迫“上天”?

这些动辄耗资千亿的太空计划,源于地球上日益严峻的三重物理困境:

最大的就是能源瓶颈。AI正成为“吞电巨兽”。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将需要额外67吉瓦的电力,这相当于67座大型核电站的发电量。这背后是“时间”与“财务”的双重错配:英伟达芯片快速的迭代周期,与电网扩容长达2至5年的审批建设周期,形成了致命的时间差。

这意味着,当微软和亚马逊还在为新数据中心排队等电时,他们仓库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GPU资产正在迅速贬值。这迫使巨头们需要思考更创新的能源方案。

还有散热与水资源消耗。AI芯片的高密度运行,散热也成为非常大的问题,而液冷技术,是在耗电量和用更多水之间取平衡,如果想减少耗电量,就会成为“耗水巨兽”。根据国盛证券的一份报告,以Meta为例,其新建的数据中心日最高用水量达600万加仑,远超当地全郡用水量。

最后是土地与选址困境。吉瓦级的数据中心占地巨大,在经济中心附近选址变得极其昂贵,甚至引发了与民生争夺土地和电网的矛盾。

在太空轨道建设AI数据中心的方案之所以可行,在于它不仅解决了能源、散热等资源问题,还在根本上重构了数据流。

首先,它一举解决了物理限制。在轨卫星能享受8倍于地球效率的7x24小时不间断太阳能(谷歌数据),同时拥有-270℃的极寒真空作为完美、零耗水的天然散热器。

其次,新一代方案也解决了数据传输的问题。传统的“天感地算”模式(卫星拍照、数据下传、地面分析)早已不堪重负。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所指出的,因带宽限制,卫星收集的海量数据“只有很小一部分能真正传回地面”。

而“太空计算”的范式是“天数天算”(在轨计算)。卫星不再是“数据采集器”,而是“智能分析师”。Starcloud的CEO曾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模式:把数据在轨处理后,卫星只需下传一个1KB的“洞察”(例如“一艘船在某位置正以某速度航行”),而不是数百GB的原始雷达图像,这从根本上规避了带宽瓶颈。

不过,硅谷巨头的宏伟蓝图,无论是谷歌的“2027原型星”、英伟达/Starcloud的“测试星”,还是马斯克和贝索斯的“未来十年愿景”——都还是“未来时态”。

但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发令枪其实已经打响,当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硅谷的“未来”时,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已经在中国上演。

3.悄然的领跑者——中国公司的“太空计算”版图

就在硅谷的“PPT造星”计划正酣时,这场竞赛的第一个“实干家”,已经悄然完成了布局。

答案不在旧金山或西雅图,而在中国。

这家公司,就是国星宇航(ADASPACE)。它并非一家传统的商业航天公司,核心瞄准在“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而非“卫星制造”。传统的商业航天模式是“B2G”或“B2B”,出售的是卫星硬件、发射服务或原始的遥感数据。

而国星宇航在围绕“太空算力”做事情,核心产品不是卫星本身,而是搭载了AI载荷、具备在轨计算能力的“智算卫星”。它瞄准的客户,是AI企业和需要实时智能数据的行业,它更像是一家“星际之门的太空版”。

如果来打个比方——马斯克是要把通信基站搬到太空,而国星宇航是要把算力中心搬到太空。

国星宇航的核心工程,是“星算”计划。这不是一份“远景PPT”,而是已经拿到“地契”的在轨蓝图。

首先是轨道申请。在日益拥挤的近地轨道,国星宇航已向国际电联(ITU),申请了2800颗卫星的频率与轨道资源。在太空竞赛中,这无异于提前锁定了未来“算力地产”的黄金地块。

其次是发射。早在2025年5月14日,早于Starcloud的H100测试星,“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一箭12星)就在酒泉成功发射。这12颗卫星,均搭载了智能计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组网后形成了全球首个在轨的太空计算中心,总算力达5 POPS(每秒5千万亿次运算)。

此外,国星宇航的商业化速度惊人。当谷歌还在等待2027年的原型星时,国星宇航的太空算力中心已经在“接单”了。2025年9月,国星宇航宣布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的商业化案例:与A股上市公司佳都科技的合作。

佳都科技将其“城市交通大模型”算法,通过地面站注入到轨道上的“星算01”星座中。星座利用自带的AI算力,在轨计算,实时处理广州市的遥感影像。最终,星座只将计算后的“洞察”(如路网分析结果)传回地面,而非海量的原始影像数据。

这场合作不仅仅是“演示”,还实现了不少“效率指标”。比如它已经将传统遥感数据服务的响应时间,从“小时级或天级”,压缩到了“分钟级”。同时,由于在轨处理,也节省了90%的下行带宽和地面站资源。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星算”计划02组星座(甚至再之后的03组),也已经进入设计研制阶段,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担任首席科学家,重点突破更高速的星间激光通信技术——这正是马斯克“星链V3”和谷歌“捕日者”计划所依赖的核心技术。

4.重置AI竞赛的“制高点”

AI的未来发展,正受限于地球能源和物理空间的瓶颈,这也在背后推动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太空算力竞赛”。

但这场竞赛的发令枪并非在2025年11月(Starcloud发射)或2027年(谷歌计划)才响起,而是在2025年5月的中国酒泉。

国星宇航的案例表明,中国不仅在AI应用层快速追赶,更在AI基础设施的“下一战场”——太空——取得了关键的先发优势。

随着AI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地球上的电力和土地资源将成为最稀缺的商品。未来,谁掌握了轨道上的“算力高地”,谁就可能在数据和智能时代掌握真正的战略主动权。

(封面来源: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人民咖啡馆”被央媒点名批评后紧急改名,记者实探:店铺已开始整改,店名被遮盖

极目新闻
2025-11-08 13:20:10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云鹏叙事
2025-11-10 10:46:15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陈慧琳演唱会穿三角裤衩,五十多了合适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0 06:24:55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乡野小珥
2025-11-09 14:45:34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娱乐团长
2025-11-09 14:33:37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经济观察报
2025-11-07 21:22:29
异人必有异相!吴宜泽上限或高于赵心童,英媒早就赞他能统治未来

异人必有异相!吴宜泽上限或高于赵心童,英媒早就赞他能统治未来

杨华评论
2025-11-09 23:04:18
爆冷2分惜败,又14分惨败!NBA退步最快球队,这笔交易亏大了

爆冷2分惜败,又14分惨败!NBA退步最快球队,这笔交易亏大了

篮球扫地僧
2025-11-10 12:44:15
菲律宾这次灾害,全世界保持沉默,就连美日欧盟都按下了暂停键

菲律宾这次灾害,全世界保持沉默,就连美日欧盟都按下了暂停键

诗意世界
2025-11-09 21:35:14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知轩体育
2025-11-09 22:58:45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拍案叫绝!主席如何识破101阴险两面派?居然是一次不起眼的谈话!

拍案叫绝!主席如何识破101阴险两面派?居然是一次不起眼的谈话!

博览历史
2023-12-23 18:40:48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上游新闻
2025-11-09 15:23:04
拿40万镑顶薪!利物浦头牌成球霸 空门不传队友+过人0成功仅获6分

拿40万镑顶薪!利物浦头牌成球霸 空门不传队友+过人0成功仅获6分

我爱英超
2025-11-10 03:14:29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缘史记
2025-11-07 18:14:40
霍震霆父子三人现身全运会开幕式,打扮风格不一样!霍启山好松弛

霍震霆父子三人现身全运会开幕式,打扮风格不一样!霍启山好松弛

心静物娱
2025-11-10 10:39:04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每日一见
2025-11-09 12:33:19
曝皇家马德里计划用罗德里戈交换利物浦1.25亿欧元先生

曝皇家马德里计划用罗德里戈交换利物浦1.25亿欧元先生

油泼辣不辣
2025-11-10 07:46:28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林子说事
2025-11-08 08:13:22
2025-11-10 13:36:49
甲子光年
甲子光年
中国科技产业化前沿智库
3240文章数 92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教育要闻

青岛富源路小学:掐丝珐琅里,非遗与亲情共闪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