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福建舰从蒸汽弹射改为电磁弹射这件事,最近央视公布的信息算是给了实锤。
那有人就琢磨了:这么一改,结构上会不会有缺陷?
比如电磁弹射轨道更长,导致2号弹射器有点“侵占”斜角降落甲板,如果真碰上起降同时进行,那可能就只剩下1号弹射器可用。
另外,斜角甲板的角度是6度而不是9度,角度小一点,意味着着舰区和舰岛右侧停放的飞机间隔会近一些,理论上可能对“并行作业”的效率有点影响。
![]()
这样看起来的确还是有些设计上的小遗憾,那这些算不算硬伤?
其实真没那么严重。跟电磁弹射带来的巨大优势比起来,这些都属于可接受范围。现代航母作战,很少真像电影里那样起降同时进行,连美国海军都主要采用“循环作业”模式——一批批集中放飞,再集中回收,效率反而更高。
你看美军的3号弹射器,不也设在斜角甲板区域吗?
而电磁弹射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它基本不用“冷却”,可以连续弹射,一分钟半就能送走一架飞机;不管是最重的预警机还是轻型无人机,都能精准调节弹射力度,满油满弹起飞轻轻松松。
![]()
央视画面里那个200公里时速瞬间刹停的测试,蒸汽弹射根本做不到。
电磁弹射结构也比蒸汽系统简单得多,没那么复杂的高压管道和阀门,故障率低、维护省心,还更节省舰内空间。再加上我们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全舰能量分配更灵活高效。
美国人自己也说,一艘电弹航母的战斗力顶得上三艘尼米兹级。央视用了三个“最”形容福建舰:最先进的建造技术、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最先进的舰载机。官方更是直接表态,称它是“全球最强”。
所以你看,电磁弹射的优势这么明显,这些结构上的小调整,完全值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