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晨光:南京早茶,一碗烟火一首诗
一口汤包,一碗馄饨,南京人的清晨就在这热气蒸腾中缓缓苏醒。
![]()
南京的清晨,不是被闹钟叫醒的,而是被早点摊上升腾的烟火气唤醒的。在秦淮河畔的老茶馆里,老茶客们清晨便点上一壶雨花茶,配三两碟小菜,听听评弹,摆摆龙门阵。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句老话描绘的正是老南京人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虽然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但南京的早茶文化依然在巷弄深处飘香,成为连接古今的味觉纽带。
![]()
01 南京早茶:历史氤氲的茶香
南京早茶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据《二续金陵琐事》记载,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新都人便在钞库街开设了茶坊。
《儒林外史》中也描绘了明清时期南京的饮茶盛况:“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茶,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
到了民国时期,秦淮茶馆迎来鼎盛时代。仅夫子庙一段的秦淮河两岸,就有茶馆二三十家之多,因而当时也有“秦淮茶馆甲江南”的说法。
南京城市史专家薛冰在《饥不择食》一书中提到:“民国年间,夫子庙一带茶馆多达数十家,明里暗里相互竞争,茶点遂越做越精美,且各有拿手品种。”
秦淮茶馆不仅是品茗休闲的场所,更是社交、信息交流、文化活动的多功能空间。薛冰介绍,过去的茶馆里,各行各业的人都会聚集其中,形成了独特的“短工市场”。
木工们聚在这个茶馆,泥瓦匠们聚在那个茶馆,老板招募工人便会到特定的茶馆去寻。
02 南京早茶的百味风情
南京早茶的丰富程度,足以让每一位食客叹为观止。
汤包是南京早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相传南朝时期,建康城(今南京)的庖厨将“灌汤”技法融入面点,以竹管将熬煮三日的老母鸡汤注入薄如蝉翼的面皮,创造了“汤包”的雏形。
牙齿轻触面皮,稠厚鲜香的汤汁混合着醋香与辣油的香辣,从口腔往全身蔓延,这是南京人忘不了的那一口滋味。
除了汤包,南京人还偏爱麻油菜包,包子皮透出青菜汁儿的绿,看着就喜人。细长如月牙的牛肉锅贴煎得外酥里软,牛肉鲜香裹着汤汁,鲜美无比。
南京的面条江湖也是“高手如云”。特别是皮肚面,以猪皮炸膨入汤,吸饱汤汁后绵软多孔,其味觉哲学是“咸鲜托底”。在2020年公布的“江苏十大面条品牌”榜上,南京皮肚面名列其中。
当然,更少不了南京人引以为傲的鸭血粉丝汤。南京的鸭肴已有1400多年历史,鸭血汤是鸭血粉丝汤的雏形。顺滑的鸭血、紧实的鸭肫、脆韧的鸭肠、鲜美的鸭肝……各种口感、味道在咀嚼中迸发又融合。
03 老字号:记忆中的味道
在南京,众多老字号早点铺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安乐园菜馆始建于1920年,是一家临近百年的老店。安乐园的早茶颇受南京人喜爱,尤其是中老年人。
安乐园的豆沙包馅多饱满,豆沙不掺杂红豆皮,那热热的、甜甜的、沙沙的流动馅,吃到嘴里一阵甜细的感觉。每天早晨,清真安乐园买豆沙包的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刘长兴建于1901年,创始人刘国发原是卖馄饨的摊贩,后来在马巷口购一间门面卖馄饨、包子、饺子和面条等面食。薄皮蟹黄小笼包子、五仁馒头、大肉面、鳝鱼面和熏鱼面……都是南京人的心头爱。
芳婆糕团店可以说是南京最好吃的糕团店之一。作为南京小吃的代表之一,芳婆糕团店每天早晨都能在王府大街上看到店门口长长的队伍。
芳婆的招牌小吃就是乌饭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饭团里加蛋黄、肉松、里脊肉等等,满足味蕾的所有需求。
04 早茶文化的变迁与坚守
随着城市发展节奏加快,南京的早茶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南京餐饮商会秘书长宋佳玲认为,这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南京是座包容的城市,大家的生活习俗都不一样,老南京舍得花时间在茶楼里点壶茶、吃个包子、来碗干丝,而北方人更愿意吃短平快的食物,像大饼、水饺。”
“年轻人越多,早茶文化越退步,有家庭的要忙孩子,没有结婚的早饭更不好好吃,马马虎虎就搞定了。”宋佳玲说:“不是大家不讲究,而是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所以早餐的习俗也在变。”
然而,南京的早茶文化并未消失,而是转变了形式。如今,早茶馆成为了南京中老年人的社交场所。
安乐园总经理严正渝表示:“现在的中老年人都是刚退休没多久的,他们有经济基础,见识、消费习惯、眼光都与过去不一样了,他们很潮,跟着社会走,而且社交活动意识也更强。”
严正渝还观察到,安乐园平时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双休日、节假日以家庭为单位的较多。“如今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父母和子女分居,周末一家人相聚一起吃一顿早饭,早茶从形式上来说,时间更富裕,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花钱还不多。”
![]()
05 早茶文化的回归与创新
近年来,南京的早茶文化呈现出回归之势。夫子庙贵宾楼茶馆的开业,意味着告别城南半个世纪的早茶茶馆文化回归。
与一般茶馆的不同之处,贵宾楼茶馆在于强调“早茶”的特色——“早上7点半就开始营业,让早起的人有好去处。”
选择南京特色的雨花茶作为主打茶,此外搭配了一整套秦淮特色小吃作为茶点,“例如干丝、蒸饺、酥烧饼、状元豆等。”
品茶之余,顾客还能欣赏评弹、乐器演奏等。同时,秦淮茶馆文化研究会也在贵宾楼茶馆挂牌,标志着南京第一家茶馆文化研究组织的诞生。
创新也成为南京早茶发展的新动力。金陵汪家馄饨、李记清真馆、好婆汤包等老店上榜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餐厅榜单,为传统早茶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些老字号凭借其地道的口味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在南京的清晨,街头巷尾的早点铺子陆续开张,香气四溢。阿财菜饼的面皮在热锅上煎得滋滋作响,金陵杨家馄饨的热气模糊了窗户,李记清真馆的牛肉锅贴排起了长队。
上班族匆匆拎着蒸饭包油条赶地铁,退休老人则悠闲地步入安乐园,点上一笼包子,一壶茶,和老友们“韶韶”最近的新闻。
这就是南京的早茶,既不似广式早茶的精致,也不似扬州早茶的闲适,却自有一番人间烟火的朴实与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