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俄方宣布包围波克罗夫斯克已经过去10天,离Putin命令占领它的期限也只剩下不足一个星期,俄乌两军仍然在城内进行艰苦的巷战。在这座已成废墟的城市中,侵略军只能一座楼一座楼地“解放”。
此外,在库皮扬斯克、斯拉维扬斯、克拉马托尔斯克和赫尔松,侵略军在所有的战线上均未能取得突破。即便最终占领波克罗夫斯克,其代价也是惊人的——
其一,伤亡总数近10万人。昨天有读友称这是我瞎猜的数据,在此澄清一下,这是根据乌方发布每天在此消灭近200名侵略的数据计算出来,且经过人工智能“格罗克”的验证。再强调一下:真实数据只会更高。
其二,侵略军没有救援北部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被包围的两支部队,任其被乌军围歼。不过,乌克兰“欧洲广场新闻社”采访的军事专家认为,进攻多布罗皮利亚很可能是侵略军精心设计的佯攻,是一场真正的“豪赌”——将数百名侵略兵作为代价去吸引乌军包围,阻止其增援波克罗夫斯克,以掩护侵略兵的渗透。
事实上,乌军精锐第一亚速军在多布罗皮利亚作战了3个月。
![]()
目前,俄军已经使用车辆往波克罗夫斯城内运送兵员和物资,舆论——包括乌克兰媒体——普遍认为,波城之战即将结束。与此同时,乌军在多布罗皮利亚的围歼也接近尾声。
或许,这并非偶然的巧合。
其三,再强调一次: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地位已经大幅下降,不存在丢了它就无法保住顿涅茨克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乌军丢掉这个城市就会走向失败,欧洲国家一定早就急了。
一城一地的得失,主宰不了这场全面战争的胜负。
战场是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及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或者说,俄乌战争的胜负不是由战场决定的,而是由上述多种因素决定的。
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意志就成了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当寒冬即将来临之际,俄乌双方都将对方的能源基础设施作为打击目标,让彼此的民众生活在黑暗与寒冷之中,摧毁他们继续支持战争的意志。
8日凌晨,俄方针对乌克兰能源设施发动了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打击,使用了45枚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458架无人机,袭击了基辅、基洛沃格勒、波尔塔瓦、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地区的电网、天然气设施和供暖系统。
![]()
袭击目标中,包括乌克兰西部为赫梅利尼茨基和罗夫诺两座核电站供电的变电站。
乌克兰外长西比哈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阻止侵略军的核讹诈。他指出:“这并非意外,而是精心策划的袭击。els正在蓄意危害欧洲的核安全。”
袭击之后,乌克兰国有能源公司Centrenergo的所有火力发电厂全部停止运行,多个地区停电、停暖、停水,其中基辅昨天的停电时间超过12小时。
作为回应,乌军使用多管火箭炮攻击了别尔哥罗德的一座火力发电厂。随后不久,库尔斯克州科列涅沃镇的一个变电站被人纵火烧毁,出现了大范围停电。
俄当地官员气愤地说,袭击导致2万多人断电。
有啥可抱怨的,难道你们对自己的军队干了些什么没点B数么?
其实,乌方的报复力度应该再大些,瞄准俄国大城市的能源系统,让莫斯科、圣彼得堡也陷入到黑暗和寒冷中。因为对边远地区的俄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过上“有希望”的生活,只有生活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两个城市里的人才有机会“岁月静好”。必须让他们尝尝战争的滋味,才会动摇俄国继续战争的基本盘。
对乌克兰人来说,今年的冬天将是他们度过的第四个战时冬天,寒冷、黑暗、饥饿和恐惧都已不再陌生。
![]()
他们很清楚,苦难的源头是侵略军。和生活在这种野蛮力量的统治下相比,还不如在反抗中死去。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侵略军付出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代价,发动大规模的导弹袭击,通常只会造成屈指可数的人员伤亡,想通过这样的袭击赢得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自从乌克兰官方放松25岁以下男性出国的限制后,有近10万22-25岁的男青年逃离乌克兰,并且乌军当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士兵逃离战场——据称,仅10月份乌军就有2万名逃兵。
我查证发现,这些数据基本属实。但那又怎么样?难道因此就能能得出乌克兰即将崩溃的结论?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勇敢地面对牺牲,贪生怕死,这是正常的人性。乌克兰尽管长期面临兵员不足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采用强硬的措施,这正是文明的表现。
反观侵略军,逃避战争和战场上的逃兵现象要严重得多。据俄国独立媒体的调查,在波克罗夫斯克和多布罗皮利亚战场上,侵略军军官普遍向士兵索贿,交了钱的就留在安全的岗位,交不出钱的就安排他们去突击冲锋,消耗乌军的弹药。
![]()
俄国媒体称,眼下克宫正忙于调查反克宫组织。
说明克宫主人已经意识到,他所坐的椅子似乎已经不那么牢固。
几天前,俄媒《项目》杂志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称Putin至少有24名亲属在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其三代家族成员融入了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国防部到俄罗斯铁路和“俄罗斯水电公司”的系统。
报告详细地列出了这24人的身份和职务。
![]()
重点提到他的堂兄弟叶夫根尼的分支。叶夫根尼的儿子米哈伊尔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副总裁,女儿安娜·茨维列娃是国防部副部长,同时又是能源部长的妻子……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问俄趸们:你们支持俄罗斯,到底是在支持什么?
是支持这种社会运行方式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