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养老金核定表,薄薄一张纸,却藏着半生辛劳的秘密。许多人拿到手,总是一头雾水,那串数字究竟从何而来?尤其是那两个听起来颇为玄乎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还有那笔“过渡性养老金”,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背后有一套清晰的逻辑,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聊个明明白白。
![]()
养老金的计算,说白了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句老话的生动实践。江苏省的规矩,主要依据两份文件,一份是2022年的老办法,一份是2024年刚出炉的新规。新规的核心,就是要让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就参加工作的老职工,他们的贡献能得到更合理的回报。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从起点就开跑,有人中途才加入,规则自然要有所区别。
![]()
关键在于弄懂两个“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一个是你从1992年一直干到退休,所有年份缴费水平的平均数,它决定了你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另一个则只看1995年底前的那些年头,它专门用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是对你早期贡献的一种补偿。这两个指数,一个看全局,一个看前半场,共同勾勒出你的职业生涯轨迹。缴费年限也分两种,一种是总的累计年限,另一种是专门用来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它只计算到1995年底之前。
![]()
咱们来看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位1965年出生的老大哥,1984年就踏上了工作岗位,将在2025年10月光荣退休。他的工龄足足有41年2个月,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岁月。他的个人账户里存了九万五千多元,退休时全省的计发基数是8917元。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5367,不算高,说明后期缴费可能比较保守。但他1995年前的平均指数却高达0.8869,这恰恰证明了他在改革初期,工资水平和缴费档次都相当不错。
他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基础养老金部分,用的是他一生的平均缴费水平,算下来是2820.4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把自己存的钱分摊到139个月里,每月是684.99元。最精彩的部分来了,过渡性养老金。按照2024年的新办法,这笔钱是1078.83元。可如果按2022年的老办法,却只有394.74元。新旧之间,差距悬殊。规矩是“就高不就低”,但高出的部分不能一步到位,得用三年时间慢慢过渡。这位大哥2025年退休,能拿到高出部分的70%,所以他的过渡性养老金最终核定为873.64元。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数字和我们自己算的873.60元差了四分钱,怎么回事?这其实是系统在计算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四舍五入,最后在总额上“见分进角”的结果,几分钱的差异,不影响大局。
把这三笔钱加起来,他每月能拿到4379.2元。这笔钱,是他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安稳保障。故事还没完,到了2026年,他的过渡性养老金将不再打折,直接按新办法全额发放,届时每月能多拿两百多块。这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政策的阳光,终将温暖每一位为社会发展付出过心血的老职工。
![]()
看懂了这些,那张核定表便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你人生奋斗的忠实记录。它告诉你,每一份付出,岁月终将给予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