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60年代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第一个受批评的是安徽省主要领导曾希圣。
三年“大跃进”让安徽农业陷入困境,1960年安徽宿县出现“包产到户”。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发现其能解决困境,便提倡实行,因“包产到户”此前已受批判,他改称“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实质就是“包产到户”,很快在安徽推开,40%的生产队实行“责任田” 。有些主要领导起初同意曾希圣试验,后予以否定,认为是“变相单干”。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推行“责任田”被指犯方向性错误、带修正主义色彩,他也被免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职务,遵命,李宝华同志担任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邓子恢是中央农工部部长,他认为“责任田”办法好,多次呼吁中央支持,主张多给农民“小自由,小私有”。1962年7月他见到了主要领导保荐“包产到户”责任制,陈述观点想说服主要领导,但未成功。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9月八届十中全会上,他的观点被上升到阶级斗争和发展资本主义高度批判,不过他仍坚持自己主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