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王美琪
编辑/陈金艳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迎来了一场以“成分”为核心的深度变革。消费者对护肤功效的需求日益精细化,从基础保湿转向抗衰、美白、修护等高阶功能,推动原料研发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欧莱雅通过复配组合,放大玻色因抗皱功效;宝洁以烟酰胺为核心拓展美白边界;资生堂开发“4MSK/液体渗透促进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
成分的复配优化、渗透技术的突破、国货品牌的自研崛起,正共同塑造着美妆行业的新格局。美妆网结合《2025化妆品原料趋势及创新技术洞察报告》数据,从三大维度展开分析,为美妆品牌研发提供前沿的视野与切实的路径参考。
![]()
功效进阶:
从单一成分到复配协同
高功效宣称成备案主流
在消费者需求驱动下,化妆品备案品类呈现明显的“功效化”倾向。报告显示,2024年7月—2025年6月,祛斑美白类产品备案数同比增长92%,修护类增长26%,抗皱与紧致类也分别实现了5%与9%的增长。与此同时,以氨基酸、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为代表的成熟成分依然占据淘系销售额头部,而577、蛋黄油、蓝藻等新兴成分则以超过60%的同比增速快速崛起。
![]()
在这一背景下,多成分复配成为品牌实现功效突破的关键路径。欧莱雅在第三代「紫熨斗」眼霜中,创新性地加入玻色因PRO、乙酰壳糖胺和桦褐孔菌提取物,组合形成协同抗皱体系,宣称可实现“全天淡褪59%纹路”。同样,宝洁以烟酰胺为核心,通过色淡林、红没药醇等促渗成分提升烟酰胺的渗透与作用效率,进一步拓展其在美白、抗糖、抗光老化等多维功效中的应用边界。
![]()
此外,医美级成分PDRN的热度也从专业线向大众护肤蔓延。其来源从早期的鲑鱼提取扩展至植物源与人工合成,瑞吉明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PDRN结构的精准调控,进一步提升了其生物活性与稳定性。2024年5月—2025年4月,PDRN相关产品备案量持续走高,网络声量与互动量分别增长28.6%与254.4%,成为抗衰修护领域的热门功能性成分。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国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量已突破342款,其中2025年新增备案达135款。植物提取物与肽类成分成为备案主力,其中环肽等新型结构肽因稳定性与靶向性更优,被业内视为抗衰成分发展的新方向。
![]()
技术赋能:
从“天然温和”
到“高渗透、精萃取、提效能”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成分认知的深化,品牌在原料沟通中的关键词已从“天然温和”转向“科技”“渗透”与“效能”。原料技术与制剂工艺的突破,成为品牌构建竞争壁垒的重要抓手。
在高渗透技术方面,超分子技术与纳米包裹体系表现突出。澳大利亚品牌CEMOY(澳诗茉)使用自研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将火绒草提取物封装于氨基酸组胺形成的胶束中,实现“即用即释放”;瑷科缦则搭载诺贝尔奖级超分子共晶技术,实现活性物12小时持续渗透。资生堂开发“4MSK液体渗透促进技术”,通过离子液体结构将固体4MSK转化为稳定流体,大幅提升其生物利用度与透皮吸收效率。谷雨亦自研28纳米包裹技术,使极光甘草透皮吸收率提升3.4倍。
![]()
精萃取工艺的进步同样带动原料开发效率与功效的提升。第五代发酵技术融合生物信息学,构建从成分预测到临床实证的开发闭环。自然堂使用喜马拉雅极地酵母喜默因,通过低温液态深层发酵,使酵母1天增殖12代,提取物中富含601种活性小分子,有效提升肌肤能量与屏障功能。膜法世家则采用共生发酵技术,使二裂酵母发酵产物的多肽含量与抗氧化性能成倍提升。
在效能提升方面,合成生物学成为关键推动力。该技术通过基因编辑与微生物发酵,实现原料的绿色、高效、规模化生产。2024年以来,国内化妆品上游合成生物企业频获资本青睐,如巨微生物、湘雅生物等均完成千万至数亿元融资。
![]()
合成生物技术也带来原料成本的显著下降: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玻色因等热门成分价格降幅均超过50%。与此同时,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合成生物的典型产物,因其生物活性高、免疫原性低、安全性强等优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6.3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31.4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60亿元。
![]()
品牌自研:国货崛起
构建中国特色成分与技术体系
在成分与技术的双重竞赛中,国货品牌逐步从市场追随者转向科研引领者。珀莱雅、贝泰妮、巨子生物等企业在天猫、抖音等渠道的大促中屡次登顶销售榜,其背后不仅是高性价比,更是科研实力与产品品质的跨越。
![]()
头部国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研发费用同比增速分别达21.21%、43%、42.1%。在研发方向上,各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差异化原料体系:贝泰妮聚焦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巨子生物深耕重组胶原蛋白,上美股份布局肽类活性物,福瑞达与华熙生物则分别围绕微生态成分与透明质酸衍生物展开研究。
中国特色植物成分与重组胶原蛋白成为国货自研的两大重点方向。贝泰妮以云南植物资源为依托,构建青刺果、马齿苋等为核心的功能植物库;谷雨开发“光甘草定”并布局促渗专利;佰草集则深耕白芍、白牡丹等传统草本成分。
![]()
另一方面,巨子生物、创健医疗等企业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形成技术闭环。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与医疗器械领域相关备案与注册数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珀莱雅亦联手创健医疗推出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以“医研共创”模式切入功能性护肤品赛道。
在国际舞台上,国货品牌亦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标准制定。2024年多家企业亮相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会议,并在国内牵头制定《中草药护肤品》《化妆品用聚透明质酸钠》等团体标准,彰显出在细分成分领域的话语权与科研自信。
在当前化妆品行业以“成分实力”为核心竞争要素的背景下,第三届广州国际美妆周精准把握行业脉搏,特设“2025中国美妆原料供应商100强”评选活动。这一重要举措旨在将那些具备创新实力与技术突破的优质原料推向台前,表彰其背后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推动化妆品原料领域的研发升级与应用转化。
本次评选的颁奖盛典定于12月3日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原料供应商、品牌方、科研机构及行业专家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同时,12月3—7日第三届广州国际美妆周的观众席位开放预约通道,点击此处即可快速报名。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